佛教:这些地方的“磕磕碰碰”要注意,它在警示你需改过!

时间:2023-04-20

曾有人问老僧:如何看待“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老僧回:“多看一二”。老僧为何会说多看一二呢?其实就是变着法地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之中不如意之事太多太多,若沉迷在这不如意之事中,势必就会让心不能清净,甚至会一直消除下去。

佛教:这些地方的“磕磕碰碰”要注意,它在警示你需改过!

在生活之中,“磕磕碰碰”之事数不胜数。有的能让你消沉失去斗志,还有的能让你烦恼生出嗔心。但若能够明白,人生一场不仅是修行,更是修心,那么在面对这些“磕磕碰碰”之事,自然也就能够明白“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这些地方的“磕磕碰碰”要注意,它在警示你需改过!

佛教:这些地方的“磕磕碰碰”要注意,它在警示你需改过!

No1、事业上的“磕磕碰碰”;

无论是创业还是上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磕磕碰碰”,有的磕磕碰碰很小,但有的却能让你丢了工作。因此在事业上遇到磕磕碰碰,请务必注意,它在警示你需改过。

正所谓“事无大小,必有所成。”这句话若用在磕磕碰碰上其实也可以,每一次看似毫不起眼的磕磕碰碰,往往都是让你陷入绝境的因素之一。所以无论是小的“磕磕碰碰”,还是大的“磕磕碰碰”遇到了,请注意及时纠正,切勿让磕磕碰碰愈演愈烈。

佛教:这些地方的“磕磕碰碰”要注意,它在警示你需改过!

No2、婚姻上的“磕磕碰碰”;

佛教之中有“缘”之一字,婚姻亦是缘的一种。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而婚姻上的缘,亦是“千里来相会”的缘,它亦分为“善缘”与“恶缘”。若是善缘,虽有诸多“磕磕绊绊”,但最终还是能够相互扶持,白头到老。

反之,若是“恶缘”,那么磕磕绊绊必然不会少,可能还会愈演愈烈,最终缘尽于此。所以在婚姻上的种种磕磕碰碰,无论善恶,若两人能够包容,明白其因果,那么就算最终离开了,亦是因“债清空了”而离开。

佛教:这些地方的“磕磕碰碰”要注意,它在警示你需改过!

No3、学佛路上的“磕磕碰碰”;

学佛路上的“磕磕碰碰”有多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不胜数,防不胜防。”为何呢?因为我们的念头太多太多,因此也就让我们无休止地遇到种种“磕磕碰碰”。

当然学佛路上的种种磕磕碰碰,有好也有有坏,好的一方面就是若能走出来必会更上一层楼。而坏的一方面则是误入歧途,越走越远。从古至今,无论是历代大德还是当下高僧,无一不是从诸多“磕磕碰碰”之中一路披荆斩棘,才有了当下的成就。

佛教:这些地方的“磕磕碰碰”要注意,它在警示你需改过!

很多人认为“拜佛、求佛能够让自己的未来变好,能够让自己减少很多烦恼,一切如意顺利。”但这却是很片面地,因为你所需要经历的“磕磕碰碰”一个都不会少。正所谓“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未来会如何,它不离开当下。”若想未来变好,礼佛、拜佛是一方面,最重要的一方面还是当下是否尽力去做,是否能够“受重”。

RECENT POSTS

学佛居士应避免的九种丑态,一定要注意!

学习佛教的教义本来是为了寻求解脱,而部分人却不以为然。不论在道场里还是道场外,已经失去了其修行的名分。 而今到寺院学佛的人习气深重,时时表现出其陋习。 01、攀 缘 很多人...
2025-05-28
学佛居士应避免的九种丑态,一定要注意!

除了上香和供花,这些方法也可以供养三宝!

佛教要传承和发展 寺院的一砖一瓦、佛像的装金修缮 弘法活动的举行、法师的衣食药品 以及每项慈善公益的背后 必定离不开佛弟子们的发心供养 那佛教中的供养到底怎么做? 就是...
2025-05-28
除了上香和供花,这些方法也可以供养三宝!

人间有九食,四种可舍、五种必须求

佛教文化中,食有长养、资益之义,与现代的认知很切合,其中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 所有的“食”种类其有九种,即: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
2025-05-28
人间有九食,四种可舍、五种必须求

“成佛”以后应该在哪里?

这是典型的俗心妄想。 俗人认为人成佛或往生后总要有个地方待,存在着那么一个实有方位、场所的去处,这是我们人的所知见和凡夫俗地的思想限制。 真正证悟到佛的境界,从时空观上...
2025-05-28
“成佛”以后应该在哪里?

究竟是什么让王妃放下一切,只因佛陀的三句话就选择出家?

波斯匿王的宫殿里,一位容貌绝美的王妃正立于镜前。她的美貌倾国倾城,才华横溢,深得国王宠爱。 可这一日,世尊路过王宫,对她说了三句话,王妃竟放下一切,出家修行。究竟是什么让她做...
2025-05-26
究竟是什么让王妃放下一切,只因佛陀的三句话就选择出家?

佛陀为何说“莫以烧香数量论功德”?一个公案揭示修行与形式的关系

佛陀曾说:"外相庄严,不如内心清净;烧香万炷,不如持戒一日。" 这句饱含智慧的教诲,道出了修行的真谛。许多人执着于烧香拜佛的外在形式,却忽略了内心的修持。为何世尊会特别强调"莫...
2025-05-26
佛陀为何说“莫以烧香数量论功德”?一个公案揭示修行与形式的关系

烧香拜佛能否改变命运?佛陀对王子的回答揭示了因果关系

烧香拜佛是许多人祈求改变命运的常见方式,然而这种行为是否真能改变人生轨迹? 佛教核心教义"因果业报"与祈福改运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在佛陀时代,一位困惑的王子就曾带着这个问...
2025-05-26
烧香拜佛能否改变命运?佛陀对王子的回答揭示了因果关系

为何佛陀成道后首先讲述“四圣谛”?这个教法蕴含解脱生死的奥秘

当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觉,成为世尊之时,整个三界为之震动。梵天帝释天前来礼拜,诸天散花,大地涌现金莲。 可世尊静坐七日,迟迟不愿开口说法。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刚刚觉...
2025-05-26
为何佛陀成道后首先讲述“四圣谛”?这个教法蕴含解脱生死的奥秘

遇到这五种生灵要绕道走,切记不可冒犯

佛经中记载着许多神奇的生灵,它们或护法、或度众、或传法,各有其神圣的使命。《妙法莲华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浩瀚的佛典中,有五种特殊...
2025-05-26
遇到这五种生灵要绕道走,切记不可冒犯

收养狗后的改变:狗的气场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佛经中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我们身边的动物。《法华经》记载,连畜生道的众生都能闻法得度,可见动物与人类之间有着微妙的因缘关系。古德曾言:"物我一体,同...
2025-05-24
收养狗后的改变:狗的气场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