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岁高僧开示:当下的贫苦,来源于你的往昔的“不舍”!
120岁高僧开示:当下的贫苦,来源于你的往昔的“不舍”!
前段时间,因供养三宝,行持布施的问题与家中长辈产生了分持。为何?因为长辈觉得“供养三宝、行持布施”等事,虽可去做,但却并不能经常去做,偶而去做一做就好。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想必大家都有碰到过,因行布施,供养三宝事宜被家中长辈,父母、亲人说来说去。严重者甚至还会因为这些事情,从而不在学佛。
但在当下学佛路上,是否正如长辈所讲行善、布施做一做就好,不能常行呢?其实这答案归根究底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如果你学佛,那么行善布施亦不是说“做一做”就好,而是需要坚持常行,坚持常做。当然对于这样的行持布施之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常行布施,不仅能让我们增加功德福报,还能让我们“越来越富有”,就算当下贫苦,将来也会越来越富有。这正如老和尚法语所说“佛弟子行菩萨道,布施为六度之首。施者,舍也。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舍就是布施,舍就能解脱。”。
自古有语“舍得、舍得”正所谓有舍才有得。我们想要有得,其就必须舍,也只有懂得舍,我们才会有所得。这就好比,当下虽说不能饿死,但想要富贵,想要富有却是很难。但为什么会很难呢?这皆跟我们往昔的“不舍”息息相关。佛教讲“十二难”,其中就有一难称之为“贫穷布施难”。关于这贫穷布施之难,在佛教诸典籍之中,亦有这么一个公案记载。
佛陀住世期间,曾经有一对夫妻,非常非常的贫穷,穷到什么状态呢?穷到家中只有一条下裙,两人仅共一条下裙,没有上身衣物。出门亦只能一人穿裙,一人赤身露体留在家中。因为贫穷,所以两个每日轮流出门乞食,轮流穿这一条下裙。乞得多时,也就欢喜因为能够吃饱,但乞不够时,也就只有饿肚子了。
值此之时,有一已证果位的比丘,得知他二人多生多劫,未种善根,所以生到如此贫穷的地步,特来度他,向这夫妻俩化缘,令他种福。这对夫妻见到比丘在门外化缘,男的招呼其在门外稍等,回来和妻子商量说“我二人前世不修,今生如此贫苦,今生若再不修,将来必然更苦。”但想布施种福,其家中亦没东西可行布施。
思来想去,能行布施的只有这家中唯一遮掩之物“下裙”。如若用此物行持布施,便不能在出门,二人都要饿死。但若不布施,生亦无用。如以此仅有之物,诚心供僧,种下善恩,死亦值得。夫妻二人便将此物用于供僧,并向比丘说到“大德!请慈悯我,望将此裙代我送去供佛!”比丘悯而受之,持供世尊。当时佛陀正在于娑婆罗王说法,受此供养之时,便向大众宣讲布施者夫妻的种种因缘,并且告诉大众,“一念诚心,尽其所有,施下此裙,其福无量。”娑婆罗王听闻此事,叫两人前往布施者夫妻的住所,见到其裸体饿睡地上,喂食救起,给于衣食。同佛所见,闻佛法,证的果位。
从这个故事当中,尽然皆知,当下如不能懂得种植善根,不懂得舍。其想要富贵,想要富有,亦是空谈。为何?因为没能种下这个因,如何能有这个果呢?在佛教《醒世诗》讲“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正所谓道理都懂,学佛能结解脱烦恼,痛苦,改变命运,但又有多少人肯去修呢?
感恩阅读,分享!
南无阿弥陀佛!
文章资料来源于《虚云老和尚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