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愉快禅定,降服心魔

时间:2023-06-20

佛陀愉快禅定,降服心魔

太子悉达多,也就是未来的佛陀,他结束了苦行,在尼连河里沐浴,然后又进了食物。从苦行中逐渐恢复之后,悉达多平静而庄严的,往菩.提道场走去。

这条道路,当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悉达多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但是在佛陀的语言里,这些只不过是通向解脱之路上的必经障碍,它象征着婆罗门的生活方式。

这些考验,有的是来自外部的干扰,有的是来自悉达多自己的内心。所有的这些考验,充斥在悉达多面前,就好像是魔王对悉达多的种种干扰。

佛陀愉快禅定,降服心魔

比如有很多魔女,前来干扰悉达多,但悉达多睁着眼睛,面露笑容,他的感官不骚动,肢体不激动,保持正直,不沾染,无恶意,如同高山不动摇。他不怯懦,智慧坚定,凭借着知识法门摒弃烦恼。

悉达多对这些魔女说:

“你的美色,如同水沫和水泡,变化无常,只能蒙蔽缺乏智慧的愚者。我不与贪欲共住,不与罪恶共住,不与无常和不净共住,而于我共住。我的心已解脱,如同空中之风。”

于是魔王非常沮丧,他派了自己非常美丽的女儿,去扰乱悉达多。当然,还是没有成功,所以魔王愤怒的责骂自己的女儿,说:“难道他是傻吗?难道他看不到你们吗?”

魔女对他们的父亲魔王说,当悉达多微妙甜蜜而不动情看人时,目光深邃而无恶意,他当然不是傻,他只是摆脱了欲望,不沾贪欲,天上或地上,凡人或天神都不了解他的思想和行为。

最后,这些原本被派去动摇悉达多的魔女们,居然对自己的魔王父亲讲:“你不要心怀恶意去对付他。”

佛陀愉快禅定,降服心魔

于是,魔王亲自来到悉达多的面前,好言好语地劝说:

“你消瘦羸弱,气色不好,已经临近死亡,你的死亡可能有1000分,活命的希望只有1分,你还是活命吧,还是活命更好,只有活命你才可以做种种好事,你应该像婆罗门那样,过繁衍的生活。”

“你已经积累了很多功德,何必还要这样努力呢?精进努力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你也难以成功。”

而悉达多听了魔王的话以后,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有信仰,从信仰中产生力量和智慧,我如此精进努力,你还问我什么活命不活命呢?既然风能够吹干河水,那么当我精尽努力时,怎么不会吹干我的血液呢?”

“我的血液干涸时,胆汁和黏液也干了,肌肉消耗时心更平静,我的意念智慧更坚定。我这样生活着,虽然体验到最强烈的感觉,但是我的内心对欲望毫不渴求。”

魔王听到悉达多这样的回答,又进行了喋喋不休的劝说,而悉达多向摩罗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我宁可死于战斗,也不屈辱求生。”

面对如此坚强的意志,魔王最后认输了,他哀叹道说:“我啊,在你这个富有思想的人身上,找不到任何机会,就好像一只乌鸦,绕着一块看上去像是肥肉的石头在盘旋,以为找到了美食,实际上却是一块石头。”

换句话说,悉达多击溃了各种魔。

就这样,悉达多克服了自身的所有障碍,欲望、烦恼、昏沉、怯懦、疑惑、虚伪、自私、名利、赞颂自己、诋毁他人等等,他也终于走到了菩.提道场。

佛陀愉快禅定,降服心魔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