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一百零八自在语

时间:2023-06-24
圣严法师:一百零八自在语

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物欲。

  文/圣严法师

  提升人品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

3、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

4、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5、忙人的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

6、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

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8、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9、识人识已识进退,时时身心(píng)安;知福惜福多培福,处处广结善缘。

10、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种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11、身心常放松,逢人面带笑,放松能使我们身心健康,带笑容易增进彼此友谊。

12、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说,而是要惜言慎语。

13、在生活中,不妨养成:“能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的想法,便能转苦为乐,便会比较自在了。

14、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

15、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16、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17、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18、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

19: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

20、感恩能使我们成长,报恩能助我们成就。

21、感谢给我们机会,顺境,逆境,皆是恩人。

22、遇到好事,要随喜,赞叹,鼓励,并且虚心学习。

23、少批评,多赞美,是避免造口业的好方法。

24、(píng)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25、踏实地走一步路,胜过说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语。

26、知道自己的缺点俞多,成长的速度俞快,对自己的信心也就俞坚定。

27、多听多看少说话,快手快脚慢用钱。

28、唯有体验了艰苦的境遇,才会有精进奋发的心。

29、踏踏实实做人,心胸要广大;稳稳当当做事,着眼宜深远。


享受工作

30、忙而不乱,累而不疲。

31、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32、“忙”没关系,不“烦”就好。

33、工作要赶不要急,身心要松下要紧。

34、应该忙中有序的赶工作,不要紧张兮兮的抢时间。

35、不要以富贵贱论成败得失,只要能尽心尽力来自利利人。

36、任劳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评、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评之中藏金玉。

37、随遇而安,随缘奉献。

38、成功的三部曲是:随顺因缘,把握因缘,创造因缘。

39、见有机缘宜把握,没有机会要营造,机缘未熟不强求。

40、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长的经验。

41、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关怀人。

42、以智慧时时修正偏差,以慈悲处处给人方便。

43、慈悲心俞重,智慧俞高,烦恼也就俞少。

44、面对许多的情况,只管用智慧外理事,以慈悲对期人,而不担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会有烦恼了。

45、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46、大鸭游出大路,小鸭游出小路,不游就没有路。

47、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

48、“精进”不等于拼命,而是努力不懈。

49、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

50、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51、甘愿吃明亏,是仁者;受辱吃暗亏,是愚蠢。

52、压力通常来自对身外事物过于在意,同时也过于在意他人的评断。

53、用感恩的心,用报恩的心,来做服务的工作,便不会感到倦怠与疲累。

54、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

(píng)安人生

55、生命的意义是为了服务,生活的价值是为了奉献。

56、人生的目标,是来受报,还愿,发愿的。

57、人的价值,不在寿命的长短,而在贡献的大小。

58、过去已成虚幻,未来尚是梦想,把握现在最重要。

59、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60、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辩,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61、积极人生,谦虚满分;自我俞大,不安俞多。

62、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物欲。

63、你是有那些身分的人,就应该做那些身分的事。

64、在安定和谐中,把握精彩的今天,走出新鲜的明天。

65、担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动力。

66、财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进俞深,水俞多;布施的俞多,财富则俞大。

67、面对生活,要在“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

68、只要还有一口呼吸在,就有无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财富。

69、救苦救难的是菩萨,受苦受难的是大菩萨。

70、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则:活得快乐,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71、超越死亡三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72、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一件庄严佛事。

73、每一个孩子,都是帮助父母成长的小菩萨。

74、对青少年,要关心不要担心,要诱导不要控制,要商量不用权威。

75、受你的孩子,与其担心,不如祝福吧。

76、夫妻是伦理的关系,不是“论理”的关系。

77、现在所得的,是过去所造的,未来所得的,是现在所做的。

78、眼光,是偿的智慧;运气,是你的福德。

79、喜爱的就想占有,讨厌的就会排斥,患得患失,烦恼就来了。

80、经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无匮乏的富人。

81、心不(píng)安是真正的苦,身体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82、明知心不(píng)安是苦事,就赶快以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来安心吧。

83、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拥有再多也无法满足,就等于是穷人。

84、不要用压抑来控制情绪,最好用观想,用佛号,用祈祷,来化解情绪。

  
幸福人间

85、好话大家说,好事大家做,好运大家转。

86、大家好说话,大家做好事,大家转好运。

87、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语,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

88、急须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来吧。

89、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欢欢喜喜有幸福。

90、内和外和,因和缘各,(píng)(píng)安安真自在。

91、自求心安就有(píng)安,关怀他人就有幸福。

92、人品等于财富,奉献等于积蓄。

93、奉献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

94、拥有的多,不一定让人满足;拥有的少,不一定上人贫乏。

95、能不乱丢垃圾,随时清捡垃圾,都是做的功德。

96、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时时处处助人利己,时时处处你最幸福。

97、若希望人际关系相处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

98、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著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99、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妥协不成时,你就原谅和容忍他吧。

100、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谅解大的。

101、以全心全力关怀家庭,用整体生命投入事业。

102、戒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布施,多奉献,多与人分享。

103、包容别人时,双方的问题就解决了。

104、学佛的人,有两在任务;庄严国土,成熟众生。

105、要做无底的垃圾桶,要学无尘的反射镜。

106、烦恼消归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

107、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108、净化人心,少欲知足,净化社会,关怀他人。  

  (来源:法鼓山)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