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大宝积经》里的故事,上

时间:2023-06-25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大宝积经》里的故事,上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大宝积经》里的故事,上

无相禅师为金乔觉讲述了《大宝积经》所记载的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燃灯佛住世时期,有501位商人乘坐一艘大船漂洋过海,去遥远的异国他乡进行贸易。

其中500位商人都是已发菩提心的佛教徒,奉佛虔诚,严守戒律。为了能在贸易途中参学佛法,他们还专门请了一位法名“大悲”的比丘为导师,随船出行。

由于他们都是童叟无欺的诚实商人,所携带的商品货真价实,又恪守佛教不蒙人、不骗人的戒律,每到一地,人们都争相与他们交易。于是,商人们此行收获颇丰,赚取了大量金银财宝,现在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归程。

但在这群商人之中,有一位特殊人物。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大宝积经》里的故事,上

这个人与其他商人似乎没有任何区别,也携带了大量货物,经过精明交易,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其他商人拜佛时,他参加;其他人请大悲比丘讲法时,他也听讲。

与其他商人不同的是,他精通航海知识,对他们的航船所经过的海域了如指掌,因而数次在关键时刻指挥航船绕过险滩暗礁,保证了航行安全。

更为难得的是,他似乎还十分擅长兵法军事。在贸易途中,他们数次遭遇海盗,都是他审时度势,或指挥商人们奋勇反击,打退海盗的强行进攻;或巧妙周旋,利用其谙熟海路、气象的优势,摆脱海盗船的跟踪纠缠。

因而,所有的人都很感激他、尊重他、崇拜他,甚至感到他就像是海龙王派来的海神一样无所不能,故而大家都尊称他为“海导师”。

的确,大海浩瀚无边,水情变化多端,须凭高人的引导度济,才能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航船距离他们的家乡越来越近,再过十来天,就能登上故土,见到久别的亲人了。他们这次带回的财宝,足能让家人过上富裕的日子,因而所有人心中都洋溢着一种甜丝丝的思绪,都在情不自禁地设想着今后幸福安逸的生活……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大宝积经》里的故事,上

乐极而生悲,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他们船上的淡水莫名其妙地变了味道。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淡水是最为重要的。幸好,海导师知道这一带有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岛上有淡水水源。于是,他们计划好的回程航线不得不临时绕了一个弯,去荒岛补充淡水。

在海导师的提议下,商人们就在岛上住一夜,预备第二天一早再走。

这天晚上,他们在海滩上生起篝火,载歌载舞,尽情欢乐,直到半夜才回到船舱安歇。

僧人一般不参与歌舞游戏,所以大悲比丘一直留在自己的舱房里跏趺而坐,进入甚深禅定之中。修行人入定之后,就算你在他面前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也无法将他惊醒。

然而,此时此刻,他又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完全无知无觉。那种境界,恰似“澄潭秋月,灵明不昧”。

也就是说,在禅定之中,修行人不但对自己心中的念头起伏生灭一清二楚,而且对外界的所有事情也明明白白。只不过因定力深厚的缘故,他清净通透如明镜的心境,不会被外界所扰乱、所转变。

不仅如此,禅定之中的人因止心一处,没有杂念,清净到了极致,所以更加灵透、更加敏锐,外界稍有风吹草动,他都能如实觉察。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神通广大,也并非超常能力,而是每个人本来就具备的潜能。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大宝积经》里的故事,上

后半夜时分,万籁俱寂。那些折腾了大半夜的商人们早已精疲力竭,沉沉睡去。然而,在有节律的海潮声中,大悲比丘隐隐约约听到了摇橹的声音。

随即,他又听到了船头犁开水面的声音。

哦,那是一只小船,正在向商人们所在的大船驶来。

大悲比丘忽然想到,这是一座无人的荒岛,那只小船从何而来?

他急忙收束心神,从禅定之中出来,悄悄靠近舷窗,向外望去。果然,在不远处的海面上,有一条小舢板正在向大船悄悄靠近。

小舢板悄然停驻在了大船下,大悲比丘吃惊地看到,船舷上蠕动着一条长长的怪蛇!

当然,那不是什么怪蛇,而是一条绳索,无声地垂降下去,天哪!这商船上有人在接应他!

虽然此人蒙着面,但大悲比丘还是能看出,接应者正是海导师!

不一会,海导师先是用绳索吊上了一只密封的圆桶,随后,小舢板上的那个人也沿着绳索爬了上来,老鼠一样无声无息地溜进了海导师的舱房……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大宝积经》里的故事,上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