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了一个佛经故事

时间:2023-06-25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了一个佛经故事

郡南寺的寮房里,无相禅师从行囊中掏出一本佛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是释迦牟尼佛为国王安邦护国而说的,是入世之经,专门讲修忍的。

无相禅师对金乔觉说:只要你接触社会,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会忍辱。入世,必须先修忍。只有修忍,才能扩展人的肚量,磨砺人的心性。因此,别人讽刺你、挖苦你,也是在帮助你。帮助你修炼心性,锻炼你的忍耐力。

金乔觉意欲插话,禅师便摇摇手说:你先听我说完,我不知道你是怎样理解英雄的。有人说,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可是,我认为这远远不够。

“真正的英雄,不但要有冲上云霄之志、气吞山河之势,而且还必须具备腹藏九州之量、包纳四海之心。”

无相禅师后面的几句话,令金乔觉心潮澎湃。的确,小肚鸡肠之人,永远不会成为英雄。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了一个佛经故事

无相禅师接着说:乔觉,我看得出来,你人虽小,心气不小。可是你若想有所作为,成就大事业,必须学会忍,忍一切难忍之事,只要你将自己的心安住在真理上,不为其他人的寻衅,你的心灵与人格都会得到升华。

——”

金乔觉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不忍也得忍啊,他们人多势众,我一个都打不过,只能一忍再忍,不忍也得忍。

无相禅师严肃地说:所谓忍辱,不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强行忍受,而是欺负你的人、侮辱你的人,他们什么都不及你,你有足够的力量制服他,依然要宽容、忍耐,不与之计较。

那不太便宜那些故意欺负人的坏蛋了?

无相禅师一笑,给金乔觉讲了一个佛经故事。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了一个佛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旷野,广阔无垠。这里世代繁衍着一个水牛家族,它们饥食嫩草,渴饮清泉,悠然度日,很是安乐。

每天一早,雄壮魁伟的牛王昂首阔步地走在牛群最前面。它性情温和,却不失威风凛凛的王者风度。

一日,原野里跑来一只猕猴。它看到水牛们活得如此自由自在,心生嫉妒,于是便抓起泥土石块朝牛群投掷挑衅。牛王在前面,首先挨了几下打。但它只是怜悯地看了猕猴一眼,叹了口气,摇摇头走开了。

后面的牛见牛王如此,也纷纷效仿,默默承受着飞来的沙石土块,不与猴子计较,继续前进。

猕猴见状,以为水牛们都害怕它,不敢惹它,气焰更加嚣张。它远远瞥见一只贪玩的小牛犊落在队伍后面,正在急急忙忙地追来,便又抓了砂石迎上去,一边嘶吼,一边用力朝小牛犊扔去。

小牛犊无辜被打,不由得心头火起。然而,正当它要去教训那泼猴时,忽然听到牛王急切地叫了一声。同时,它看见牛王转过身来,正盯着自己。那目光恰似无声的命令,小牛犊跺跺脚,压下怒火,转身跑回了牛群。

猕猴很得意,一边向远去的牛群扔石头,一边大声吼叫。

牛群过去不久,路上又来了几位婆罗门。

猕猴觉得连高大粗壮的牛王以及整个牛群都不敢惹它,自然更不把这几个人放在眼里。于是,它故伎重演,抓起砂石向他们扔去。

众人先是大吃一惊,等看清是一只猴子撒野作怪,不由得怒火中烧。大家一拥而上,将猕猴捉住并捆了起来。

这时,猕猴才感到害怕,不住声地吱吱求饶。可人们平白无故地被一个猴子戏弄,气不打一处来,不由分说,你一拳我一脚,猕猴登时一命呜呼了。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禅师讲了一个佛经故事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