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书法师:放下其实很简单

时间:2023-07-02
贤书法师:放下其实很简单

放下了,人就自在了

  小时候,有一年过年,王小三说,他有一个新玩具,叫“粑粑雷”,让我和他一起去玩。我很高兴,因为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于是就跟着他去了厕所,我问他:什么是“粑粑雷”?他说,别着急。然后掏出一个二踢脚,插在一泡屎里,点着了,忽然扭头就跑。

  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炸了个满脸花。王小三却在远处笑得直不起腰了。当时我的悲痛和羞愤简直难以用语言描述,我咬牙跺脚地发誓: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理这个王小三了,永远永远。

  回家以后,因为过年新做的衣服被弄脏了,又被家长一顿暴打。在极度痛苦的状态下,我又把那个誓言追加了一个内容,我永远不会原谅这个王小三。

  要知道,我曾经对王小三是多么得好啊,吃冰棍让别人舔一口,却让他咬一口,他一口就咬掉了一半。我做好的作业拿给他抄,冒着极大的危险,帮他跟他妈妈和老师撒谎,让他过关,等等。我对他好的事情,一一浮现在脑海里,越想越难过,越想越伤心,他怎么能这样对我?

  可是,两天以后,我们俩就又一起去玩了,裤兜里装着拆散的鞭炮到处炸着玩。

  出家以后,想起这段往事来,是因为,我目睹了成年人对一件往事、对一个伤害过自己的人久久不能释怀的痛苦。

  而且,奇怪的是,小的时候,我被王小三炸了一脸屎的情况很明显,不是我的错,完全是他的错,所以我很悲愤。但成年人的痛苦,往往并不简单的是某一方的错,两方都有错,但每一方却都各执一词,水火不容。

  小时候,我曾发誓,永远不理王小三了,一辈子不原谅他,但两天之后就忘了这个誓言,又一起玩了起来,可是长大了却不这样了,真的就记恨对方一辈子,一生一世,到死都不能释怀这个仇恨。不肯低头,不肯找找自己的错,不肯认错,不肯忏悔,死也不肯。

  出家前,有一位禅师跟我讲了个公案。他说,有一个人过去世曾在寺院里做过香灯师,所以转世做了非常大的官,却造了非常不好的业,快要下地狱了,地藏菩萨来帮他,说:你只要念一声我的名号,就可以不堕地狱。

  可这个人由于素来刚强,竟然说,宁肯堕地狱,也不念,然后就真的堕了地狱。地藏菩萨也没有办法。这个公案我是当故事听的,并没当真。

  出家以后,在寺院里,通过有秩序和规律的修行生活,内心开始细致。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发现真的是这样。人,真的可以刚强到如此地步。

  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在和别人出了一点很小的摩擦,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就自己的错误认个错,忏悔一下。当事人羞愤难当,发出铮铮誓言,我就是死也不会向他认错,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我就是下地狱,也不会当众忏悔。

  小孩子讲这样的话,过两天就忘了,心里不记挂这些事情,成年人可不,是当真的。真的这么想,也真的这么做。

  如果不是在寺院里修行的话,一个世间人,倘若没有特殊的外力,基本上就要带着这些仇恨过完自己的后半生。

  有心人读到这里的话,可以追问一下自己:至今,有没有一生都难以原谅的人和事,比如:丈母娘、婆婆、单位领导、同事,以及种种的亲人和朋友。

  我们出家,要放下名利、家庭等等外在有形的东西。可是,内在的、无形的对他人的仇恨却难以放下。人,就是这样的一种生命形式。这么读,一定会觉得荒唐,但轮到自己的话,就不觉得荒唐了。

  寺院里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彼此的温暖,宽容和谅解,接受他人的缺点。但是,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可以关爱每一个人,但就是不能关爱他,打死我都不会去做。我可以原谅每一个人,谁都行,但就是不能原谅他。我可以向任何一个人认错,但向他认错,绝对不可能。

  这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命状态。而且,似乎我们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有一些冤家对头出现在身边,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让自己痛苦不堪。

  倘使,我们不能够放下这些仇恨、怨气、憎恶的话,那么我们的身体会糟糕,我们的事业会糟糕,我们的生命质量会糟糕。甚至,我们会因此而堕入恶道。

  道理是这么讲的,谁都明白,但做起来却是如此之难。就是,原谅那个最难以原谅的那个人,把心里一直牵挂着的仇恨彻底放下。放下了,人就自在了。

  就我的观察,很少有人能够当即放下。有的人,随着修行时间越来越长,对那些人和事就看淡了,不再牵挂;有的人,嘴上说放下了,但心里还是会牵挂很久,但慢慢也就放下了;有的人,多少年都放不下,时不时就会发作,不能在一起相处,不能在一起共事,遇到点事情就会起火,彼此摩擦,争执。

  这么写出来,大家会觉得挺好玩的。但是,落到自己的头上,那就是真实的痛苦。所以,我能够理解悲悯心、慈悲心,因为人的痛苦实在是不值得,实在只是放下就可以得到解脱和安乐的事情。但,大多数人就是做不到,倘使我没有出家,连意识都意识不到。

  客堂知宾法师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女众向来看不惯另一个人,两人素来不和,严重影响彼此的身心健康和事业,于是她去找法师诉苦,历数了对方的种种不是。法师也很厉害,用了一个半小时,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让她意识到想要获得佛法的利益,让自己身心自在,就要放下对他人的恨,不要对他人的过失耿耿于怀。终于,说动了这位女众,当下,她心开意解,表示确实是应该多看对方的功德,念对方的好处,而不要把那些小事情放在心里。放在心里,除了不断地伤害自己以外,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利益和价值。

  道理都通了,她也高兴地离开客堂。可是,几天以后,就传来了她和对方动手打架的消息。寺院里是绝对禁止这种肢体冲突的,于是,只好暂时劝其下山。

  人的痛苦和愤怒是如此的难以调伏。当然,这里没有任何挖苦女众的意思,反而是更大的同情和理解,因为女人在世界上更弱势,不仅是体力上的,主要是心灵上的。出家前,我有一个朋友被丈夫抛弃,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公嫌她老了,有了一个新的女人,那个女人年轻、漂亮,从事艺术工作。她老公义无反顾地跟别人跑了,丝毫也不管她的感受,她对他的付出和对家庭的眷恋。

  这个朋友,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安慰她。“你要学会放下啊”,这样的话根本就开不了口。只能跟她讲,“一切都会过去的,会过去的。”

  是啊,会过去的。连我们的生命都会逝去,如同大雁飞过天空不会留下痕迹,何况那些爱恨情仇。

  还有一个朋友,他老婆跟别人跑了,深爱多年的儿子也不是他亲生的。我也一直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他。从来也没有跟他讲过,你要放下啊。生活中,说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在这些痛苦而不幸的朋友面前,我能做的只是沉默,不去提这些事情。

  我曾工作过的报社连续报道过,一个女人因为被抛弃而实在放不下内心的仇恨,用硫酸泼了一个孩子的脸,毁掉了很多人的生活,最终被判处死刑。

  同样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一对离异多年的夫妇,无法放下对彼此的仇恨,狭路相逢后,男方用菜刀砍杀了昔日相亲相爱的妻子,然后自杀,留下一个孤独的孩子和几个破碎的家庭。

  这样的例子,其实在生活里,很多很多。虽然,放下很难,但还是放下吧。不放下,走到头就是绝路。

  最终,还是要放下的啊!不能带着这样的痛苦和仇恨生活下去。不放下,又能如何?佛法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因果。今天我们所承受的痛苦,都是我们曾经给予别人的痛苦,有了因果的概念,就容易放下了。

  写到这里,该说我自己了,我是不是全部都放下了呢?我们可以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做一个生命追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让我们耿耿于怀的人和事吗?我曾经发誓永不原谅的那个人,如今已经能原谅了吗?或者开始尝试着原谅他了吗?

  或者,这颗坚硬而刚强的心已经有了一点点的松动,至少觉得现在还做不到,也许将来可能会尝试一下。

  我有好几个不能原谅的人,但是随着心灵的成长,已经逐渐放下,不再怨恨,包括坑了我的钱的朋友,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忽然在背后狠狠给了我一刀的朋友们。

  之所以能够原谅他们,放下仇恨,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仇恨对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只会让我痛苦;二是,我相信佛陀的教诲,我感受的痛苦,是我曾经让别人承受过的痛苦,过去世,我一定也这么对我的朋友们干过这样的事情。

  所以,我决定放下了。剩下的最后一个人,前面的两个理由都不起作用了,因为这个人干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分,太匪夷所思,绝非常人可以干得出来的。我也曾想过,一辈子不理他了。但是,最近,我决定原谅他,放下了。

  放下的原因,可能是佛菩萨的加持,也可能是一种体悟,一种修行者的本能。还有,决定放下了,然后真的就放下了,我忽然体会到一种快乐,一种如释重负的快乐,体会到爱和宽容的快乐。那种感觉是来自内心世界的。不仅自己可以感受到,也可以感染别人。

  才发现,其实,放下也很简单。就如同,我曾经怨恨过并且发誓永远不原谅的王小三,那个用“粑粑雷”炸了我一脸屎的王小三,那个我曾经予以他诸多恩惠,而他却在那个举国欢庆的新年里对我干出了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无论,我把那个痛苦表达得多么严重,此时,在您看来,都是当一个笑话看的。

  在流水一般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的所有的痛苦、怨恨,其实不提就没有,提起来都是一个笑话。何必牵挂啊?(摘自《净土》)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