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最后一世:维莎诃七岁那年,亲眼见到了佛陀

时间:2023-07-07

佛陀最后一世:维莎诃七岁那年,亲眼见到了佛陀

维莎诃是富者达那贾耶虔敬而又慷慨的女儿,她的母亲是输贾那夫人,她所敬爱的祖父就是大富门德卡。

早在她七岁那年,佛陀来到她的村子,阿伽国的跋提听说佛陀来了,便对维莎诃说:宝贝姑娘,今天是你我大喜的日子,把你五百名侍女都召集起来,分乘五百辆马车,你同五百名侍女一道,前去迎接佛陀。

维莎诃高兴地接受了任务,正如父亲所吩咐的那样,她来到佛陀前,恭敬礼拜,然后又毕恭毕敬地在一旁坐下。

她高雅的言行使佛陀大为满意,便向她讲说佛法。虽然她年纪小小,但从道德修养方面讲,她已有相当的成就。因此听讲佛法后,当下就证得第一圣果。

根据经典记载,她年轻时就有男子汉的威力,又富有女人的一切魅力。她的头发像孔雀尾巴,蓬松开来时,一直拖到裙子边。头发的末端向上弯曲,光洁明亮的嘴唇呈红色,光滑而柔软。牙齿洁白,整齐平坦,如同一排闪亮的宝石。

她用不着任何化妆品,她的皮肤呈金色,如蓝色的荷花一样光彩照人。即使在有了好几个孩子之后,她还保持着青春姿色。

佛陀最后一世:维莎诃七岁那年,亲眼见到了佛陀

另外,年轻的维莎诃无论是在智慧方面,还是在心智的悟透力方面都与众不同。

她十五六岁那年,在一个节日里,她同侍女们一道,带着节日的欢笑,步行前往河边沐浴。突然,一场意想不到的大雨急骤而至,除了维莎诃之外,其他人都狼狈不堪地尽力奔跑,溜到一座房子里。

在那里,早有几个婆罗门在避雨。他们出来为其少爷寻找具备五种美丽的合适妻子。

只见修养典雅的维莎诃没有匆匆赶路,还是优雅地迈着平常步子,一路走入屋子。她身上的衣服和首饰都湿透了。好管闲事的婆罗门批评了她,说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跑快一点,而避免被雨水淋湿。

才智双全的维莎诃在此时显示了她应付事物的能力。她以自己的见解,即兴讲解了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她说,她本可以跑得很快,但她有意一克制住自己,没有这样做。

她解释说,佩戴珠宝的国王不宜勒紧腰带在宫中乱跑;披甲齐整的大象不该狂奔乱跳,而应按照大象的自然威仪行走;当出家人像普通世俗之人一样奔跑时,他会遭到大众的批评;同样的,女人像男人那样奔跑也是一种不庄重的行为。

她这些富有指导性的话语,使婆罗门大为高兴,他们认为她就是他们少爷的理想妻子。

紧接着,她们的婚礼准备就绪。她的丈夫叫般那瓦德那,是富者弥迦罗的儿子。

佛陀最后一世:维莎诃七岁那年,亲眼见到了佛陀

婚礼那一天,除了无数陪嫁和许多精致华贵的首饰之外,维莎诃富有智慧的父亲给了她如下忠告:

1.妻子不应对外人传播丈夫和公婆的坏话,不应到处乱说他们的短处和家庭的不和。

2.妻子不应打听其他人家的杂事、消息和传言。

3.财产应借给那些有借有还的人,不要借任何东西给有借无还之人,贫困的亲戚和朋友即使有借无还也应该帮助。

4.妻子应有坐相,看见公婆和丈夫要起身相迎,而不应坐着不动。

5.妻子应在饭前看一看公婆和丈夫是否被服侍好,也应看一看佣人是否得到良好的关照。

6.妻子在睡觉之前应检查一下所有的门是否关好,家庭是否安全,佣人是否尽职,公婆是否休息。一般来讲,妻子应早起,除非生病,她不应在白天睡觉。

7.要像侍火一样看待公婆和丈夫,应像侍火一样谨慎地侍奉他们,公婆和丈夫应被当成神明一样尊敬。

在维莎诃到达她丈夫所在城市舍卫城的当天,社会各阶层大众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赠送给她好多各种各样的礼品。但是,慈爱慷慨的维莎诃婉言谢绝了,把这些礼品退还给大家,告诉大家,她把所有市民都看成是自己的亲人。

由于这些高尚的行为,在她到丈夫家的第一天,她就得到全城人的衷心爱戴。

佛陀最后一世:维莎诃七岁那年,亲眼见到了佛陀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