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时间:2025-01-19

阿弥陀佛之化身 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东林寺文宣部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

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

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

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

赴市心乐颜不变,蒙赦得遂出家愿。

日课佛事百八件,法华一部佛十万。

若非大权示世间,法幢谁能如是建。

----《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赞颂》·印光大师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2021年12月20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是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诞辰日。

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于此世间,有两个公认的化身:一是唐朝的净宗二祖善导大师;二是五代至宋的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亦是禅宗法眼宗三祖。“永明”是无量光,“延寿”是无量寿,大师名号即“阿弥陀佛”之意。大师的生日是农历十一月十七,后人据此把这一天作为阿弥陀佛的圣诞。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大师以禅宗法眼宗祖师与净宗祖师的双重身份与资质,诠释禅宗与净宗的内在关联,为后世修行人建构了禅净理智抉择的参照系,影响后人甚大。大师四料简是: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若得见弥陀,何愁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

印光大师对四料简极为推崇,赞云:“夫永明料简,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字字皆如天造地设,无一字不恰当,无一字能更移。”可谓“迷津宝筏,险道导师”。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延寿大师生平德业

亲息争 群羊听经

杭州永明大师(公元904年—975年),讳延寿,字冲玄。本是丹阳人,后来迁到杭州。大师方能言时,坐高榻,值父母反目争吵,师奋跃而下,跪泣于地。双亲感悦,永偕琴瑟之好。

大师童年时,即归心佛乘,日唯一食。持《法华经》,每展卷时,感得群羊跪听。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感亲息争 群羊听经

放生法 慷慨见

大师曾为杭州库吏,后迁华亭镇将,督纳军需,屡次以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后来事发,被坐死罪,领赴市曹处斩。

当时吴越王游于江上,梦见一位老人引鱼虾数万来,说:“这些都是税务官所放,愿王免他的罪。”吴越王醒来,使人打探。大师临死,面无伤心忧愁之容,典刑者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能这样。大师说:“我对于库钱,毫无私用,是为赎放生命。今死,当直接往生西方极乐上品。又何必伤心。”探者回复王命,吴越王将大师无罪释放。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放生罹法 慷慨见宥

舍俗投师 参依蒙谶

大师儿时即以出家为念,父母不许。大师刺血写经,以期满愿。至年三十,吴越王知师慕道,乃从其志,放令出家。大师舍妻孥家眷,投龙册寺翠岩禅师削染登戒,执劳供众,以遣朝夕。

后来大师往天台山德韶国师处执弟子礼。国师一见,深为器重,密授心印,对大师说:“你与佛中之王阿弥陀佛有缘,他日当大兴佛事,可惜我来不及见了。”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舍俗投师 参依蒙谶

圣授莲花 密承甘露

大师于国清寺中夜旋绕时,看见普贤菩萨所执莲花忽然在手。想到宿有二愿,进退未决,便上智者禅院,作二纸阄。一为“一心禅定”,一为“万善生净土”。大师冥心祷告:“于此二途,功易成者,必须七拈著。”大师信手拈之,七度一无间隔全是“万善生净土”。于是一意专修净业。

大师住锡金华天柱峰时,诵《法华经》三载。一天夜晚,大师禅定中见观音菩萨乘空而来,以甘露灌其口。从此发无碍辩才,下笔盈卷。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圣授莲花 密承甘露

中兴灵隐 净慈开山

建隆元年,大檀越吴越国钱忠懿王弘俶见灵隐寺倾废,请师复兴。大师重创殿宇,前后计一千三百余间,及四面围廊,自三门绕至方丈室,左右相通。大师实为灵隐中兴之祖。

吴越忠懿王于显德元年,敕建永明禅寺(今净慈寺),赐大师“智觉禅师”号,令住持永明寺。大师于此集《宗镜录》一百卷,《万善同归集》《神栖安养赋》《心赋》《诗偈》等九十七卷,颁入大藏流行。大师居永明十五载,度弟子达二千余人。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中兴灵隐 净慈开山

台课经 别峰行道

慧日峰以西,岩洞参差,湖山相映。大师每日必于岩间诵《妙法莲华经》,共计一万三千部,曾经感得诸天散花。所以叫“华台”。

大师居永明时,日课一百零八件佛事,未尝暂息。至傍晚,大师每次独往别峰行道念佛,密从之人常达数百。清宵月朗时,空中时闻螺贝天乐之声。忠懿王听闻后叹说:“自古求生西方,未有像大师这样恳切的。”特为大师建西方香严殿,以成就其志向。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华台课经 别峰行道

古佛互证 天台说戒

后汉乾祐三年,吴越王饭僧于永明寺。王问师说:“今有圣僧降临吗?”大师说:“那个长耳和尚,是定光佛应身。”王于是趋驾参礼。长耳和尚说:“弥陀饶舌。”便跏趺而化。

开宝七年,大师再次到天台开菩萨戒,求受者约有万余人,大众具佛律仪,谨洁无犯。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古佛互证 天台说戒

法食施鬼 劝念往

大师每夜普为六道冥官、九品鬼神等说法授戒,并施水陆空行饥饿鬼神法食。众生获益巨大。

大师想到世间业苦众生不能解脱,所以专以念佛劝人同生净土,还印弥陀塔四十八万本,随处劝人礼念,世称大师“宗门之标准,净业之白眉”。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法食施鬼 劝念往生

上品往生 德被

开宝八年,大师每见金台宝树,或闻天乐异香。二月二十四日示疾,过了二日,大师晨起焚香,趺坐而逝。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二。茶毗后,舍利周身如鳞砌。开宝九年正月六日,建塔葬于大慈山,并立亭记录。

大师涅槃后,有一僧来自抚州,整年礼拜大师之塔。人问其故,僧人说:“我病入阴府,见殿上供僧画一幅,阎罗王每日来顶礼。于是问主吏:‘此是何人?’主吏答:‘此是杭州永明延寿大师。凡人死后,都要经过我判其生处。唯永明大师径生西方,上品上生。阎罗王尊重其德行,所以画像礼拜。’”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上品往生 德被冥阳

综观大师生平德业,集大乘佛法于一身,继承慈愍三藏融通各宗、会归净土的思想,主张祖佛同诠、禅教一体,折衷法相、三论、华严、天台,以禅融合贯通之。大师持律精严,欣求往生,以《华严》一乘为究竟圆妙,以吾人灵明妙心为万法之本源,以西方净土为最终归宿。慈愍三藏开其先声,永明大师为实质开端,后世诸宗渐融趋归净土。

值此永明大师诞辰殊胜吉日,祈愿大师慈悲加持我等,真为生死,信愿持名,诞登觉岸!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