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为什么都坐在莲花上?

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这种美德与特征,佛陀喜欢拿莲花作譬喻。  而莲花在佛门中,为佛菩萨所常拿来作譬喻,表征著清静、无染、光明、自在、解脱之义。其它之花,佛陀就较少比喻,佛陀坐莲花显的很庄严,清净自在,安详无比。  众生轮回六道,沉迷五欲六尘,不知觉悟,越陷越深。慈悲的佛陀就告诉我们说:五欲六尘之欲乐,沾不得,染不得,应该体会五欲六尘空幻不实,如幻如化。....
2023-04-25
佛菩萨为什么都坐在莲花上?

十二头陀行是什么意思?

以....
2023-04-25
十二头陀行是什么意思?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  这首诗偈道尽了禅师们安贫守道的高旷禅风。出家人三衣一钵、竹杖芒鞋,到处参访,他们不是为了吟风赏景,而是为了寻找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
2023-04-25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
2023-04-25
应该怎样理解“空性”?

六神通指什么?

  可测知他人的心;要来就来,要去就去,一切可自由变化;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一切可无碍自在....
2023-04-25
六神通指什么?

佛教六度指的是什么?

  有六种法门可以自度,这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大家都以为是菩萨的修行,平常人很难做到,而无利于自己,所以感觉难以实践。其实,六度对人有益,对己更有益。兹将六度做一新解如下:布施?是给己呢....
2023-04-25
佛教六度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四正勤?

  有积极的精神,有向上的努力,那就是佛教的....
2023-04-25
什么是四正勤?

佛经不可不读的五大理由

  予少时见前贤辟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视,罔觉也。偶于戒坛经肆②,请数卷经读之,始大惊曰:....
2023-04-25
佛经不可不读的五大理由

南无阿弥陀佛—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

  天下聪明人比比皆是,之所以有时运不济,事业不发达的,都是因为不修道德、因循苟且、贪图安逸而耽误了自己的一生。下面的....
2023-04-25
南无阿弥陀佛—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

  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
2023-04-25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

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出家了,人类会绝种吗?

对佛教的出家误解很大。  学佛的有出家弟子,出家可以学佛,在家也可以学佛,出家可以修行了生死,在家也同样可以修行了生死,并不是学佛的人一定都要出家,绝不因大家学佛,为什么还要出家呢?可以一心一意修行,一心一意弘扬佛法。所以从来就有此出家的制度。可是不能出家的,勉强出家有时不能如法,出家功德高大,勤苦修行为佛教牺牲自己,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为出家。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份子,而专心一意的为佛法。....
2023-04-25
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出家了,人类会绝种吗?

寺、院、庵、宫、庙、观有什么分别吗?

如....
2023-04-25
寺、院、庵、宫、庙、观有什么分别吗?

吃素和吃斋是一样的吗?

  我们平常所说的吃素,是不吃一切肉食,仅吃植物类食物,还要不吃五辛,五辛就是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这五种辛辣食物。吃素可以培养我们的慈悲之心,吃素也不会与众生结下恶缘,吃素会远离一切恩怨,吃素会逐渐消业障,吃素会净化因果纠缠。  菩萨戒云:....
2023-04-25
吃素和吃斋是一样的吗?

佛说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放下执着与妄想。放下执着。放下的是心理的负担和执着,放下的是自己面对世界时的错误的知见,因为这些是影响我们自在枷锁,佛说的放下并非局限于无情的割舍和抛弃,而是一种开阔心境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承担慈悲的谅解一切带给我们伤害的人。放下贪嗔痴三毒。  【心融法师】:放下烦恼。....
2023-04-25
佛说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阿”怎么念?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阿弥佗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佗佛是印度梵语,翻成中文是“无量智、无量觉”,是光寿无量的意思。我们见面第一句话:阿弥佗佛,是祝你长寿、光明....
2023-04-25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阿”怎么念?

佛教八种福田是什么?

  佛经里将布施譬喻为种田,农夫必须要选择良田,行布施也必须要选择对象,才会有功德。堪为众生布施造福的对象,佛、圣人、僧、和尚、阇黎、父、母、病人等。三宝、修道者、父母、师长、病人、残障、急难、弱势团体等,更堪为大众所布施供养。  三宝是佛法僧,其中尤以佛乃宇宙人生真理的觉悟者,如果人能恭敬供养,  能发心行菩萨道、普度众生的修行人,能贡献所学以利益人民百姓的专家学者,都值得尊敬供养,教诫育养。....
2023-04-25
佛教八种福田是什么?

五停心观是什么?

  ....
2023-04-25
五停心观是什么?

阿弥陀佛接引像为什么是站像?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为什么呢?  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佛看到众生马上就要堕到三恶道火坑里面去,这时候援手救拔是不容一刻的迟缓,马上就要举足伸手过去拉一把,不可能那么安逸地坐在莲座上。  佛的大慈悲心里面偏怜三恶道六道轮回的罪恶受苦生死众生,因为对断了见、思惑的圣人阿罗汉....
2023-04-25
阿弥陀佛接引像为什么是站像?

进入佛门的第一步要怎么做?

我们虽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但按照佛教戒规的要求,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是以所受戒法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在家居士分为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除了地狱之中受苦太大太多者无暇皈依三宝外,只要发心皈依,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
2023-04-25
进入佛门的第一步要怎么做?

什么叫五蕴?佛教五蕴的解释

是....
2023-04-25
什么叫五蕴?佛教五蕴的解释

初学佛者如何正确练习打坐?

打坐就是让你的身体、思维和心灵都能安静下来,又是学佛修行之人的基本修练方式。以洞察到平时不能发现和思考到的一些东西。避免因为外界的打扰而让你无法静下来;第二是如果在硬地板或床上打坐,这会让打坐者身体上舒适一点,打坐的基本动作要领:自己的臀部的两个骨头是不是均匀着力在地板上。仔细观察一呼一吸间的变化。最初练习打坐时,可能会遇到的是杂念丛生,内心根本静不下来,仔细观察万物间的生灭变化。....
2023-04-25
初学佛者如何正确练习打坐?

怎样诵经?教你如何诵经

但是还是不会念经。所以有时候我常常说他们念经是念给佛听的。有句话叫做和尚念经,嘴巴念,  很多人就注重嘴巴念,却忽略了耳朵听,因为是耳朵听,也就是诵经时要把心放在耳根上,不是放在嘴巴上拼命的念,念不念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眼根就没有这个功德,在楞严经中讲到耳根有一千二百功德,而且佛陀劝导我们要多修耳根圆通。是最厉害最好修的法门,念经时嘴巴上要舌头动,嘴巴不动,  很多人念经很大声。....
2023-04-25
怎样诵经?教你如何诵经

中元节可不可以去寺庙?

野外祭祀的说法。民间要设道场,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这一天佛教寺庙中会举行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其主要仪式由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净坛绕经,即绕诵《盂兰盆经》。先由住持主持绕坛、诵经、洒净仪式,大众随行绕行,口诵《盂兰盆经》三遍;大众依照早晚课诵时的位置跪下,随住持念祝词,祝愿一切冤亲同得超度;....
2023-04-25
中元节可不可以去寺庙?

阿弥陀佛与如来佛是同个佛吗?

阿弥陀佛与如来佛不是同一个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大乘佛教流传之地,如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
2023-04-25
阿弥陀佛与如来佛是同个佛吗?

五无间罪是什么?指哪几种?

  ....
2023-04-25
五无间罪是什么?指哪几种?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