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漫谈|素食的利益
许多人认为皈依三宝一定要吃素,因而视学佛为畏途,迟迟不敢走入佛教之门。其实,佛陀时代,出家弟子过着托钵乞食的生活,不拣别钵内的饮食,没有精粗、荤素的分别和禁忌。
后来素食在中国广为流传,是受到儒家"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影响。及至南朝刘宋年间,《楞伽经》在中国传译"食肉断大悲种,一切众生见而舍去"的经文渐渐流传开来;而梁武帝更出于大悲心,制定〈断酒肉文〉,提倡出家人全面吃素,并鼓励在家信众学习,佛教才与素食关系更加密切。
不过,仔细观察会发现,素食是可以延长我们的寿命、加强我们的忍耐力。像马日行千里,牛拉车耕田,骆驼行走沙漠,大象力大无比;这些动物的耐力,在动物界里是最强的,而牠们都以草、豆为食。反观以肉类为食的虎、豹、狮等,虽凶猛,却缺乏耐力;所谓"老虎三扑,后继乏力"。
过去中国寺院的出家人,每天担柴挑水,活到八、九十岁,身体还很健康者比比皆是;佛光山的出家人平时也没有休假日、放年假,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大众服务,不叫苦不叫累,反而越做越有精神。再有,早年佛光山沙弥学园的沙弥,经常和附近的学生进行篮球友谊赛。球场上,只见对方球员,上场一下子就气喘嘘嘘,汗流浃背,频频换人;反倒是我们的沙弥,奔驰全场,有始有终,要换他下来还不肯。我想这些都应该跟素食有关吧!
其实历代的诗人作品中,有不少劝人要爱护生命的篇章。如白居易〈鸟〉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黄山谷〈戒杀〉诗:"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任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如何?"近代文艺大师丰子恺先生更着有《护生画集》,劝导大家不杀生,进而护生,并且多食素。
现今世界已经从"神 权"时代走到"生 权"时代,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例如在西方国家,若让牛马超载、把鸡鸭倒过头来吊挂,都要受到处分。这和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以平等心看待动物,提倡慈悲、仁道是一样的。
佛教并没有要求学佛者一定要吃素,其实皈依三宝是信仰的问题,心意清净才是最重要的;素食是生活的习惯、观念,是道德上的问题。佛教更希望信佛、学佛的人都能够拥有"素心"。
所谓"素心"就是保有一颗清净、朴实、淡泊、善良、慈悲的心。身处如染缸的社会里,做人处事,能不受外界的威胁利诱,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就像莲花一般,出污泥而不染,才是最为重要。否则,满口的慈悲、仁爱,心里却充满着贪、瞋、邪见,就是吃素也和佛陀慈悲的教义相违背。
从素食到素心,素食是我们不忍心以众生骨肉为饮食,培养我们对每个生命"生存权"的尊重;而身体力行素食外,更进一步要做到自净其意的"素心"。能够身心一如,住于佛法的清净、仁慈,才能真正与佛道相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仅为分享交流所用。
感恩您的阅读和评论,敬请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有缘之人。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