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因果不饶人,这四件事尽量不去做!
佛教常讲;“业力不可思议、因果不可思议、心力不可思议、法界不可思议。”所谓种什么样因,得什么样果。“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种豆岂生麻。”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懂需要先去了解它,先去明白,弄懂它,而非一股脑的去蛮干。
佛教讲因果业报,什么样的因能去种植,什么样因不能去种。这亦是有说法的,如富贵,我们就必须懂得舍,也就是行布施。如福报,我们就必须懂得善,也就是行善举。如果说,当下你越来越贫苦,越来越不顺,这截然离不开你当下所做的种种。因果不饶人,这四件事尽量不做!
一、杀生害命。
《大智度论》中云;“诸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惜命亦为第一。”杀生害命之事,是为最重无有之一。杀生意指“杀害一切有情之生命。”乃是佛教十恶业之第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也是佛弟子必须遵守的戒律。
在大乘佛教之中,是禁止吃肉的,其意就是不去杀生,断人畜之生命。杀生害命之事,无论是亲自去杀,或是教唆他人去杀,皆属同罪。这个同罪,可不单单只有自己受其果报,你所教唆之人亦需承担其果报。其杀人害命的果报亦非同凡响,能够在诸多罪业之中得其第一,可想而知有多大。因此这杀生害命之事,无论如何都需尽量不去做。
二、贪婪自私。
佛教讲“有贪必苦”,无论何种贪求,能断则断。贪求越少,越能及早得乐。贪为何意?佛教认为贪是“欲求五欲、名声、财物等而无厌足之精神作用。即于己所好之物,生起染污之爱着心,引生五取蕴而产生诸苦。”也就是不会满足,只会一味贪求自己已经拥有的或是自己没有的东西。如名利,钱财、物品等等。
越是贪求,往往越苦,并不懂得取舍之理。所谓“自私”就是因贪婪,而不懂行持利他之事。一切自私的行为,皆跟己密不可分。贪求到了,就是自己的,就算已经拥有了,还会希望的得到更多。不懂满足和分享,反而变本加厉做出一些自私自利之事。
三、不孝父母。
经云;“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当下末法时期,也正处于无佛“出世”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修福第一就需懂得“孝养父母”。如经所言世间无佛,善事父母,亦等同于供佛,礼佛。父母乃是世间第一福田,培植福报,孝养父母之事万不能少。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无论你做何种善事,孝养父母皆需放置在首位,不能因行善而放弃孝养父母。但在当下很多人行孝,却是抱着“还早,父母还年轻”等等为理由。说是行孝,往往做出一些对父母置之不理,充耳不闻之事。就算父母有灾有病也是放置不理,自己依旧过着自己的生活。这种事情,切记不能去做,更加不能以“忙、父母还年轻”等为理由而不行孝道。
四、不敬三宝。
对于三宝,学佛之人皆懂。恭敬三宝,亦是学佛之人必须去做的一件事。想要得到三宝加持,必先懂得恭敬三宝。如很多人去求佛、礼佛,在佛前许下种种愿望,但切不能实现。这是为何?皆因不懂恭敬三宝,没有诚心,何来摄受与加持呢?所谓“心灵则诚”,有心办事万事皆能办到,没用心,何事能够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