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之人如何运用财富?这些方法你知道几个?又能做到几个?
说起钱财,其对不学佛者而言,它可能就是远离烦恼的主要根源。但其对于学佛之人来讲,金钱可以说是烦恼祸患的根源。虽其是烦恼祸患的根源,但为何诸位祖师大德却告知大众,学佛之人其实都是富贵者,其也是聚财者呢?
其实在这其中有着一层很深的含义,是什么呢?其就是对钱财的管理方法,与对钱财的运用之法。如运用得好,其钱财亦能成为学修之人开智慧,培植福报的无上资粮。其如运用得不好,那么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烦恼祸患的根源。那么学佛之人该如何管理财富?这些管理财富的方法你知道吗?
既然说起钱财,其在家学佛之人可能都明白一个道理?是什么道理呢?那就是我们所获得的钱财其必须是“净财”。什么是净财呢?其有两个意思,其一就是学佛的“智慧与自性”。其二就是在世间用正当行为挣来的钱财。 如前面所讲的“净财”,也正是其二。对于这一点,可以说只要是一个发心学佛之人,皆能懂得,都知道,但其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其就难以言说了。
在经藏《杂阿含经》、《般泥洹经》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之中,其皆有提及智者居家,应“恭俭节用,合理消费”。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就是说一位真正有智慧的在家居士,其对财富的管理与对财富的运用皆会以节俭为首,会将钱财用于该用之处,其并不会胡乱瞎用,用于饮酒乱性、邪淫、懒撒赌博等等。因为他们懂得如果用于这些地方,其不仅仅会消耗自身福报,亦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灾祸,其财富就算再多,亦会一一消耗而光。
那么对于学佛之人来讲,该如何管理自身财富?其实在诸经藏之中早已告知在家居士该如何管理自身财富,该如何运用财富的诸多方法。
其一、恭俭节用,合理消费。
我们在当下生活之中,其可以将工作所挣来的“净财”,分为四个部分来运作。一部分用于家庭开销,一部分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一部分用于帮助亲朋好友,给于他们困难之时的应有帮助。一部分用于行善培福,布施培德。
其二、“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
想必大家都很好奇这句话,这句话将财富的运用,分成了三分,但其这三分非彼三分,其亦是四份的意思。它就好比,我们创业,一个月能够挣得二万元,其百分之四十用于事业,百分之二十用于家庭消费,其百分之二十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余下的百分之二十用于行善,培福,奉献社会。
其三、排除生活所需,分为四份。
排除生活是需是什么意思呢?其就是不会因为生活中的病痛、吃喝拉撒等等而苦苦烦恼,不需要担心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等诸多问题。那么就能够将财富分为四份,其一就是,供养父母家庭。其二就是,补助员工下属。其三就是,布施亲属朋友。其四就是,救济贫苦,布施僧团!
在当下,人人皆会认为有钱是福,但其真的是福吗?这却并非绝对,其有钱往往也可能是烦恼祸患的根源。为何?因为有钱虽是福报,但其如能会运用钱财,如此才是真在的福与智慧的体现。
感恩关注、阅读、分享!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