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静法师简介

时间:2023-04-26

宝静法师简介

宝静法师简介

  宝静法师俗家姓王,浙江省上虞县人,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出生。他的父亲讳震夫,精申韩之学,曾任上海协德丰洋行经理,民国肇建后,任鄞县县政府科长;母亲田氏,传说宝静诞生时,他祖母梦见一个和尚走进家里。宝静自幼性格文静,沉默寡言,家人说他是和尚转世。他自幼循序就读,及长入上海大同学院肄业,嗜读文哲古书,感于人生无常,时有出家的念头,乃于十八岁之腊月初八日,私下到奉化灵隐寺剃度出家,时为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宝静剃度后,为怕父母找到寺中要他还俗,与家人隔绝音问者凡五年之久。

宝静法师事迹

  剃度之翌年-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受具戒于天台山上方广寺。圆戒后回灵隐寺,精勤修持,日诵《法华经》。后来受一位可端和尚的指点,到宁波观宗寺,学习天台教观。

  是年-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观宗寺住持谛闲老和尚,受北京叶恭绰、蒯若木等居士礼请,到北京讲《圆觉经》,七月圆满南返,叶、蒯二居士各致送一千银圆,资助他办佛学院。谛老回到观宗寺,把寺中原有的「观宗研究社」,改组为「观宗学社」,对外招生,学生四十馀人,宝师也入社受学。同在学社受学的,有禅定、 虚、仁山、妙真、显荫、常惺等。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观宗学社开学,谛闲老和尚亲讲《始终心要》、《教观纲宗》。后来继讲《十不二门指要钞》,讲到《钞》中所引「净名之无住本,立一切法」这一段,宝师豁然有悟。

  民国九年(一九二○年),谛老在社讲《法华玄义》、《玄义》一书,乃是「台宗之要吁,佛化之宏纲」,是智者大师称性而谈之作,听讲者饱餐法味,而宝师领悟独多。因之谛老命宝师讲偏座。

  翌年-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学社授课三年圆满,学生毕业,学社停办。宝师请之于谛老,改组学社为「弘法研究社」,仍对外招生,谛老认可,命宝师为研究社督学,处理社务。是年夏季,馀姚县长陈国材,及县中仕绅居士等,请宝师到馀姚讲《阿弥陀经》,听者数百人。

  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谛老命宝师在学社讲《摩诃止观》。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宝师二十五岁,告假外出,行脚参访。他沿长江上游,遍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数省,登庐山、九华,参访名胜古迹,诸大善知识。并到金山、焦山,游览名胜,且入江天寺参禅。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返回观宗寺,在研究社讲《始终心要》,及《四教仪集注》。是年秋他母亲病重,他赶回上虞家乡侍疾,为母讲西方净土、念佛法要。他母亲病中念佛不辍,安详而逝。

  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底,奉谛闲老和尚函召,回到观宗寺,谛老命他在「弘法研究社」任主讲。宝师在社中讲《教观纲宗》、《十不二门指要钞》、《法华玄义》、《圆觉经》等,前后三年。在此期间,四方青年学僧,闻风而至。学额满了,不能容纳,乃增设预科。授课之外,又亲编《弘法》月刊,阐扬佛法,对于佛法的普及,影响至大。

  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夏,他创办了一所「观宗义务学校」,自任校长,收容贫寒失学的儿,施以佛化教育。他寒璁假的时候,他曾到过苏州报恩寺,馀姚佛学会去讲过经。

  他主讲于弘法研究社历时三年,常利用寒璁假游览国内外佛教名胜,随缘弘法。在国内他游历雁荡仙岩、吴越山川;在国外,游历了南洋群岛、缅甸。

  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寒假,他事先把校事务安排好,利用寒假到缅甸去礼大金塔。与他同行的,还有杭州瑞云庵的超尘和尚,及侨居马来亚的研究社学僧今河师。礼塔归来,在研究社讲《法华玄义》。是年三月主讲任满,决定辞去观宗寺讲席,拟入山结茅静修。适于此时,云南云栖寺定安和尚,来到观宗寺请宝师到昆明弘法。宝师藉此机会辞去讲席,与定安和尚赴滇,同行者还有天童寺退居住持文质。抵达昆明,初在西山云栖寺讲《楞严经》,继在省佛教会讲《妙法莲华经》、《大乘起信论》,接著又在佛教居士林讲《弥陀要解》及《台宗方便》,讲坛连续,法筵隆盛,欲罢不能。他在滇南弘法为时一载,后来编印成《弘法特刊》,记载在滇弘法经过。

  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谛闲法师在上海玉佛寺开讲《楞严经》,听众极多,讲毕返回宁波观宗寺,身体不适,自知不起,即电促时在云南的宝静返回宁波。宝静途经香港,又应邀在香港佛学会、佛山万寿堂、弘法精舍等处讲经,事毕回到观宗寺。谛闲法师为他传法授记,授他为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嗣。是年五月十九日,谛闲法师圆寂,宝静继任观宗寺住持。他除继承师尊遗志,主持寺务外,又在弘法研究社讲经弘法,主编《弘法》月刊,并重整观宗义务学校,谋求发展。宝静继任观宗寺丈席后,屡屡应请到上海、杭州、奉化、南昌、广州等地讲经。

  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应请到香港弘化,他的上座弟子显明随侍。宝师先后在香港莲社、粉岭静庐、弘法精舍等处讲经次数最多,法筵亦最盛。说到香港的弘法精舍,不能不说明此一精舍的因缘。宝师在香港弘法期间,香港的护法居士黄杰云、李素发、王学仁、林楞真等,发起为宝静法师创建精舍,希望法师长驻香港弘法。精舍落成,宝师在精舍中开办弘法学社,培养弘法人才,自任主讲,显明任辅讲,并负教导之责。

  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年)秋季,宝静法师回宁波观宗寺处理事务,事毕返上海,驻锡玉佛寺。是年十一月,正当壮盛之年,忽然罹疾,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在上海玉佛寺病逝,世寿仅四十一岁。显明在香港闻讯,赶赴上海为宝师料理后事。宝静法师生平著述甚富,主要者有《大乘起信论讲义》、《佛遗教经讲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修习止观坐禅法讲述》等行世。

RECENT POSTS

是佛在念我,非我念佛

对于我们念佛人 天天说的是念佛,写的是念佛 想的是念佛,谈的是念佛 念的还是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却不知道念佛真义是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我们...
2025-05-21
是佛在念我,非我念佛

不杀生,请走家中四害的方法!

家在农村或郊区的,老鼠可能更是家中常客,一些食物被他们光顾,一些衣服被他们损害。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杀杀杀,苍蝇拍一拍拍死几个,粘蝇纸一粘,粘住几十个,灭虫剂一杀杀死很多个,蟑螂...
2025-05-21
不杀生,请走家中四害的方法!

你所有的福报,都是善念积累而来

缘 起 善念里带着你的情绪,我们每起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好的种子,起了一个恶念,会在心地留下坏的种子。遇到适当的因缘,就会开花结果。 善的种子结的是快乐和吉祥;恶种...
2025-05-21
你所有的福报,都是善念积累而来

戒律是束缚还是保护?怕犯戒怎么办?

有不少师兄内心对求戒是向往的,但又碍于戒律严格,担心自己持不好守不住,所以迟迟未能受戒。 ■ 为何要受戒?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以后,具体的实践规则,即为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
2025-05-21
戒律是束缚还是保护?怕犯戒怎么办?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罪过之极。光若作一方主人,当必到处声明此事之过。俾有信心者,唯得其益,不受其损也。 譬如子孙,以祖父之名,书之于布,以作拜祖父时垫地之用,及坐地时,恐污衣服,用...
2025-05-20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读经,是忏悔业障的方法之一,能够消除罪业、增长福德,让我们的身心越来越清净,然后开智慧。 读经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读经典的动机。 我们学习佛法,是要把自己当患者想,佛...
2025-05-20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一、凡事靠自己,万事不求人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别人。任何事情,不靠自己去做,就没有做成的可能。 生活只能由自己掌控和承担,即便是佛,也无法代替世人去任何事。 佛可能会...
2025-05-20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人生在世,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每一个出现在你生中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有人渡你,给你的是温暖和力量;有人渡你,给你的是鞭挞和坚强。甭管别人怎么对你,全都是在...
2025-05-20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你知道几条?

凡修持经文,持念咒语,虔诚礼拜,真诚忏悔,以及伸出援手救灾,慷慨解囊济贫,此等诸般慈善功德,均应心怀向往,期求往生西方净土。 万不可贪图来世的人间福报,一旦心生此念,便与往生西方的...
2025-05-20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自古以来,关于鬼魂与人之间的故事不绝于耳。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经文都曾提及人与鬼神的微妙关系。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鬼虽处...
2025-05-18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