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水陆法会的缘分

时间:2023-05-04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水陆法会的缘分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诗、文、词乃至书法绘画各领域,都辉耀千古。同时,他的思想贯通儒、释、道,与佛教尤其是禅宗有着不解之缘。历史上流传着许多苏东坡与禅宗高僧们交往的故事佳话,尤其是和佛印和尚之间的往来机锋,大家耳熟能详。这些故事,其中有些是真实的,有些则出于虚构。但有一件事,是全然真实的,却很少被人提及,那就是苏轼和水陆法会的缘分。

  苏轼与妻子王氏,半生同甘共苦,感情深笃。在苏轼不得意的岁月里,王氏不仅是他生活的伴侣,同时也是最理解他的人。从《后赤壁赋》中的一个细节便可看出:在一个月白风清的良夜,苏轼与好友共游,因缺少美酒佳肴而遗憾。于是返回家中,和妻子商量商量。妻子欣然笑道:“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解决了酒肴问题,东坡乃能尽兴而游,才有了千古名篇《后赤壁赋》诞生。从这层意义上说,王氏的贴心,不但宽慰了苏轼在贬谪困苦岁月中的心灵,还在不经意间为中国文学作了大贡献。

  王氏死后第十年,苏轼梦见往昔,写下那首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情深意切,哀婉悲凉,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不过,苏轼对亡妻的追念,远不止一首悼亡词这么简单。他用以寄托最深切情意的方法,与佛教息息相关。

  首先,王氏生前笃信佛教,临终之夕,遗言舍所受用。让她和苏轼所生的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为画阿弥陀像。绍圣元年六月九日,画像画成,奉安于金陵清凉寺。苏轼为此事写下了一篇《阿弥陀像赞》,原文说:

  佛子在时百忧绕,临行一念何由了。口诵南无阿弥陀,如日出地万国晓。何况自舍所受用,画此圆满天日表。见闻随喜悉成佛,不择人天与虫鸟。但当常作平等观,本无忧乐与寿夭。丈六全身不为大,方寸千佛夫岂小。此心平处是西方,闭眼便到无魔娆。

  此赞文中,苏轼描写妻子临终之前口诵阿弥陀佛圣号,得佛光临照,如日光照彻天下万国。苏轼认为:阿弥陀像画成,是亡妻不朽之功德,能令见闻随喜者尽结成佛。苏轼更表达了愿妻子灵魂转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深情祈愿。

  为荐拔超度亡妻之灵,苏轼还举行了一场水陆法会。水陆法会源起于梁武帝,盛行于两宋时期直至今天,为佛教法事中最为盛大崇高神圣者。苏轼还为此专门撰写了《水陆法会象赞》,至今全篇保存在其文集中,引文云

  盖闻净名之钵,属餍万口。宝积之盖,遍覆十方。若知法界,本造于心。则虽凡夫,皆具此理。在昔梁武皇帝,始作水陆道场,以十六名,尽三千界。用狭而施博,事约而理详。后生莫知,随世增广。若使一二而悉数,虽至千万而靡周。惟我蜀人,颇存古法。观其像设,犹有典刑。虔召请于三时,分上下者八位。但能起一念于慈悲之上,自然抚四海于俯仰之间。轼敬发愿心,具严绘事,而大檀越张侯敦礼,乐闻其事。共结胜缘,请法云寺法涌禅师善本,差择其徒,修营此会,永为无碍之施,同守不刊之仪。轼拜手稽首,各为之赞。

  正像同为宋代人的宗赜在《水陆缘起》说:“今之供一佛、斋一僧、施一贫、劝一善,尚有无量功德,何况普遍供养十方三宝、六道万灵,岂止自利一身,独超三界,亦乃恩沾九族。”苏轼对这一点,对水陆法会的功德之盛,也是笃信并实行的,因此,他在水陆法会上的圣象前“拜手稽首”,虔敬顶礼,在他看来,水陆法会功德的根源,是“起一年于慈悲之上”,那么,便能救度天下生灵与六道亡灵。在这一刻,苏轼对妻子的深爱,与关爱十方生灵的慈悲之心融合为一,水陆法会的功德回向功德之力,自然不可思议,遍照三界,恩抚苍生

  在今天,作为佛弟子,若遇水陆法会之缘,万万不可轻忽,不可错过。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九峰梵音

RECENT POSTS

是佛在念我,非我念佛

对于我们念佛人 天天说的是念佛,写的是念佛 想的是念佛,谈的是念佛 念的还是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却不知道念佛真义是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我们...
2025-05-21
是佛在念我,非我念佛

不杀生,请走家中四害的方法!

家在农村或郊区的,老鼠可能更是家中常客,一些食物被他们光顾,一些衣服被他们损害。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杀杀杀,苍蝇拍一拍拍死几个,粘蝇纸一粘,粘住几十个,灭虫剂一杀杀死很多个,蟑螂...
2025-05-21
不杀生,请走家中四害的方法!

你所有的福报,都是善念积累而来

缘 起 善念里带着你的情绪,我们每起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好的种子,起了一个恶念,会在心地留下坏的种子。遇到适当的因缘,就会开花结果。 善的种子结的是快乐和吉祥;恶种...
2025-05-21
你所有的福报,都是善念积累而来

戒律是束缚还是保护?怕犯戒怎么办?

有不少师兄内心对求戒是向往的,但又碍于戒律严格,担心自己持不好守不住,所以迟迟未能受戒。 ■ 为何要受戒?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以后,具体的实践规则,即为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
2025-05-21
戒律是束缚还是保护?怕犯戒怎么办?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罪过之极。光若作一方主人,当必到处声明此事之过。俾有信心者,唯得其益,不受其损也。 譬如子孙,以祖父之名,书之于布,以作拜祖父时垫地之用,及坐地时,恐污衣服,用...
2025-05-20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读经,是忏悔业障的方法之一,能够消除罪业、增长福德,让我们的身心越来越清净,然后开智慧。 读经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读经典的动机。 我们学习佛法,是要把自己当患者想,佛...
2025-05-20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一、凡事靠自己,万事不求人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别人。任何事情,不靠自己去做,就没有做成的可能。 生活只能由自己掌控和承担,即便是佛,也无法代替世人去任何事。 佛可能会...
2025-05-20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人生在世,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每一个出现在你生中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有人渡你,给你的是温暖和力量;有人渡你,给你的是鞭挞和坚强。甭管别人怎么对你,全都是在...
2025-05-20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你知道几条?

凡修持经文,持念咒语,虔诚礼拜,真诚忏悔,以及伸出援手救灾,慷慨解囊济贫,此等诸般慈善功德,均应心怀向往,期求往生西方净土。 万不可贪图来世的人间福报,一旦心生此念,便与往生西方的...
2025-05-20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自古以来,关于鬼魂与人之间的故事不绝于耳。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经文都曾提及人与鬼神的微妙关系。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鬼虽处...
2025-05-18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