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禅者,般舟三昧悟真性,一念心法见普贤:极致苦行的实修真佛
这一介禅者,一生大病,而又遇祸,可谓道尽了人生之极致悲苦。然而,这一介禅者竟无惧孱弱身躯,无视厄难缠身。修得常人无法忍受,高僧大德也望而却步的极苦法门“般舟三昧”。这一修行成就,令众生不敢置信,引人赞叹。
“近代净宗愿修此法者少数,修者能坚持到最后,更是寥寥无几,他却能修得圆满,不可思议。”
更令众僧顶礼赞叹。
“他如释迦佛再世,示现了实修证道下的向佛而生。”
这一介禅者,极致苦行之下如获普贤感应,悟得禅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之真义,又修得净土“念佛三昧”之殊胜,更融合两派之法,悟得无相法门,以这方便圆妙之法弘扬后世。
他终于在极苦之下,立地成佛。无数求法者络绎不绝,达至6万余人。
他即是“心中心法”初祖大愚阿阇黎。
话不多说,让我们走入大愚初祖的修行中去,去感悟这一实修大师的铮铮风骨。或许,听闻一二,你我即会了悟到何为真修实证下的悟性成佛。
大愚俗名李叔倍,武汉李氏子。话说,李叔倍的俗世仕途还算优越,早年为一名政客。原本,他靠着这政客的身份地位也算是早早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命数。
不求受人敬仰,飞黄腾达。未来日子定也能衣食无忧。至少,到现在看来,他这一生万万不可能与极苦的修行沾上半点关联。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这叔倍的宿命好似老天的刻意为之。一番世道之境,却令他的官路戛然而止。
一念之间,他竟放弃官职。了却了似锦官路,一朝踏入佛门中。
只因,世态炎凉。当下,正值军阀割据时期。各大军阀,为夺地盘疆土,不惜自相残杀,掠夺百姓财产,可谓无恶不作。更是为夺一方之王,欺压百姓。
国家危亡在这一众军阀眼中成了泡影,更视人民百姓为草芥。
如此生灵涂炭之境,尽显生死无常之苦,令李叔倍痛心疾首,却又无力改变。一番道念自然从内心喷涌而出。
他不想当着这官苟活,正所谓,世道如此,这官不当也罢。随即,李叔倍毅然决然于庐山东林寺出家,取法号大愚。就此遁入净土法门,踏上了一段传奇般的修行之道。
他本要在这佛门之中,寻得一丝清净,一丝人间正道,以此安身立命。
然而,却并未想到,自己往后的修行之途,尽遭厄难,可谓道尽人生之苦。
这一番厄难极苦,常人不堪忍受。好似成了老天亲自降下的宿命考验,只为大愚能在这厄难之下即身成佛令众生动容。
初入修行途,本应清净无为,一身轻松。而大愚的身体顽疾却在此时不期而至,几番大病,皆将大愚拖入了鬼门关口,已至病入膏肓之境,稍有一念之差,即化为泡影。
大愚唯有声声念佛三昧,连绵不绝,在心中回荡。这声声佛号,好似化为了一缕佛光,犹如消了他多世业力,令大愚能够转危为安。而这净土念佛之道成了他向佛坚固的道心。
大病愈合,竟又遭强盗发难,又一朝踏入危难之地。
然而,大愚却仍旧声声佛号,不绝于耳,不曾懈怠。这殊胜佛号仿佛勾起了强盗心中那一丝善悯之心,终令大愚能够度过这厄难。
这频遭生死厄难之境况,换作他人,或许早已一蹶不振。然,却成就了他往后的顿悟之念。
这一念,无常之悲苦一朝悟透。这一念,殊胜之佛法深感难觅。
这一念,更化为一股修法决心,由心而发。
为求佛法,大愚决定奋发修习“般舟三昧”法门。
这一决心一出,竟让所闻者,一一不敢置信。
只因这“般舟三昧”,可谓了得,是为常人不能忍受,众僧望而却步之道。修法者必须不坐不卧,念诵阿弥陀佛佛号,日日行走,是为经行,不得懈怠。
此行走念佛将持续整整数天。以此能够破除禅者所有的世俗杂念。快速证得般舟三昧,十方诸佛皆在前立。
这是为真正的顿悟之道,然而,却是极苦极难之道。从古至今,净宗芸芸众僧,未有多少人愿修此法。即使修者及一众高僧大德,能坚持到最后的也寥寥无几。
此时,这大愚却奋发修行,难怪令人深感不思议。所有人都觉得,这本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大病初愈之躯,区区修行经验匮乏的年轻禅者,如何坚持?
然而,大愚这“般舟三昧”之途,竟令一众僧人乃至高僧大德顶礼赞叹,更令芸芸众生心生动容。
一念成就,极苦之下的向佛而生,宗门奇迹。
日复一日,日夜经行,一日两日三日。
区区小僧咬牙坚持,声声佛号回荡于庙堂。纵使,大愚毅然决然,佛心坚固。也需面对无尽坎坷障碍。
三日之后,双脚已达至寸步难移之地。
如此艰苦,护法僧众纷纷劝其放弃修习。
然,大愚竟始终贯彻初心,不愿放弃,绝不后退。随即,用手爬行,继续念诵,不曾懈怠。此番此景,令人不忍,又令人心生敬意。
两日之后,大愚两手也趋近难动。每爬行一步,皆要付出巨大的痛苦。如此一来,他的修行成了定局,当最后力尽都不能爬动时,修行也宣告失败了。
可谁也不曾想到,大愚一番誓念,早已在心中扎下深根。
大愚立誓“定要悟得个中三昧”。随即,竟以身体滚动向前,继续念佛修行。
或许,他本为佛,今生只为来此证道。又或许,连佛菩萨都不忍他这坚固苦行途。
大愚一番奋斗,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如普贤菩萨亲临,以《大藏经秘密仪轨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授之以心中心密法。
这一极苦般舟三昧,终于坚持下来。大愚一朝顿悟,得此真法,实为殊胜。
其中艰辛,众生无法想象。其中成就,令听闻者无比赞叹。
所谓心中心法,融合禅宗“明心见性,不立文字”之道,又相汇净土宗“念佛三昧”之要,成世间方便不二法门。
唯有修行者拥有20-30年有相密修行经验后,方可修行。
因此,如此修行高门槛之下,这一法门几近失传。
好在,大愚得此佛恩,在极苦之下悟得此法,得以流传于世。
自此之后,大愚以心中心为法,以此专注苦行。
这一苦行,又历经整整7年,巩固于心。大愚为此弘法,终创印心宗法门,成印心宗初祖,下山弘扬。
因这法门融合了禅宗密宗及净土宗精髓,可谓善巧方便,能令众生易于理解领悟,领悟佛法智慧,普度众生。
这一殊胜真义,自然得来众多善信者趋之若鹜。
据说,当时大愚的追随信众多达5万至6万余人。然而,真正成为传承资格的正式弟子仅有200人。
而对于传承,大愚可谓言传身教,毫不吝啬。将所有精髓全盘亲授。
直到后来,大愚发现许多求法者,不在重视修持本身。因此,大愚即把此法传于最信任的弟子,即是“心中心法二祖”王骧陆老居士。
从此,大愚归隐于四川成都,不再过问。完成这一生专属于自己的使命。
这即是心中心法初祖大愚祖师的殊胜之道。以此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