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道德观心得
师父对佛教的道德观展开了更加深刻的讨论。很多方面都是我以前理解比较肤浅或者没有思考过的,比如说儒家和佛家在道德的基础上是有共通之处的,都认为人的惭和愧是建立伦理道德的重要基础。
然而如果依人性只能建立相对的善,而依佛性才能达到绝对的善,佛性是众生本自具足的,正是佛陀发现了这一点,才成就了佛陀所有说法的基础。我们所有的修行并不是要变成佛,而是开发内在本来就有的圆满佛性,在这之前,我想我需要坚定众生与我都本具佛性的信念,在生活中去修行验证,遇到到不喜欢的人,多观想对方与自己无二无别的实相,常安住于正念,长期下去,自然所思所想所行都会符合道德的标准的。
师父还提到“道德不仅能让自己受益,还能利益大众,建设和谐社会。多一个人遵循道德,就会多一份正能量。当这种力量传递出去,有些人会因为看到榜样而效仿,有些人会因为吾道不孤而有坚持的勇气。不要觉得个人力量微不足道,事实上,社会就是由个体组成的,共业系统也是由众生的业力汇聚而成。我们改变自己,就在改变其中某个因缘,进而影响更多的因缘。”
这点我想到了之前已经被热论的垃圾分类。自从因为疫情我开始接管家务以后,发现要真正践行垃圾分类需要有一种利他的发心,作为个人,我们的力量确实很微弱,但是每个家庭就像是一个细胞,每个细胞都健健康康,那整个机体自然也会很好。基于这个发心,有时候家人会图方便把果皮和干垃圾混在一起,我都会手动挑拣分类,但是我意识到这样做指标不治本,还是要宣导和教育,以及提供便利的容器方便引导家人形成习惯,这样的改变带来许多好处,干垃圾袋没有腐坏的风险可以装满再倒,湿垃圾只设一个集中投放点在厨房,这一切都可以减轻倒垃圾的时间和资源的消耗。
有时候内心都在感叹要是国家早一点实行垃圾分类该多好,并不是我们不想分类,而是需要更大的一个回收处理网络的建立,我们的共业系统的改进也像这个垃圾分类体系一样,并不是我们不想,而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改变,有了佛法,改造生命品质这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才有了可能性。
整理:真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