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漫谈|论“心”——之二:心是怎样生成的
二、心是怎样生成的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尔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即以金刚三业向诸如来作如是言。诸佛世尊,当知虚空与一切法,非和合非不和合。虚空无所行,一切所向,及一切处,无所出现。诸如来当知,诸梦想法,亦复如是。即彼一切法,皆从梦中平等出生。如佛世尊,一切如来亦同诸法,皆从梦中平等出生,随顺安住。诸如来当知,虚空无色相,亦无所出现,无对复无碍。彼一切法,离相无碍,亦复如是。”
由于佛性子的活性使然,虚空不可能永远处于虚无的原始状态。一旦某些佛性子灵能,产生极微变化,或相互扰动,原始态的佛性子就会从“虚无”,转化成“渐有”的“变异态”。处于变异态的佛性子灵能,要浓稠于原始态的佛性子灵能,并会随缘显现出“地、水、火、风、空、觉、识”七大特性。由此也就具有了形成心体的初机。
注意,原始态佛性子,法相虽为“虚无”,但绝不等同于空无。也就是说,虚空绝不等同于真空,因为没有任何条件,能够支撑真空的存在。而变异态佛性子,法相虽为“渐有”,但绝不等同于实有。而却有可能随缘,逐渐变异成实有。当然,变异态佛性子,也可在没有外力的束缚下,会自然逐渐恢复到寂静虚无的原始状态。
若当两变异态佛性子之间,具有完全相同的变异程度时(同类),便会产生极大的互缘相关性。由此,相互之间便形成了引力(量子纠缠)。当诸多同类佛性子聚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庞大、有限的球状灵能场体,这就形成了“心”。此“心”也是万物的初始状态。佛教称此“心”,为虚空法身佛的“化身佛”。我国道教称此为“太极状态”。
各 jiao 派对心的称呼很多,譬如:法身、净土、秽土、刹土、神识、灵魂、魂魄、灵能场、灵界众生,等等。其中灵界众生,又可划分为:佛、菩萨、罗汉、天、人、神、鬼、等,都是变相对不同结构“心”的称呼。所以,“心、佛、众生,本三无差别”。
《六祖法宝坛经》“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即无种,无性亦无生。”此句充分阐述了“心情”二字的含义。虚空无心,不具有情,是不可能滋生出万法的。更进一步若无佛性,一切就会“陈僵死寂,虚空不在”。
从上述探讨,不难看出,从浩瀚如如不动、且无有心机的虚空,一旦缺失整体心力的管理,在局部就会形成潜移默化,逐渐分化变异成无穷数量的“派系团体”。也就是说,佛性子从原始态,会随缘转化成变异态,使得虚空形成无穷数量、体量不同大小的心体。或者再换一种说法,虚空法身佛具有无穷数量、体量不同大小的化身(无量诸佛)。有了心体必有情怀,故此,有情必有种,万法由此生。(待续)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仅为分享交流所用。
感恩您的阅读和评论,如有受益敬请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有缘之人,也期待您的关注、一路同行。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