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五蕴皆空”
编者按: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佛教常用经典之一,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唐玄奘法师译,知仁笔受,共一卷,是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甚为流行。《心经》上有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这里提出了五蕴皆空的重要性,即“五蕴皆空”能使人摆脱“一切苦厄”。究竟“五蕴皆空”是什么呢?
何为“五蕴皆空”
吾人的身体,可以分为精神与物质两大部份。此两大部份,又皆可以再分析为若干小部份,以明心身皆由积集而来,所谓之:因缘假和合,无有实法可得,俾行者对于空无我义,能得到深切的了解。
五蕴又译为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五者。蕴是积聚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而成身也;阴是盖覆义,谓妄想烦恼,盖覆真性也。色是变碍义,变谓变坏,碍谓质碍;即眼耳鼻舌身五根,与色声香味触五尘。根尘既皆属色法,则根身器界(1),包括无遗矣。
关于受想行识,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谓:受是五根对五尘时(2),领纳现量境(3),这是前五识(4)境界。想是六根对六尘,而成六想,这是第六识(5)境界。行是第七识(6)恒执第八识(7)见分(8)为我,念念不停故。识即指第八识,为诸识的所依体。这是把八种识,支配了心法四蕴之说。
第二种谓:受是领纳义,当六识与六尘相应时,而有六受,这是根境初接触时,所生起的感觉。想是取像义,谓因六受而生六想,这是根境接触后,进一步所生起的思虑。行是造作义,谓由思虑再进一步,发为行动。识是了别义,谓在行动的过程中,对于事事物物,不断加以了别。这是单独把第六识支配了心法四蕴之说。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色从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念所生,故此身心二法,当体即空,非必寂灭为空,亦非有法能令彼空。大庄严经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9),行如芭蕉(10),识如幻事。可知一切依正二报,皆如镜中花,水中月,梦中山河,虚而不实也。
【注释】(1)根身即六根身体,为众生的正报。器界亦称器世间,即国土器物,为众生的依报。(2)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3)现量为三量之一,有现在义,显现义。即根初对尘时,了了分明,而尚未起分别的境界,故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亲得法体,名为现量。(4)即眼耳鼻舌身五识。(5)即意识。(6)亦名末那识,为我法二执的根本。(7)即阿赖耶识。译曰无没,谓保持诸种子不失也。又译藏识,谓含藏诸种子也,名虽异,而义则一。(8)见谓见照,能缘为义,缘自识所变相分的见照作用也。(9)谓远望旷野,日光发焰如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无实。(10)芭蕉危脆,中空而不坚实,以喻诸行。
来源:广州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