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故事:“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时间:2023-06-12

弥勒佛故事:“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胡三江是奉化县江两岸最机敏、最能干的小伙,更让同伴们直流口水的是,他娶的媳妇比山上的鲜花还要香艳。

丈夫心灵手巧,媳妇美如婵娟,小日子岂不赛过神仙?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胡三江的媳妇名叫榴红,虽然不是什么金枝玉叶,却因容貌姣好,父母爱怜,从小娇生惯养,刁蛮成性。

嫁到胡家之后,榴红缺乏女子应有的贤淑德行,对公婆不但不尽孝道,反而横挑鼻子竖挑眼,无事生非,故意找碴儿与二老闹别扭。

所以,婚后时间不长,就与公婆分灶单过了。

胡三江本来是个孝子,与父母感情甚笃。可是,天晓得怎么回事,只不过与榴红睡了三五个晚上,就如胶似漆,情感远远胜过一同生活了近二十年的父母。正如那首古老民谣所唱: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弥勒佛故事:“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难怪人们将媳妇叫“新娘”呢,她就是新的娘啊!

从此,和胡三江说话做伴的是新娘,给胡三江洗衣做饭的也是新娘,用着老娘的地方少了,与老娘接触得少了,关系自然就疏远了。

更何况榴红的一张巧嘴,能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花的。在她令人迷醉的枕边风吹拂下,胡三江五迷三道,不知不觉将脚跟挪到了自己的媳妇一边,与爹娘的感情发生了微妙变化。

尤其是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之后,榴红觉得自己是胡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大功臣,更加肆无忌惮。在胡三江下田干活的时候,她便摔盆子砸碗,指桑骂槐,搅扰得公婆一刻也不得安宁。

胡家二老也曾多次向儿子诉苦,但胡三江并没有亲眼见到榴红有什么过分之处,反而认为是爹娘容不下外来的媳妇,越发与二老生分了。

为了眼不见为净,少受儿媳的窝囊气,两位老人不得不忍气吞声把正房让了出来,搬到角落里的一间草棚去住。

弥勒佛故事:“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天地良心,乡亲看不惯了,开始指指点点戳胡三江两口子的脊梁骨。

日久天长,胡三江也有所醒悟,尤其是乡邻鄙夷的目光,让他如芒刺在背。他开始劝说榴红,让她对父母好一些。

然而,只要一提起将二老请回正房,刁蛮的榴红就开始撒泼耍赖,一哭二闹三上吊,不但折腾得家里鸡飞狗跳,而且搅得四邻不安。最终,胡三江只能落荒而逃。

这一日,胡三江再次因父母与榴红生闷气之后,怏怏走出家门,不知不觉来到了县江的大石桥旁。

他正低着头走路,忽然左边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可是,左侧空无一人。他急忙回转头,布袋和尚正在右侧眯着眼望着他,嘻嘻一笑道:

“胡施主,你不在家里守着你新的小娘,跑出来瞎溜达什么?”

弥勒佛故事:“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这布袋和尚,哪壶不开提哪壶,专找人家的痛处戳。胡三江正没好气,没心思招惹这难缠的布袋和尚,白了他一眼,转身而去。

身后,布袋和尚自顾自吟诵道: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泱日暗消磨。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要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

胡三江忽然想到,榴红虽然不恭维礼法,不孝顺公婆,却对神佛十分敬畏。家里专门请了佛像,设了佛堂,每日小心翼翼烧香上供,诚惶诚恐磕头礼拜。

当然,她拜佛的目的不是修学佛法,而是祈求佛菩萨别给她降灾降病,帮助她达成那些难以言明的愿望。胡三江由此想到,这个神秘莫测的布袋和尚,或许能引榴红改邪归正。

于是,他转身走了回来。可是,不等他开口,布袋和尚居然抢先说道:

“胡三江,你若是请我老人家到你们家吃斋,我就不辞辛苦跟你走一遭;若是想让我去劝说你那个不说理的刁婆娘,趁早免开尊口。”

胡三江赶紧求告说:“布袋大师,您有所不知。我那媳妇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佛爷降灾惩罚她。所以,也只有像您这样的佛门高僧能让她信服。”

弥勒佛故事:“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布袋和尚哈哈大笑道:“你有求于我,我就成了佛门高僧?不是你小子偷偷往我布袋里装死鱼、促狭我的时候了?”

胡三江赶紧合十鞠躬,连连央求。布袋和尚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你那媳妇若知道我是去劝诫她的,肯定不会让我上门。”

胡三江说:“我知道,您老神通广大,想想办法吧。”

布袋和尚眯着眼说:“也好,你就说,我是给你们家送传家宝的。”

往回走的路上,胡三江终于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布袋大师,你真的给我们家……”

布袋和尚一本正经地说道:“出家人不打妄语,我真的是去给你们家送传家宝的,而且一送就是三件。”

接下来就是这三件传家宝,彻底解决了胡三江的烦恼。

弥勒佛故事:“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