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德山宣鉴,担着《金刚般若经》经文出走的禅师
德山宣鉴禅师,出自龙潭崇信门下,俗姓周,今四川人。
他出家后受具足戒,精究律藏,贯通旨趣,特别熟知《金刚般若经》,所以有“周金刚”的称号。
他曾经对同学说:“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
后听说南方禅席颇盛,便有些气不平,说:“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其窟穴,以报佛恩。”
说完,就担着《金刚般若经》经文出走。
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婆在卖饼,宣鉴就息肩买饼吃点心。老太婆指着担子问:“这个是些什么文字?”
答:“《金刚般若经》。”
老太婆说:“我有一问,你如果答得出来,我就给你点心;如果答不出来,你就到别处去。《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您点哪个心?”
宣鉴默默无语,径直就往澧阳龙潭禅师处去了。
宣鉴来到了龙潭,到法堂上说:“早就向往龙潭,等真正到了,潭又不见,龙又不现。”
龙潭禅师说:“你亲自到龙潭去。”
宣鉴无话再说,只好暂且住下。一天晚上,德山于堂内苦思禅的秘密,龙潭禅师说:“夜已经很深了,为什么不下去?”
宣鉴说:“外面黑。”
龙潭禅师点燃了纸烛递给他,宣鉴伸手去接,龙潭又突然把纸烛吹灭了。这时,宣鉴的心突然悟了,便礼拜。
龙潭问:“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宣鉴回答说:“从现在起,再也不怀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了。”
第二天,龙潭升座,对众人说:“你们中间有个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以后将在孤峰顶上,弘扬我的道法!”
宣鉴便将《金刚经》的疏钞堆在法堂前,点火烧了。
有一天,宣鉴去见沩山灵祐,来到法堂,从东至西,从西到东,看了一遍,便说:“没有!没有!”便走出去了,到了门口,又折回来说,不得如此草草,当具威仪,再入相见。
才跨进门,提起坐具,便唤“和尚”,灵祐拟取拂子,宣鉴便是一声喝,拂袖而出。
沩山于当晚问首座:“今日新到在否?”
首座说:“当时背对法堂,穿着草鞋出去了。”
沩山便向大众宣称:“这个人今后将在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
宣鉴在澧阳龙潭处住了三十年,唐武宗灭佛,为避“法难”,住在独浮山的石室。
公元860年,武陵太守薛廷望重建德山精舍,称“古德禅院”。遍访明僧、贤哲为住持,闻得宣鉴道行,多次上山邀请,但宣鉴坚决不下山。
后来,薛太守只好施计,派吏人来说他们犯了法,把宣鉴解送到州。礼拜过后,坚决请宣鉴住德山精舍,大阐宗风,因此世称“德山宣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