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道一教导弟子,随机应变,采用的传统之外的六种方法
从道信、弘忍到慧能,禅宗一直采用公开说法与个别教诲相结合的方式传法,然而无论是说法还是适机引导,都是正面的。
马祖道一在正面说法之外,大量采取暗示、隐喻、反诘、动作甚至棒喝的方式传授禅法、示悟众生。下面简介几种马祖接引学人时,所采用的传统之外的方法:
一,暗示
有僧问马祖:“请大师直截了当地讲一讲,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马祖答道:“我今天很疲倦,不能为你讲。你去问西堂智藏吧。”这僧人便去问西堂智藏,西堂智藏说道:“为何不问师父?”
这僧人答道:“师父叫我来问你。”西堂智藏说道:“我今天头痛,不能回答你,请去问百丈怀海师兄。”
这僧又去问百丈怀海,百丈怀海答道:“我到这里却不会。”
“祖师西来意”,是禅门学人经常参究的话头之一,历来的禅师大德均不作正面回答,而是让学人自证自悟。因此,马祖推西堂智藏,西堂智藏又推百丈怀海,结果都未作正面回答。
其实就是暗示,“祖师西来意”不能用语言明确回答。
二,隐喻
一次,百丈怀海问马祖:“什么是佛法旨趣?”
马祖答道:“就是你安身立命之处。”
马祖借用安身立命之处,来比喻佛法旨趣,启示怀海自己去体会。
三,反诘
有僧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马祖反问:“眼前的是什么意?”
表示“祖师西来意”无法用语言确切表达,需要自己去体悟。
四,脚踢
水老和尚初参马祖,问:“如何是西来的的意?”被马祖“当胸踏倒”,水老当下大悟,起来抚掌,呵呵大笑。
五,喝斥
百丈怀海后来示徒时曾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日曾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天耳聋眼黑。”
六,棒打
有僧问:“什么是西来意?”马祖拿棒便打,并说:“我若不打你,天下人都要笑我的。”
也是启悟学人“祖师西来意”只可意会,不能言传。马祖很注意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抓住机会,巧设方便来说明禅理,启悟后学,从而避免了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
汾州和尚为座主时,讲四十二本经纶,由此来问马祖:“三乘十二分教,我大略知道。请问什么是宗门意旨?”马祖看了看四周说:“现在周围人多,你暂时出去。”
汾州出门,脚刚跨过门槛,马祖唤汾州和尚,汾州回头答应。马祖问:“是什么?”
据记载,汾州当下大悟,连忙礼拜马祖。
传法方式的灵活多变并不是偶然的。
“顿悟成佛”的“顿”,看似简易,其实非上根利器不能轻易悟得。即使器质上乘者,也要进行艰苦卓绝的体悟。
所以,这就要求禅师在正面言教的同时,还必须在恰当的时机,传送必要的信息。这种契机的把握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能依具体情境随机应变。
在参道者不同层次的开悟过程中,机缘转瞬即逝,为不失时机地运用各种方式教导弟子,采用不拘一格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马祖道一无愧于禅宗精神的发扬光大者,其丰富多彩的示悟方式,都是指向“顿悟”这一终极目标。这些方法都来自日常生活,而又回归日常生活。看似平常的一言一行,马祖皆能赋予其传授禅法的意蕴。
这种交流参禅心得与意境的方式,使得严肃的修行充满了日常生活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