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大师提出“摩诃般若波罗蜜”,与“般若”有什么关系?
什么叫“波罗蜜”?这是西方国家的梵语,译成我们的话就是到彼岸,意思是超越生死的轮.回。
执著于外在的现象,就会生起生死的轮.回,如同水有波浪,即为此岸。超越了现象,就无所谓生与死,就好像水永久地在流动,所以叫做彼岸,即波罗蜜。
迷惑的人只是口头上明白,而智慧的人用心去做。当心念有迷妄时,就不是真正的有,每个念头都不迷妄,才是真正的有。
慧能大师提出了“摩诃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说,修行者通过种种方式证悟般若的大智慧,目的是为了到达无生无死的彼岸,到达涅榘寂静的境界。
而到达涅榘彼岸的“行动指南”,和根本动力,就是这种大智慧。
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到五祖弘忍大师,传法是都是奉持的《楞伽经》。
而到了弘忍大师传法给六祖慧能大师时,改成了般若类经典的核心《金刚经》。
从传法心印的改变可以看出,般若在禅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到了慧能大师这里,更是特别重视般若法。在《坛经》中,慧能大师也用了大量的时间说般若法。
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蜜?
“波罗蜜”或译为“波罗蜜多”,是梵文paramita的音译,意思是“到彼岸”。
“般若波罗蜜”的意思就是“通过智慧到达彼岸”。
佛认为,要想到达无生无死的极乐世界,就需要依靠智慧的力量。一切修行的目的,都是见证般若的大智慧,只有在般若的引导之下,才能认清世间一切事物的本性,放弃一切念想,证得佛菩萨的境界。
所以说证悟大智慧的最终目的,是到达涅彼岸,而到达涅彼岸的“行动指南”和根本动力,就是这种大智慧。
般若就像一只动力强大的船,它从有生有死、充满烦恼的三界出发,一往无前地穿过生死与烦恼的激流,到达不生不灭的涅檠境界。
一切众生要想渡过这条生死之“河”,都必须借助这条船。
慧能大师说:“何名摩诃?摩诃者是大”,心不执著于外界事物,就会像虚空一样广大。
世界因为虚空,所以能包含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心如果是虚空的,就会超越一切善恶的分别,包藏万法。
在般若类经典的提纲《心经》中,就见到了虚空的道理,从“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一直到“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把诸法全都归结为空。
慧能大师把虚空的道理,概括为“世人妙性本空”。
众生都有这个本来就空的“妙性”,正因为人的自性能包含万法,所以才能称之为大。
众生的清净自性包含了一切存在,对所有的善恶诸法都不舍弃,但也不执著,好像能容纳万物的虚空一样,所以能称之为“大”。
当然,仅仅认识到万法性本空的道理还不够,还要知道“空也是空”的道理,也就是说不能执著于有,也不能执著于空。
众生修行往往能放下对万物的执著,却往往忽略了对空的破除,就好像阿罗汉已经破除了“我执”,却陷入了“法执”,这是对般若的认识还不够彻底。
如果把空抓住,就永远无法达到真正的空。
是迷还是悟,并非相差十万八千里,而是就在这一念之间分开了。
唐朝的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心里总有牵挂时应该怎么办?”赵州禅师说:“放下!”
严阳尊者又问:“心里什么都没有时应该怎么办?”赵州禅师还是说:“放下!”
严阳尊者就不明白了:“我心里已经是什么都没有了,你还让我放下什么呢?”赵州禅师回答说:“你若放不下,那只好继续担着。”
严阳尊者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没有见证到空的真正含义,真正的空就是连“空”都不要执著。心里没有事物,但是也没有空,这就是真正的摩诃般若。
慧能大师特别反对只注重外在修行的人。
有些执迷不悟的修行者,以为不思不想就是空了,听说修禅需要净心,于是就放空心思,放下一切行为,一味地静坐不动,认为这样就可以净心了。
这是没有认识真正的般若的表现。
真正开悟的人,不会脱离现实世界去寻找“空”,而是恰恰相反。真正的禅师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热情,对一举一动、一花一叶都认真对待。
马祖道一说“平常心是道”,般若就在平时的生活中;百丈怀海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般若就在平日的搬柴运水之中。
慧能以后的历代禅师,都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