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讲“一相三昧”:杂念就是个念头,就像灰尘一样
所谓“一相三昧”,就是指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着相,远离一切相。
一切好与坏、得与失、成与败等外相,都是虚假的,如果把它们执著为真,就会带来种种烦恼。
众生在世上受到种种烦恼和痛苦,死后还要在六道中流转不息,无法脱离,都是因为心里对外相的执著。
如果能做到不计较利益得失等事情,对任何事情都能安然自得,淡泊宁静,那就会无忧无虑,没有烦恼,到达涅槃寂静的境界。
一般所说的智慧,是指聪明机智,但是如果证悟了诸法皆空的道理,就得到了“一切智”。一切智又叫根本智,这种智慧是让人得到解脱的根本智慧。
证得了这种智慧,就可以见到善与恶、美与丑、凡与圣、生与死、烦恼与菩提等等的空性,就可以做到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那时候就会自然到达无取无舍、无爱无憎的境界。
“一行三昧”侧重于行为,而“一相三昧”更侧重于念头。
修一相三昧到了很高的境界,就可以很自然地做到一行三昧,在生活中修一行三昧,也有助于一相三昧境界的提升,所以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智慧。
众生都有天生的清净自性,但平常的觉悟都被种种杂念烦恼蒙蔽了,这些杂念就像灰尘一样,使得人们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如果达到了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的境界,就可以明心见性,明白生死大义和三世因与果,使自己摆脱种种烦恼。
这就好像埋在地下的一颗种子,之所以久久不能发芽,是因为缺乏必须具备的种种条件,如阳光、充足的水分、合适的温度等,一旦这些条件都具备了,种子就会迅速萌发,成长为参天大树。
众生的清净自性,就像这颗种子,而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就是它发芽所必需的条件,一旦条件成熟,种子就会立刻破壳而出。
人们总是在寻找摆脱烦恼的方法,就像去医院寻求治疗疾病。
疾病多由病菌病毒引起的,烦恼则是因人的内心受到外相的蒙蔽而引起的。
人的一生要遭受到各种烦恼、痛苦的折磨,都是因为心中对于外相的执著。虚幻的相,让人每日忧心忡忡。
四相包括我相、众生相、人相、寿者相。
1.我相,就是执著于“我”的概念,有了区别。
2.众生相,就是心里有了高低、贵贱分别,就会对所谓低贱众生产生悲悯而心生傲慢。
3.人相,是相对于“我相”的“他人”概念,有了内外差别。
4.寿者相,是对自己寿命的功利念头,希望通过度众生来解脱自己的生死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