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讲“三身佛”: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善知识,总须自体,与授无相戒。一时逐慧能口道,令善知识见自三身佛,于白色身服依清净法身彿,于自色身,皈俄千百仁化身佛,于自色身服依当来圆满报身铺。”
六祖慧能讲:既然抓住了自性,就再来讲投无相的戒律。随着慧能说的话,发現自己身上的三身佛,从自己的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从自己的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从自己的色身归依当来園游报身佛。
什么是三身佛?在寺院的大殿里,常常供有三身佛。
大乘认为佛身有三种,即法身、报身、化身。禅宗认为,三身佛不在外界,而是在自己的本性中,一切众生都有自己的“自性三身佛”。
一,法身佛
名为毗卢遮那佛,有“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之称,是真理凝聚而成的佛身。
法身又分两种: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
自性清净法身就是真如,也就是佛性或法性。“一切有情,皆有佛性”,“山河大地尽皆真如”,说明法身是无处不在之身。
离垢妙极法身是指佛脱离烦恼、证得菩提而成就的清净之身。
二,报身佛
名为卢舍那佛,有“圆满报身卢舍那佛”之称,即彻底断除一切妄想、证得圆满智慧的佛身。
报身也有两种: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
自受用报身就是以法身为因,经过累劫的修行而证得的圆满无上菩提之身。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菩提后,一连七日不起法座,显现的就是具备根本智慧的报身形象。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十地菩萨而显现的庄严报身,十地菩萨根基较深,能见到佛显现的这种报身,而凡夫见不到此类报身。
三,化身佛
也叫应身佛,是佛为超度众生而随机呈现的各种化身。
佛为普度三界六道不同根基的众生,要根据众生的特点而随机应变身相,如在人道化为人形,在天道化为天众形等等。
释迦牟尼佛从人间降生,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智慧,就是佛为教化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生而变化成的化身佛。
三身佛常常合供于佛寺主殿中,中央为法身佛,法身佛的左边为报身佛,右边为化身佛。
三身佛外行差不多,通常可以根据手印而区别。
法身佛结法界定印,两手心向上,右手叠放在左手上,两拇指向上相触。
报身佛的左手放在膝上,右手仰掌垂下,化身佛就是释迦牟尼成道时的姿势。
慧能大师提倡众生皈依三身佛,但并不是皈依外在的三身佛,而是皈依自性本有的一体自性三身佛。
自性才是真佛,皈依自性,就是消灭愚痴、嫉妒、狂妄、轻慢、邪见等不善心,不说他人好恶,常见到自身的不足,就可以明心见性,于万法中没有凝滞。
慧能大师认为,众生自性本来清净,万有一切法都是从这个自性生起,思量善事则生善行,思量恶事则生恶行。
这就好像天空总是清净的,日月常明,但有时会阳光明媚,有时会被乌云所覆盖。众生自性就好比是天空,智慧就是日月,如果执著于外境,清净自性就会被妄念的乌云所蒙蔽,这时就需要一阵佛法的清风把乌云吹散。
正因为众生都有清净自性,所以也都有自己的清净法身佛。
慧能大师说:“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一个善良的念头就带来智慧,一点智慧就能够驱除所有的愚痴黑暗。
过去的事情已经是无可挽回,所以不要反复思量已经过去的事情,而是应该考虑以后怎样修行。
善与恶本来是不同的,但是以智慧去关照时,就会发现善与恶的本性都是空的,所以善恶都是一体的。
如果不思量万有一切法,心性就会和天空一样明澈,一旦思量万法,就会产生种种变化。一念生起贪欲心,自心就像地狱一样;一念生起智慧心,自心就像上方诸天一样清净。
众生心性变化无常,有了什么心念,就会落入什么境界。
执迷不悟的人,心中充满了恶念,就要受到种种苦,一旦回心转意,生起智慧之心,就立即上升为佛道,这就是自性中具有的千百亿化身佛。
皈依自己的“一体自性三身佛”,才是真正的皈依,认识到了自性的三身,也就是见到了自己的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