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说:遇到彼此没有默契的人,双手合十,劝他行善就可以了
慧能大师于先天二年八月三日圆寂,七月八日,慧能大师把门人叫到跟前和他们告别。
慧能说:“你们走上前来,我到八月间要离开世间了,你们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就尽快问,我为你们解除疑惑,使得你们摆脱迷惑,内心得到安宁。我走了以后,就没有人教导你们了。”
法海等弟子听了,都悲痛地哭起来,只有神会没有。
慧能说:“神会小和尚,真正得到了善与不善同一毁誉不动的境界,其他人还没有达到。在山里修行了那么多年,修到了什么呢?你们现在哭哭啼啼,为谁忧伤呢?忧伤我死后不知要到哪里去吗?”
意思就是说,弟子们悲哀哭泣,说明不知道慧能要去哪里;如果知道慧能要去哪里,就不会悲痛地哭泣了。
本性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去也没有来。
慧能大师让弟子们都坐下,给他们说了一首偈,让他们好好诵读、领悟,照此修行,不要偏离根本的宗旨。
众弟子礼拜,怀着恭敬的心听取并受持,偈是这样的: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意思就是,一切并非真实不变,所见到的不一定是真实不变,如果以为所见都真实不变,那所能见到的都不是真的。
如果想知道自己内在那真实不变的,离开了假象,就能见到;如果自己的心性还没有出离假象,本身不是真实的,那要到哪里去寻找真呢?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无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见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性,第一义不动;
若悟作此见,则是真如用。
意思就是,有生命的就会有所动,没有生命的就不会有所动;如果修行只是为让自己不动,那么就和无生命的东西一样。
真正的不动,其实是动中的不动,不动如果只是一动不动,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就不会有佛的种子。
善于分别一切事相,在最终的意义上不动;如果能够领悟,成就这样的见解,就是真正的本性在如如不动地发挥作用。
报诸学道者,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前头人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礼劝善。
此教本无诤,若诤失道意;
执迷诤法门,自性人生死。
意思就是,要告诉各位修行者,要努力用心领会;不要身处大乘的法门,却执著于生死的分别心念。
彼此默契,就与他一起共论佛道;彼此没有默契,就双手合十,劝他行善就可以了。
这个教本是不争论的,一旦争论,就与佛法相悖;如果执著于理论派别的争论,自己的本性就沦于生死之中了。
众弟子听了,明白了慧能大师的意思,不敢再争什么,只是依照佛法修行。知道大师不久将圆寂,大家再次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