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惟俨大师说“你们不明白我的意思”,安然而逝
惟俨,俗姓韩,十七岁就出家,并受具足戒。后闻石头和尚之名,便投礼希迁门下。
有一天,他静坐着,石头见后问道:“你做什么?”
惟俨答:“什么都不做。”
石头问:“闲坐吗?”
惟俨答:“如果闲坐,那就是做了。”
石头问:“你说不做,又不做个什么?”
惟俨答:“千圣也不知道。”
石头相当欣赏,于是用一首偈来称赞: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敢名?
石头希迁晚年传法给惟俨,惟俨得法后到澧州药山开堂说法,听者很多,“海众云会”。
有一次,大众集于法堂,准备听他说法,他没说什么就回方丈去,并且把门也关起来了。
院主跟进去问:“你答应为大众说法,为什么又回方丈?”
惟俨答道:“经有经师,律有律师,论有论师,又怎么怪得了我老僧?”
又有一次,一位僧人问:“我自己有件事弄不明白,想请教大师。”
惟俨说:“我现在为你说一句倒也不难,你若能言下悟得当然最好,但如果你不能言下即悟,须再进一步思考,那就成了我的罪过了。所以不如大家都别开口,免得相互牵累。”
那位僧人又问:“达摩没来前,此土有祖意吗?”
惟俨答:“有。”
问:“既有祖师意,那他又来做什么?”
答:“就因为有,所以才来。”
这种“不语”的方法,是禅师们传道时常用的“巧妙方便”。据说,当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什么是不二法门”时,维摩诘就没有说一句话。
后来,有一位禅师说他的不语好像“雷声一样的使人震耳欲聋”。看来药山惟俨对此“方便”是得心应手的。
再有一次,惟俨看到一个和尚,便问他说:“你从哪里来?”
和尚回答:“我从湖南来。”
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
和尚回答说:“师父,湖水还没有泛滥。”
药山就又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
这和尚对后一问题没有说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于是药山的大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
而药山的另一个弟子东山却大叫着说:“何劫中不曾泛滥?”
最平常的对话、最普通的事情,充满了深深的禅味。药山惟俨深得石头和尚的法旨,“任运相将”,传递了青原行思的法脉,对“五家禅”之一曹洞宗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公元827年,惟俨知将顺世,对众徒说:“乘邮而行,及暮而息,未有久行而不息者,我至所指矣,吾将有以息矣?”
惟俨临顺世时,大喊:“法堂要倒了!法堂要倒了!”众僧人赶快搬来长长的条木来顶撑法堂屋顶。
惟俨大师却摆手说:“你们不明白我的意思。”说罢安然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