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的故事:大迦叶(上)
迦叶,全名叫“摩诃迦叶”。“摩诃”的意思是“大”,所以又叫“大迦叶”。
“迦叶”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中,一个婆罗门的种姓意思是龟。据说,迦叶的先祖苦学道法。一天,一只灵龟从水中浮出来,背上托着仙图恭敬地送给他。于是,他就用龟作为自己家族的称号.
迦叶波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饮光”,佛经上说,上古时有个仙人叫“饮光”,这位仙人身体能放光明,而且“能饮一切光辉”。
迦叶罗汉是饮光仙人的后代,也有“饮光”的本
在佛陀所有弟子中,姓迦叶的有五个人,其中只有摩诃迦叶可以单称为迦叶。
摩诃迦叶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生于王舍城近郊的婆罗门家族。
在佛陀成道后第三年出家为佛陀弟子,八日后就证得阿罗汉果位,是佛陀弟子中最不执著念头的修行者,深受佛陀的信赖。
摩诃迦叶修头陀行,在佛陀的弟子中被誉为“头陀第一”。头陀就是修习苦行的意思,修行头陀行的人就要过简单清苦的生活。
大迦叶在还没有皈依佛陀之前,就清净无为。父母为他娶亲,他就和妻子分床而卧,不沾染尘世的欲望。皈依佛门后,他不常和众人在一起,而是独自修行。
当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没有去世时,经常劝他忘掉自我,为了众生从事弘法利生的事业。
但大迦叶总是对他们说:“弘扬正法、教化众生,不是我所擅长的。我只能正格的要求自己为后世众生树立起严守戒律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榜样,让后来者对于少欲知足的头陀行有所了解和尊重,以便照此修行,当能证果。”
大迦叶不惧狂风暴雨,不怕日晒夜露,或是在深山丛林中,或是在白骨遍地的荒野,勇猛精进,在苦行的生活中去培养自己的德行。
他不贪名闻,不求利养,为了巩固佛陀的教法,用自己的行为教化众生,所以他在僧团中受到普谝的尊敬,并受到佛陀的赞许,在众多的弟子中,佛陀曾分予半座给他。
佛陀入灭后,大迦叶成为教闭的统率者召集五百比丘在王舍城七叶窟,共同忆诵确定佛教经典。
这次重要活动,在佛教史上称作第一次结集。这次结集将佛陀的一生教化分为经、律、论三藏,共十二部,系统地整理了佛陀的学说。
直到阿难成为佛法的继任者,大迦叶才进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
所以传说大迦叶目前尚在人世之中。禅宗的弟子以大迦叶“拈花微笑”之典故,为传付法藏的第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