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弘忍大师看过神秀的偈子之后,为什么说他“只是到了门前”?

时间:2023-06-12

五祖弘忍大师看过神秀的偈子之后,为什么说他“只是到了门前”?

五祖忽然有一天把门人都叫来,对大家说:

“我想告诉你们,对我们活在世上的人来说,生死是件大事。你们每天供养三宝,只为了求福报,要是你们的自性迷失了,又有什么福报可求呢?”

于是,五祖弘忍大师让大家都回到自己的房间,想一下,有智慧的人就把自己本性的智慧呈现出来,作一首偈子给他看。

等看过了,要是觉得谁的偈子悟到了佛法的根本,他就把法衣传给他,让他成为第六祖。

弟子们得到吩咐,就各自回到房里,可大家相互议论说:“我们没有必要费尽心思去作偈给师傅看,神秀上座已经是教授师,等他得法后,我们只要按照他的偈去学就可以了。”

就这样,大家心里都打消了作偈子的念头,谁都不敢想着作一首偈给大师看。

五祖弘忍大师看过神秀的偈子之后,为什么说他“只是到了门前”?

五祖住处的厅堂前有三间房廊,在廊下供养三宝,打算把《楞伽经》中的故事画在墙上,同时画上禅宗自达摩以来五位祖师传法的情景,以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画师卢珍察看了墙壁以后,准备第二天就动手画画。

神秀上座暗想:大家都不肯献偈,是因为自己已经是教授师,如果我也不去作偈呈给师傅看,师傅又怎么知道我觉悟的程度如何呢?

我把自己真实的领悟作成偈呈给师傅,是为了寻求佛法还好,若是为了争取祖师的地位,就和世俗人争名夺利一样了。但若不把心中的领悟写出来给大家看,终究得不到佛法。

神秀就这样想来想去,觉得难以决定。

终于,他想到一个办法,等三更时,趁着没有人看见,在南廊中间的墙壁上题写一首偈子,以求得衣法。

如果五祖看到偈子,觉得还可以,问到他这里,他就说是自己写的;如果五祖觉得这首偈根本没有入门,那么就说明自己还在迷失之中,不应该得到衣法。师傅如何评判,很难推测,反正写完就不再想它了。

于是,神秀上座就在深夜去了南廊,拿着蜡烛题写了一首偈。大家都不知道这件事,偈子是这样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写完后,就回房休息了,没有人见到他。

五祖弘忍大师看过神秀的偈子之后,为什么说他“只是到了门前”?

天亮以后,五祖叫来卢珍去南廊下画《楞伽经》的故事。忽然见到神秀的偈,就对卢珍说:

“我给了你三万钱,劳烦你远道而来,但现在不需要画像了。《金刚经》说一切的名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如留下这首偈,让迷失的人诵读。按照这个方法修行,就会有很大好处。”

然后,大师把弟子召集起来,在这个偈前焚番礼拜。

众人读后,都生出恭敬之心,赞叹说:“善哉!

五祖把神秀叫到屋里问道:“这是你写的吗?如果是你写的,应该说已经得到我的法门了。”

神秀回答说:“惭愧啊,确是我写的,不敢妄求取祖师的地位,只希望师傅慈悲,看看弟子是否有了一点智慧,领悟了佛法的大意没有?”

五祖说:“你这首偈子的见解只是到了门前,还没有真正入门,一般人按照这个修行,可以不致堕落。按照这样的见解,想要寻求最高的佛法,还是不可能的。要想入门,还要发现自己的本性。”

五祖先神秀回去,想一两天,再作一首偈来,假如能够深入一步,到达最高的智慧,就把衣钵传授给他。

五祖弘忍大师看过神秀的偈子之后,为什么说他“只是到了门前”?

为什么五祖说神秀只是到了门前?

“明镜本清净”,说的是佛性本来是清净的;“时时勤拂拭”,说的是被外境迷惑后的清净佛性。

禅宗,尤其是慧能大师的南宗,是以提倡顿悟理论而著称的,但是禅宗并没有绝对排斥渐修的重要性。对有些人适用于顿悟法门,但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就不适用。

众生都有清净佛性,这自然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但要证得无上的佛性智慧,就需要回归到本来清净的自性。众生的迷悟程度各不相同,根性的大小、利钝也各不相同,所以回归自性的快慢程度当然也不相同。

如果是自性被迷的程度不深,心里的执著念头也不强烈,那么接触了顿悟大法后就会顿然醒悟,放下执著的念头,立刻见到本来清净无染的自性。

倘若执迷不悟、小根劣智,就好像根底很浅的草木,听了顿悟大法后,不但不能顿悟成佛,反而有连根冲起的危险。

对于后一种人,就像厚厚的乌云遮住了阳光,需要大风把乌云吹散,才能重新见到灿烂的阳光。

这个过程就像爬山一样,能力弱的人,就只能一步步脚踏实地地逐渐向上爬去,渐修就好比是逐渐向上爬的过程。

渐修也并不是每日布施、持戒、坐禅等,这些仅仅是外在的形式而已,而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时时见到自己的本性,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迷于外境。

渐修到了一定程度后,还必须顿悟见性,才能照见自心所具有的佛智。如果以渐修为本,认为通过累世累劫的渐修就可以明心见性,那就是颠倒了禅宗的真正意图,没有得到禅宗的精华。

所以,弘忍大师说,仅有渐修只是到了灵山门外,却并没有进入,离成佛之智还有差距。

五祖弘忍大师看过神秀的偈子之后,为什么说他“只是到了门前”?

RECENT POSTS

佛手柑的寓意和象征,你知道吗?

佛手柑,这一自然界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果实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寓意丰富、象征深远的象征。其果实形状犹如一只张开的佛手,细腻而生动,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温馨与包容,寓意着...
2024-11-25
佛手柑的寓意和象征,你知道吗?

一日禅:禅在哪里?

禅在哪里?禅不在书本上,不在禅堂里,不在深山古寺中。禅,就在我们每个人起心动念的当下。...
2024-11-25
一日禅:禅在哪里?

一日禅:学会包容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一定要记住,恨别人,痛苦的永远是自己!...
2024-11-22
一日禅:学会包容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