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之后的禅宗:无形衣钵
慧能大师灭度之前,弟子问衣钵如何继续传承下去,慧能大师说已经“菩提果自成”,所以以后“衣不合传”。
也就是说,以后不必再像前几代祖师一样传承衣钵了,只要按照《坛经》的禅法修行,就等于是接受了无形的衣钵。
慧能大师有几个弟子在禅宗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是:荷泽神会、南岳怀让、青原行思、永嘉玄觉和南阳慧忠。其中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及其门下引导了禅宗发展的主流。
关于南岳怀让本人的资料并不多,但是他的门下几代出了几个著名的禅师和宗派,如马祖道一、百丈怀海,以及后来的临济宗、沩仰宗。
慧能曾经说过,怀让的门下要“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这个马驹就是马祖道一大师。
马祖曾经在怀让的门下参禅,当时马祖非常喜欢坐禅,并说坐禅是为了成佛。怀让为了开示马祖,故意在他面前磨一块砖,并对马祖说要做一块镜子。
马祖大惑不解,说:“磨砖岂能成镜?”怀让便说:“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马祖言下大悟,抛弃了这种形式上的修行。
马祖道一在洪州广招门徒,创立了洪州宗。
在继承慧能禅学思想的基础上,马祖还在参禅的形式上进一步展开,提出了“平常心是道”的思想。
马祖禅在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禅师常常利用喝、打等方式接引和开示弟子,强调从当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去体悟自己本性是真佛。
马祖的弟子百丈怀海大师,在禅宗史上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因为他确立了禅宗的丛林制度,制定了“百丈清规”。
百丈提倡僧人自己进行劳动生产,并且“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亲自为弟子做示范。
在禅宗丛林中,设有住持为一寺之主,尊为长老“不立佛殿,唯树法堂”是对寺院的一个很大的改革,在原来,寺院中佛殿的地位最为重要,但是禅宗认为佛只在自己心里,不去膜拜外面的佛,所以完全可以把佛殿去掉。
百丈怀海根据实际情况,折中了大小乘的戒律,制定了新的禅门清规,对禅宗寺院的僧职、制度、仪式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使禅宗寺院从律宗寺院中脱离出来。
在后世的发展中,禅宗寺院渐渐成为汉地寺院的标准模式。
南岳系的分化临济义玄禅师开创了临济宗,后来又分化为杨岐、黄龙两派,成为禅宗传承最悠久的一宗。
临济宗的宗风独特,机锋峻烈,自古就有“临济将军”之称。
在禅宗史上,“临济喝”最为著名,与“德山棒”一起成为禅宗接机的主要手段。
沩山灵祐、仰山慧寂二禅师开创了沩仰宗。沩仰宗的禅风十分深邃,但是在外表看来却十分平常,“隔山见烟,便知是火”,从平实之中蕴含着禅理。
因为沩仰宗的机锋过于孤峻,所以只传了五代就消失了。
青原行思一系发展了慧能“即心即佛”的观念,其禅风灵活多变、简单朴实,广受人们的欢迎。
青原的弟子石头希迁创立了石头宗,石头宗面向现实的人生,进一步发展了慧能“直指人心”、“当下解脱”的顿教禅法,强调万法唯心、凡圣不二,要从心与物、理与事的关系中体现人的当下解脱。
石头宗虽然以心统摄万法,却又时时提醒参禅者心不可执著,而应该从心与物的统一中阐发圣人之境。
唐五代时青原行思一系分化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出现了药山惟俨德山宣鉴、洞山良价、曹山本寂、云门文偃等著名的禅师。其中德山宣鉴的“德山棒”是禅宗接引弟子的常用方式。
南岳系临济、沩仰二宗,与青原系曹洞、云门、法眼三宗,构成了禅宗的“五家”。
进入北宋,临济宗又分化出黄龙、杨岐两派,禅宗“五家七宗”正式形成。
此时禅宗的势力遍布全国,士大夫参禅成为一种时尚。在士大夫的参与下,禅理意趣进入诗、文、书、画、雕塑、建筑,与中国固有文化圆融无碍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