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递的智慧:为什么笃信莲花?
佛眷恋清莲是不争的事实,“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
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很多古籍中,都有对莲花禀赋及静默其上参禅打坐的记载,甚至一些得道高僧平日里所用的贴身物什上,也都有莲花的印迹。
例如,弘一法师的一把扇子上便画有一朵白莲;当人们走进寺庙,多会看到佛祖释迦牟尼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的造像;身穿白衣的大慈大悲的观音,更是一手持净瓶,一手执白莲,再坐在白莲花上。
莲花已然与佛彼此依存,佛国又被称为“莲界”,寺庙被称为“莲舍”,而和尚的袈裟以及行法手印,则分别被叫作“莲服”和“莲华合掌”。
然佛教为何如此笃信莲花?细细想来,多不出以下缘由。
首先,这与莲花自身所独有的特性相关。
莲花亦称荷花,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她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菊花的孤傲清高,但她的秉性中除却柔软、干净和沁心的香气之外,自有旁花难以企及的特性。
莲花生于夏日,迎骄阳盛开,自然让人心旷神怡,忘却燥热与烦闷。
世间花卉多先开花而后结实,而莲花则是在开花的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因而具有一种“华实齐生”的特质,这种蓬特质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和未来。
更为特别的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与佛教所倡导的“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的理念正好相通。
其次,莲花与佛因缘亲密,还受到了古印度崇拜莲花习俗的影响。
在印度佛经中,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也是与荷花休戚相关的。佛经中说:在释迦牟尼快要降生的时候,迦毗罗卫国的皇宫中百鸟群集,一时间悦耳的鸣声四起,且四季花卉一同盛开,顿生八种瑞相。
尤为奇异的是,恰在释迦牟尼降生之时,宫内的大池塘中突然长出一朵大如车轮的白莲花。而彼时其舌根中千道金光闪出,每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千叶白莲之中端坐着一位盘膝而坐、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如此一来,文学及民俗孵育了佛教与莲花的因缘。
世间万物,因缘际会,自有定数。这种生命力沿着岁月的长河顺流而下,因着巍耸的高原跋涉前行,与圣洁之地的西藏彼此相拥,在莲花生大士的践行中,存留下一份不期而遇的照面。
另外还有一则故事:
相传当年佛祖曾告诉其堂弟阿难,说在自己死后的八百年,将有一位童子生于莲花花心中,来接替自己弘扬佛法。
八百年之后即公元八世纪,这一预言应验于古印度乌仗那国。一日国王在路上遇见一孩童,正为天空和海岛的众空行母讲解深奥的佛法,大为惊异,遂将其收为养子,名莲花生。
莲花生大士永远为十六岁的少年之身,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身口意三密的化身,也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时诸佛之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