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智慧:讲《金刚经》的目的,也是为了发现平常心
看过《金刚经》之后,就会发现佛陀非常淡然,非常平静,他永远不会六神无主。
其实不少人也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别人觉得是天大的事,他却总是觉得很平常。那么这样的人是不是无情呢?
不是,因为他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变化,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一个人很爱他的父亲,每当他看到老人蹒跚的身影,就会想起他的父亲,想起父亲的笑容,想起父亲已经不在了。
但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没有哭。很多亲戚都拍着他,说你哭啊,但他不哭。
有人问他,当时痛苦吗?他说,痛苦,但他还有一个不痛苦的东西,会安住在那个不痛苦的东西里面,观察自己的痛苦。
那个不痛苦的东西,就是他的平常心。
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他全力地照顾他,做到了一个儿子应该做到的一切,而且父亲走得很安详,所以他没有任何遗憾。他没有父亲了,但生死是规律,这一天总会到的。
明白这一点,接受这一点,不试图否认、抗拒或是拒绝这一点,就能放下。
当一个人躺在病床上,非常焦虑痛苦时,亲人帮不了他,医生也帮不了他,金钱地位更帮不了他,只有他自己的明白可以帮他。
某年进入了熊市时,很多投资的人都倾家荡产了,有些人受不住打击,跳楼了。其实他本来可以不跳楼的,因为可以重头再来,甚至可以申请社会的援助,比如低保之类的,但他的自尊心受不了,承受不了突然袭来的巨大落差。
在他决定跳楼之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他,除了他自己的明白。
所以,人真正的财富不是心外的东西,而是那个能让自己放下一切,不再执著心外之物,也不再执著自己的东西,般若智慧,觉悟。
当不再追求红尘中的一切,纯粹追求心灵的觉悟时,就是一个真正活着的人;当有了一颗真正的平常心时,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这跟持咒、观想有关系,但没有必然关系,它跟什么有必然关系呢?明白当下的一切都在飞快地变化、飞快地消失,自己是抓不住的,于是放手,不去抓了,只关注自己当下的明白之心,这就是般若智慧。
平常心本身是谁都有的,但很多人没有真正地发现它。
佛陀讲《金刚经》的目的,也是为了让人们发现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