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故事:迦叶将金缕袈裟托在手上,缓缓进入了山体岩壁之中

时间:2023-06-12

弥勒佛故事:迦叶将金缕袈裟托在手上,缓缓进入了山体岩壁之中

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之后多年,大迦叶的世缘也已经尽了。

他将禅宗法脉传给了阿难尊者,然后独自来到了北印度的喜马拉雅山麓,来到了一座因形状颇似鸡爪而得名鸡足山的岩壁前。

摩诃迦叶拿出师父释迦牟尼亲自交给他的那件金缕袈裟,托在手上,微笑着静静面壁而立,进入了一种神奇的禅定,灭尽定,就是大彻大悟的圣者用来完全休息的禅定。

于是,大地震动,鸡足山的石壁放射着金色的光芒。

摩诃迦叶尊者,禅宗第一代祖师,释迦牟尼之后佛教僧团的第二任领导者,他缓缓进入了山体岩壁之中。

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当最美好的世界来临,弥勒佛将应化降生。那时候,摩诃迦叶那从佛祖释迦牟尼继承来的神奇的微笑,将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弥勒佛故事:迦叶将金缕袈裟托在手上,缓缓进入了山体岩壁之中

经过地、水、火、风等自然灾害,以及饥馑、战乱、杀戮等人为的大劫难,人民总算觉悟到了,唯有人类自己从心灵上断除邪恶,奉行十善,社会才能和谐美好,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安康。

于是,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弥勒佛国的时代终于来临。

那时,海洋的面积有所减少,整个大地平净如琉璃,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鲜花:优昙钵花、大金叶花、七宝叶花、白银叶花……这些花须叶柔软,状如天缯,色彩斑斓。森林树木高大茂盛,结出的吉祥果甘甜美妙、香气馥郁。

那个时代的人,都是因为在释迦牟尼佛正法、像法、末法时期,种下善根、行慈悲心的人所转生。

因此,他们富有智慧,品德高尚,心地善良,充满慈悲,语言谦逊。人与人之间相互恭敬,和谐相处,如子爱父,如母爱女。这都是因为弥勒的慈心训导,人人持不杀戒、不食动物之肉的缘故。

他们神态恬静,相貌端正,庄严神圣宛若天人。他们快乐安稳,没有寒热风火等病,也没有各种烦恼痛苦,寿命长达八万四千岁。

他们日日享受极妙安康,以修习各种禅定为乐事,人人都发了菩提心。

他们唯有两种需要做的事:一是饮食,二是大小便。唯一的担忧就是衰老。

弥勒佛故事:迦叶将金缕袈裟托在手上,缓缓进入了山体岩壁之中

那时的都城名叫翅头末,广阔数千里。城中的建筑都是七宝所成的楼阁,玲珑殊妙,形式繁多,结构精巧。

墙壁上覆盖着珍珠编织而成的网,各种宝石镶嵌、串联其上,犹如悬挂的宝铃,声如天乐。城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婆罗门,名叫修梵摩,他的夫人名曰梵摩拔提

弥勒菩萨就托生到他们家,以他们为父母。

弥勒一生下来,清净无尘,身具紫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晃耀十方。其光辉明亮而又清凉,日月星辰灯火珠光,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他相貌端正,庄严神圣,如同金铸一般。

弥勒聪慧无比,他观察世间的欲望,苦空无常,是众生轮回受苦的根本过患,所以,他不乐在家,盼望出离。

穰佉国王与大臣、民众,将一个储满奇珍异宝、高大精妙的七宝台献给了弥勒,弥勒又将它转赠给了人民。

人们你一点,我一点,共同将七宝台分了。弥勒菩萨见那宝台顷刻之间便消失了,心中明白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缘生缘灭。他随即生起了无常想,回忆起了过去诸佛时常吟诵的无常偈: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弥勒佛故事:迦叶将金缕袈裟托在手上,缓缓进入了山体岩壁之中

说过此偈,弥勒自己剃发,出家学道,他坐于华林园金刚庄严道场龙华树下。

那龙华树,枝干如虬龙一般苍劲,花叶茂盛,宛如一把巨大的伞盖。八万四千婆罗门陪同弥勒来到道场,他早晨出家,于当天初夜时分便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道成佛!

弥勒成佛之时,天女散花供养,天乐不鼓自鸣,大千世界六变震动。弥勒身上放射的佛光照耀天地,将黑夜变成了大光明的白昼。

这时,各个天王从天宫下来,来到华林园,向弥勒佛跪拜施礼,合掌劝请他为众生说法。

弥勒佛对各位天王说道:我于无数劫受大苦恼、修行六度,方于今日圆满,应当像三世一切诸佛那样,转八圣道轮,当为你们大众说法。然而,佛法无上无为寂灭,甚深难得,难入难信难解。

弥勒佛话音刚落,他方世界百千万亿天子天女,手持天花,奉献给弥勒如来。他们绕佛千匝,五体投地,合掌请求:唯愿世尊,为救拔众生苦恼,转甚深微妙法轮。

弥勒世尊微微一笑,放出五色祥光。

弥勒佛故事:迦叶将金缕袈裟托在手上,缓缓进入了山体岩壁之中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