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小和尚:明明犯了戒规,师父为什么不生气?
一尘没吃过肉,或许在他小时候吃过,但到了寺院之后就再也没有尝过肉的味道。
不过,二师叔做出的饭菜,连山下经常以卖肉为生的老黑都赞不绝口。一尘更加肯定,只要有二师叔在,自己这一辈子都不用担心享不到口福了。
师父曾经对一尘说:这其实是一种贪念在作怪。
是一尘心中对美食的贪欲不灭,一尘想了想,好像师父说的很有道理。但自己想的问题其他的师兄弟也都在想,只是他们没有说出来罢了。
一尘记得很清楚,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当二师叔把饭端到师父面前,师父看了看碗里面不多的几根咸菜,眉头竟然微微皱了一下。
师父和二师叔是师兄弟,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对彼此的脾气秉性都了如指掌,师父的这一皱眉,让二师叔知道自己应该有所行动了。
饭后,二师叔把一尘和二师兄叫到一起,对他们俩人说:“咱们这几天的伙食确实不好,大家都在抱怨,但你们的师父不能抱怨,他还得强忍着带头吃,你们 愿意就这样忍心看着师父受苦?”
一尘和二师兄摇了摇头。
二师叔拍拍他们二人的肩膀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们有这一份孝心,我想你们的师父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那你们今天晚上可就得按照我说的做 了。”
“做什么?”二师兄马上警觉起来。
一尘却被这种冒险的氛围挑逗起了情绪,他既紧张又兴奋地对二师叔说:“二师叔,你说吧,只要能够让寺里面的师兄弟们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我就知足了。”
二师叔故作神秘,他并没有告诉两个小徒弟自己要做什么。
等三人来到寺门口的时候,二师兄才意识到,原来二师叔是要带领着他们违反寺规,半夜里偷偷下山去找吃的。
“不行,师父知道了,一定会责骂我们的。”二师兄说。
二师叔却很轻松地回答说:“哎呀,这件事情,你我都不说,谁会知道呢?”听他的语气,这样的事情好像并不是第一次做了。
“如果你觉得这样做不对,那就回去睡觉吧,我和一尘就能搞定的。”说完,二师叔看了一尘一眼,好似在确定他不会也临阵脱逃一样。
本来想要和二师兄站在一边,但当一尘和二师叔的目光相接时,他急忙使劲点点头,连一尘自己都不清楚,昨晚上为什么会答应二师叔的要求。
最后,下山的只有二师叔和一尘。而二师兄做了一件自己认为很正确的事情, 他把二师叔和一尘偷偷下山的事情告诉了师父。
夜已经很深了,师父还在禅房打坐,听完二师兄急匆匆的小报告后,师父并没 有如同预料的一样义愤填膺。
师父只是站起身走到火炉边,静静地把已经凉了的茶水重新热上。快开的水壶在冒着一缕缕的蒸汽,透过缭绕的水汽,二师兄看不到师父有任何表情变化。
“师父,我们是不是应该对二师叔和一尘做出惩罚?”
师父从炉子中夹出来一块快要熄灭的炭火,然后又重新填进去一块新的。突 然,师父问:“你说这块熄灭的炭火,和新的炭火有什么区别呢?”
二师兄没有料想到师父会突然间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他想了想说:“新的和旧 的当然不一样了。”
“可是,熄灭的炭火,就不是炭火了吗?”师父一句话,让二师兄顿时语塞。
师父把二师兄打发回去睡觉,自己把茶水温上之后,继续在佛前打起坐来。
吃早饭的时候,二师兄喝了一口碗里面的汤,觉得清香可口,他正想问是什么 汤,一尘却跑到二师兄的身边,嘻嘻地笑着说:“师兄,怎么样,我们做的汤好喝吧?”
二师兄尴尬地笑了一下,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应。
师父丝毫没有吝啬对这顿早饭的夸奖,可是二师兄不明白,为什么二师叔和一尘都违反了寺规,师父还要夸奖他们呢?
师父看出了二师兄的困扰,他放下碗,笑呵呵地说:“我们出家人修行,本不 应该有个人私欲在其中,但当饿着肚子的时候,又怎么能够修行好呢?我这样说,是不是违背了修行中“戒贪”的戒律?”
师父自问自答地继续说,
“其实并没有,不管怎么样修行,只要你我都还没有脱离凡胎肉体,就必须要喝水吃饭,这些看似最平常的事情,其实也是修行的一部分,更是我们的本分。做好本分,才能有所求。”
二师兄点点头,但它依然觉得夜半十分违反寺规是不对的。
师父喝了一口汤,继续给大家讲解说:
“同样,修行时固然有戒律,但我们若是被戒律限制住了,这就和修行的目的背道而驰了。戒律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去追求自我修为,但并不能为了追求遵守戒律而去遵守戒律,如此做,反倒是舍 本逐末的事情。”
二师兄又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师父说的话。
这时候,二师叔从厨房走出来,他偷偷地在二师兄的背后,用筷子敲了敲二师兄的光头,说:“你啊,其实还没有懂呢。修行,在心,而不是在身!”
说完,他哈哈大笑了两声,然后大口大口地喝起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