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之最有哪些?
佛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
佛经(《大藏经》)是记载佛语和佛陀教法的经典,是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其弟子为了继承其传教事业,以集体忆诵和讨论的方法收集整理他的言论,经过四次结集形成。
最早翻译的佛经
《四十二章经》是汉明帝永(píng)十年(67)遣使者往大月支国求取佛经,迎迦摄摩腾和竺法兰东来,于洛阳白马寺译出,“是为中国译经之祖”(见《大唐内典录》卷一)。
全经概括佛陀重要言教,共四十二章,是佛弟子摄身修心的一部宝训。也有人认为此经是摘录《阿含经》语句编辑而成。但《四十二章经》作为我国翻译的第一部汉文佛经,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
卷数最多的佛经
《大般若经》六百卷,是我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的玄奘法师翻译的。全经十六会,佛陀在王舍城的鹫峰山,舍卫国的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宫,竹林精舍的白露池(简称“四处”)说出。
唐代西明寺沙门玄则在《大般若经初会序》里称此经“乃希代之绝唱,旷劫之遐津;光被人天,囊括真俗”的重要典籍。古代书写此经要用一万零三百多张纸。
字数最少的佛经
《大七宝陀罗尼经》一卷,是佛在给孤独精舍为阿难所说的七佛陀罗尼。全经包括二十字的咒语,总共只有二百三十九字,比日常念诵的《般若心经》(包括十八字咒语)还少七十三字。
最短的咒语,要算《一字水轮真言》(“唵錽錽錽錽錽”)字数最少,(píng)常持诵有六字,如果除掉咒语开头的“唵”字,实际只有一个“鋄”(读音:wān)字。
最先使用千字文编号入藏的经录
我国古代翻译的经论,大都散在各地,未经统一整理。自苻秦释道安综理众经,编纂佛经目录(即《综理众经目录》),至梁僧祐撰《出三藏记集》,约一百余年间,所出经录不下二十余种(现只存《出三藏记集》一种),但大多是以时代先后、按人著录,对卷帙浩瀚的群经没有统一的编定。
嗣后,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十五卷,按大、小乘排列,分成经、律、论三个部分,于是汉文《大藏经》的分类才初具规模。
唐代智升撰成《开元释教录》二十卷,收录当时有书可见的经律论等凡五千零四十八卷,每十卷为一帙,创造性地取《千字文》编号,每帙一字,循字索经,对《大藏经》的检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一编号方法一直为后代刊印《大藏经》所沿用。
我国第一部木刻本《大藏经》
在印刷术没有发明以前,我国佛经均以抄写方式流传。直到北宋初期随着印刷术的进步,我国才有了第一部木刻大藏经——《开宝藏》。它始刻于宋开宝四年(971),至太(píng)兴国八年(983)竣工,历时十三年,刻板十三万块。全藏印本后来传到日本、高丽和西夏。
《高丽藏》和《契丹藏》即以《开宝藏》为范本。当时为什么选择在益州(今四川成都)来刊刻大藏经呢?1944年在成都附近发现了梵文陀罗尼经,据考证,经文是用唐代著名茧纸印刷的。
咒语的右边有汉文题记“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经咒”。证明四川成都在唐代就是一个雕版印刷业务的重地。所以学者们认为,这和《开宝藏》选择在成都雕版印刷有着密切关系。
典籍容量最大的《中华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是在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领导下,由《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辑出版的。全藏分正、续两编,所收经论达四千二百余种,二万三千余卷,分装二百二十册。
编辑时,以《赵城金藏》为底本,不足者以《高丽藏》等其它藏经补足,并以宋、元、明、清及房山石经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大藏经为校本,校勘同异,补充缺本。《中华大藏经》的出版,为佛教界、学术界提供了完整、丰富的佛教研究资料。
整理:真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