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之最有哪些?

时间:2023-06-17

  佛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

  佛经(《大藏经》)是记载佛语和佛陀教法的经典,是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其弟子为了继承其传教事业,以集体忆诵和讨论的方法收集整理他的言论,经过四次结集形成。

最早翻译的佛经

  《四十二章经》是汉明帝永(píng)十年(67)遣使者往大月支国求取佛经,迎迦摄摩腾和竺法兰东来,于洛阳白马寺译出,“是为中国译经之祖”(见《大唐内典录》卷一)。

  全经概括佛陀重要言教,共四十二章,是佛弟子摄身修心的一部宝训。也有人认为此经是摘录《阿含经》语句编辑而成。但《四十二章经》作为我国翻译的第一部汉文佛经,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

卷数最多的佛经

  《大般若经》六百卷,是我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的玄奘法师翻译的。全经十六会,佛陀在王舍城的鹫峰山,舍卫国的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宫,竹林精舍的白露池(简称“四处”)说出。

  唐代西明寺沙门玄则在《大般若经初会序》里称此经“乃希代之绝唱,旷劫之遐津;光被人天,囊括真俗”的重要典籍。古代书写此经要用一万零三百多张纸。

字数最少的佛经

  《大七宝陀罗尼经》一卷,是佛在给孤独精舍为阿难所说的七佛陀罗尼。全经包括二十字的咒语,总共只有二百三十九字,比日常念诵的《般若心经》(包括十八字咒语)还少七十三字。

  最短的咒语,要算《一字水轮真言》(“唵錽錽錽錽錽”)字数最少,(píng)常持诵有六字,如果除掉咒语开头的“唵”字,实际只有一个“鋄”(读音:wān)字。

最先使用千字文编号入藏的经录

  我国古代翻译的经论,大都散在各地,未经统一整理。自苻秦释道安综理众经,编纂佛经目录(即《综理众经目录》),至梁僧祐撰《出三藏记集》,约一百余年间,所出经录不下二十余种(现只存《出三藏记集》一种),但大多是以时代先后、按人著录,对卷帙浩瀚的群经没有统一的编定。

  嗣后,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十五卷,按大、小乘排列,分成经、律、论三个部分,于是汉文《大藏经》的分类才初具规模。

  唐代智升撰成《开元释教录》二十卷,收录当时有书可见的经律论等凡五千零四十八卷,每十卷为一帙,创造性地取《千字文》编号,每帙一字,循字索经,对《大藏经》的检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一编号方法一直为后代刊印《大藏经》所沿用。

我国第一部木刻本《大藏经》

  在印刷术没有发明以前,我国佛经均以抄写方式流传。直到北宋初期随着印刷术的进步,我国才有了第一部木刻大藏经——《开宝藏》。它始刻于宋开宝四年(971),至太(píng)兴国八年(983)竣工,历时十三年,刻板十三万块。全藏印本后来传到日本、高丽和西夏。

  《高丽藏》和《契丹藏》即以《开宝藏》为范本。当时为什么选择在益州(今四川成都)来刊刻大藏经呢?1944年在成都附近发现了梵文陀罗尼经,据考证,经文是用唐代著名茧纸印刷的。

  咒语的右边有汉文题记“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经咒”。证明四川成都在唐代就是一个雕版印刷业务的重地。所以学者们认为,这和《开宝藏》选择在成都雕版印刷有着密切关系。

典籍容量最大的《中华大藏经》

  《中华大藏经》是在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领导下,由《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辑出版的。全藏分正、续两编,所收经论达四千二百余种,二万三千余卷,分装二百二十册。

  编辑时,以《赵城金藏》为底本,不足者以《高丽藏》等其它藏经补足,并以宋、元、明、清及房山石经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大藏经为校本,校勘同异,补充缺本。《中华大藏经》的出版,为佛教界、学术界提供了完整、丰富的佛教研究资料。

整理:真像寺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