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真实信愿的念佛人,他的身口意是怎样的表现?
问题: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请问:一个有真实信愿的念佛人,他的身口意应该是怎样的表现?
明朗法师:
总的来讲,这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如果每个人把佛法里所讲的信和愿放在生活中去检查的话,佛法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是适用的。可以说,他是对于九法界众生都适用的一个真理。圣言量不是对某一个人讲的,那么你现在一定要找一个标准、用一个具体的行为来套的话,这本身就是一个妄念。
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单位的工作,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活生生的摆在你面前;我们年纪大的,七十岁八十岁的老人,你的社会责任已经尽完了,你想要去上班,没有你的办公室了;你说你要尽家庭责任,能够管好自己,不给子女添麻烦,他们就阿弥陀佛了;那小孩呢?你好好读书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他的对境。一个人如果有真实的信愿,在他的生活当中会呈现出来,但没有一个特定的形式。儒家讲的“诚于中而形于外”,你到底有还是没有,可以观照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如果你很大年纪了,这个也放不下、那个也放不下,还去管孙子、外孙、儿女的事情,这就是没有信愿。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在敦伦尽分、履行责任过程中,如果你一天到晚很纠结,不能用佛法去缓解所面对的事情,那说明佛法没有融入你的生活,你的心里可能只有事,没有佛法。
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处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只知道拼命的挣钱,好像挣钱是他的第一要务。其实有真实的信愿,不会妨碍你去挣钱,而且你挣得比别人放松、比别人开心,你很知足。我今天挣十万觉得不错,挣二十万也挺好,我明天挣了五万呢也行。钱多多用,钱少少用。对眼前的生活是知足的,但是对自己的责任是尽心尽力的,对生活中的享受就会很淡。
有一个居士,她谈到自己修行的变化。她的姐姐、妈妈和周围的人包括她的先生,都觉得她学佛以后变了。变还是没有变,其实周围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现象。看见一件衣服别人穿在身上很好看,自己也想买一套。穿上两天就放在柜子里,可能再也没有穿过;看见别人有一个什么样的包,我也想买一个;看见别人吃的、用的、穿的就喜欢去攀比。
那个居士学佛以后,很旧的、但穿起来还是很得体、很大方的这种粗布衣服她穿起来挺自在。但在她没有学佛、念佛之前是穿不出去的。怎么样?淡了。吃的方面,以前要讲究这个口味、那个口味,一餐不吃个上千块钱,就觉得过得不体面。这些生活中的东西,要是五年前、十年前,这件衣服怎么能够穿得出去哪。这其实就是我们对生活中的享乐在厌离的一种表现,是信愿在增上。
有时候别人说你一句不好,你一天都难过;别人夸你一下,你整天都很开心。学佛以后,好像就不太在意这些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了,每天都过得很开心;以前总是睡懒觉,现在不睡了,要起来用功,念佛很开心。
另外有一个居士,先生看她一天到晚都很忙,早上很早就出去了,晚上很晚才回来,一路都唱着歌很开心。先生就问:“你这几天都干什么了,怎么这么开心?”“没干什么,念佛啊”。这就是对生活中的享受、计较少了,这样你就开心了。
所以你说一定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一个什么表现,那就是自己去观照、观待你生活中的表现,以信愿、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以回归投靠阿弥陀佛作为生命中的一件大事,来衡量你心中到底有没有,心中有是一定能够表现出来的。
如果我们生活中很计较,买菜的时候,因为两毛钱对人家耿耿于怀,那还谈什么厌离娑婆、去极乐世界呢?你一天到晚在家里吵架,弄得鸡犬不宁,还说有信愿?所以要对照自己、要弄清楚,你心中有是一定会表现出来的。
有一个居士,她说她儿子是个菩萨。怎么是菩萨呢?当她要生气的时候,或者表现与佛法、与念佛不相应的时候,她儿子就说:妈你不要生气啊,你还是念佛人呢。她马上就无话可说,是啊,我是一个念佛人怎么还这样呢?这就是一面镜子,他是来提醒你的。所以经常要养成一个观照自己的习惯。
整理:真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