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拜佛有哪些好处?

时间:2023-06-18

身体健康,诸位一定要知道,凡是贪图安乐,求身体健康就难了。所以我们常常想到,世尊何以用轮来做表法、做为教学的标志?轮的心是清净的。轮是个圆,现在大家都学过几何,圆,心有没有?有;心在哪里?没有形相。


  所以心要虚,虚就灵,心里头不能有东西;身要动,要懂得运动。


  世间人强身之道,做种种运动;佛教给我们身心同时修学,用拜佛、用礼拜。我们每天能够拜三百拜佛,这个三百拜是最少的,我们知道有许许多多人一天拜三千拜,他拜佛能开悟。


  你们在《影尘回忆录》看到那个晒蜡烛的法师,他就是拜佛开悟的。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到后来能作诗、能作偈、能讲经说法,在阿育王寺拜佛拜三年开悟的。心诚,通了。我们之不能开悟是不通,他用拜佛的方法打通了。


  中年以上,每天至少要拜三百拜,拜到身上出汗。我早年跟忏云法师在埔里住茅篷,我一天是拜八百拜,每天至少内衣要换两次,身上一身都是汗,对身体健康有帮助、有好处。我在他山上住了半年,拜了十几万拜。


  前些年我在洛杉矶遇到一位在家居士,六十多岁,身体不好,我劝他拜佛,他有六十多岁,“你一天拜一百拜,早晨拜五十拜,晚上拜五十拜,不要间断。”他拜了一年身体好了,原来这个身体骨节都僵硬了,居然能双盘,才知道这个方法好。


  这个方法里头有运动、有强身,修定修慧。


  拜佛的人心是清净的,身是活动的,就跟那个轮相一样,圆周在动、心不动,所以比其他的运动好。


  其他的运动是你心也在动,拜佛这种运动心不动,确实定慧等学。

RECENT POSTS

学佛居士应避免的九种丑态,一定要注意!

学习佛教的教义本来是为了寻求解脱,而部分人却不以为然。不论在道场里还是道场外,已经失去了其修行的名分。 而今到寺院学佛的人习气深重,时时表现出其陋习。 01、攀 缘 很多人...
2025-05-28
学佛居士应避免的九种丑态,一定要注意!

除了上香和供花,这些方法也可以供养三宝!

佛教要传承和发展 寺院的一砖一瓦、佛像的装金修缮 弘法活动的举行、法师的衣食药品 以及每项慈善公益的背后 必定离不开佛弟子们的发心供养 那佛教中的供养到底怎么做? 就是...
2025-05-28
除了上香和供花,这些方法也可以供养三宝!

人间有九食,四种可舍、五种必须求

佛教文化中,食有长养、资益之义,与现代的认知很切合,其中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 所有的“食”种类其有九种,即: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
2025-05-28
人间有九食,四种可舍、五种必须求

“成佛”以后应该在哪里?

这是典型的俗心妄想。 俗人认为人成佛或往生后总要有个地方待,存在着那么一个实有方位、场所的去处,这是我们人的所知见和凡夫俗地的思想限制。 真正证悟到佛的境界,从时空观上...
2025-05-28
“成佛”以后应该在哪里?

究竟是什么让王妃放下一切,只因佛陀的三句话就选择出家?

波斯匿王的宫殿里,一位容貌绝美的王妃正立于镜前。她的美貌倾国倾城,才华横溢,深得国王宠爱。 可这一日,世尊路过王宫,对她说了三句话,王妃竟放下一切,出家修行。究竟是什么让她做...
2025-05-26
究竟是什么让王妃放下一切,只因佛陀的三句话就选择出家?

佛陀为何说“莫以烧香数量论功德”?一个公案揭示修行与形式的关系

佛陀曾说:"外相庄严,不如内心清净;烧香万炷,不如持戒一日。" 这句饱含智慧的教诲,道出了修行的真谛。许多人执着于烧香拜佛的外在形式,却忽略了内心的修持。为何世尊会特别强调"莫...
2025-05-26
佛陀为何说“莫以烧香数量论功德”?一个公案揭示修行与形式的关系

烧香拜佛能否改变命运?佛陀对王子的回答揭示了因果关系

烧香拜佛是许多人祈求改变命运的常见方式,然而这种行为是否真能改变人生轨迹? 佛教核心教义"因果业报"与祈福改运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在佛陀时代,一位困惑的王子就曾带着这个问...
2025-05-26
烧香拜佛能否改变命运?佛陀对王子的回答揭示了因果关系

为何佛陀成道后首先讲述“四圣谛”?这个教法蕴含解脱生死的奥秘

当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觉,成为世尊之时,整个三界为之震动。梵天帝释天前来礼拜,诸天散花,大地涌现金莲。 可世尊静坐七日,迟迟不愿开口说法。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刚刚觉...
2025-05-26
为何佛陀成道后首先讲述“四圣谛”?这个教法蕴含解脱生死的奥秘

遇到这五种生灵要绕道走,切记不可冒犯

佛经中记载着许多神奇的生灵,它们或护法、或度众、或传法,各有其神圣的使命。《妙法莲华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浩瀚的佛典中,有五种特殊...
2025-05-26
遇到这五种生灵要绕道走,切记不可冒犯

收养狗后的改变:狗的气场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佛经中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我们身边的动物。《法华经》记载,连畜生道的众生都能闻法得度,可见动物与人类之间有着微妙的因缘关系。古德曾言:"物我一体,同...
2025-05-24
收养狗后的改变:狗的气场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