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学会面对死亡,就学会如何好好地活著

时间:2023-06-18

◎缘起的法则要以因果相依来解释。‘缘’是‘相依’的意思,‘起’是说‘起源’。这个法则是讲所有宇宙的有为法的存在,都是各种因缘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说法的重要性在于它预先排除了两种可能性,一是事物无中生有,无因无缘的可能性;二是事物由造物主或超绝的设计者所造的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都被否定了。

  ◎透过因果相依的角度加深理解缘起法性,我们就能承认接受‘业’的作用,也就是主宰人类行为的业力因果法则。这个法则解释了痛苦的经验是如何自恶的业、思想与行为的结果而产生的;以及想要的经验如快乐及欢喜是如何从正面的行动、情绪与思想的结果而产生的。

  ◎每个生命体都是由于自己的愚痴无明,造作诸多恶业而衍生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一直牵引著自己生生世世的轮回,其本身是没有实在性,也没有一个外在的神在主宰我们。这就是佛陀所说的‘无我’。

  ◎无论是有情生命,或是世间的一切物质现象,皆为缘生缘灭,无法独立存在,如果离开因缘和合,就找不到实存的东西,而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一切现象,也都存在著生灭无常变化,所以人生就像一场梦。

  ◎幸福的背后,其实隐藏著悲伤的阴影——那是终有一天要承受失去的痛楚,无人得以幸免‘无常’的召唤。最深刻的无常就是死亡,认清世事的无常性,该是此生的重要任务。

  ◎‘学会面对死亡,就学会如何好好地活著。’

  ◎不要抱著你是在帮助灾民的心态来做救援工作,而是感激对方给你示现,他在为你诉说无常法,以其惨痛的经历,让你学会人生的经验,毋庸支付昂贵的代价,就得以从中体会圆融人生的智慧。无情与有情,在这次的九二一地震中,皆说了深刻的法。

  ◎用大量的物质与实际的救援在对灾民的‘身’作实际的协助,更应安抚他们的‘心’,例如宗教界的诵经、祈祷及心灵的辅导、思想的教育。

  ◎最好的慈善事业就是与教育合而为一,以文化、教育来培养人才,宣传教义,从思想见解上改造人心,这才是根本之道,得以发挥宗教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

  ◎慈悲的付出,智慧的布施,生命的教育。

  ◎‘空性’是指每个事物与事件产生的方式,只是许多因素的组合而已,皆无独立性或自主性的存在。

  ◎如果能肯定空性,就可肯定世界的缘起;如果能肯定缘起,那就能肯定苦和其起源的因果关系;进一步就能理解和接受苦会有终结,那么就能接受个人证悟和体现那个境地是可能的。最后当然就能理解佛陀已真正完美地成就那个灭止的境界。

RECENT POSTS

你所有的福报,都是善念积累而来

缘 起 善念里带着你的情绪,我们每起一个善念,就会在心地中留下一个好的种子,起了一个恶念,会在心地留下坏的种子。遇到适当的因缘,就会开花结果。 善的种子结的是快乐和吉祥;恶种...
2025-05-21
你所有的福报,都是善念积累而来

戒律是束缚还是保护?怕犯戒怎么办?

有不少师兄内心对求戒是向往的,但又碍于戒律严格,担心自己持不好守不住,所以迟迟未能受戒。 ■ 为何要受戒?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以后,具体的实践规则,即为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
2025-05-21
戒律是束缚还是保护?怕犯戒怎么办?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罪过之极。光若作一方主人,当必到处声明此事之过。俾有信心者,唯得其益,不受其损也。 譬如子孙,以祖父之名,书之于布,以作拜祖父时垫地之用,及坐地时,恐污衣服,用...
2025-05-20
为什么不能以菩萨名号作拜垫用?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读经,是忏悔业障的方法之一,能够消除罪业、增长福德,让我们的身心越来越清净,然后开智慧。 读经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读经典的动机。 我们学习佛法,是要把自己当患者想,佛...
2025-05-20
关于诵经的注意事项,学会了再读功德无量!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一、凡事靠自己,万事不求人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别人。任何事情,不靠自己去做,就没有做成的可能。 生活只能由自己掌控和承担,即便是佛,也无法代替世人去任何事。 佛可能会...
2025-05-20
告诉你,拜佛误区有哪些!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人生在世,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每一个出现在你生中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有人渡你,给你的是温暖和力量;有人渡你,给你的是鞭挞和坚强。甭管别人怎么对你,全都是在...
2025-05-20
人这一生,总有人渡你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你知道几条?

凡修持经文,持念咒语,虔诚礼拜,真诚忏悔,以及伸出援手救灾,慷慨解囊济贫,此等诸般慈善功德,均应心怀向往,期求往生西方净土。 万不可贪图来世的人间福报,一旦心生此念,便与往生西方的...
2025-05-20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自古以来,关于鬼魂与人之间的故事不绝于耳。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经文都曾提及人与鬼神的微妙关系。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鬼虽处...
2025-05-18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人世间,生死别离是最难以承受之痛。当至亲的人离开人世,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思念,有时还有梦中相见的奇特体验。古往今来,亲人托梦一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好奇的现象。佛经中记载,佛...
2025-05-18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人生在世,谁能不经历背叛与伤痛?古老经典《法句经》有言:"众生皆苦,唯有觉者能超脱。"当我们遭遇背叛,心灵受创,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往往让人难以自拔。 在佛陀住世时期,曾有一位女...
2025-05-18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