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慧能的禅学思想,在《六祖坛经》中总结为两点

时间:2023-06-20

禅宗故事:慧能的禅学思想,在《六祖坛经》中总结为两点

慧能的禅学思想,见于其弟子法海集记的《六祖坛经》,主要有两点:

第一,佛性说。

慧能继承了上代祖师所宣扬的佛性学说,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可分南北,而佛性没有南北之分。

这种思想在他与神秀对垒的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得到了充分的扩展。

“菩提树”、“明镜台”皆是“空”的,“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只有佛性才是真实的、永恒的、清静的。

所谓佛性,也可称觉性如来性,即人能成佛的原因。大乘把佛性看作是宇宙的本体真如,也就是最高的智慧般若之智。

禅宗故事:慧能的禅学思想,在《六祖坛经》中总结为两点

既然佛性人人共有,人人本有,那为什么芸芸众生却会堕于苦道,更不用说成佛了呢?

慧能认为人性即佛性,本来清静无尘,人人皆可成佛,只是由于人心中所生的妄念覆盖了真如本性,使其不能看清自己本有的佛性罢了。

为此,慧能要求人们“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不必到外边去求佛。在成佛问题上,慧能充分地肯定了自我的能动作用。

禅宗故事:慧能的禅学思想,在《六祖坛经》中总结为两点

第二,顿悟成佛说。

这是慧能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顿悟,即指:无须长期修习,只要突然领悟自己本有佛性,便是成佛之时。

既然人性本来清静,成佛不必外求,众生本来就是佛,所以顿悟是完全可能的。

慧能提出:“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坛经》)。

成佛在于一念顿悟、刹那之间,而不在于长期修习。慧能还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声称自己就是顿悟成佛的,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禅宗故事:慧能的禅学思想,在《六祖坛经》中总结为两点

慧能不仅认为顿悟可成佛,而且认为顿悟乃成佛的唯一途径。

领悟了顿悟法门,极乐世界就在眼前。若不悟大乘顿教,即使长年念佛修习,也毫无用处。

既然成佛只是一念间的事,只是对本有的佛性的一种刹那直觉体悟,那么,传统佛教所主张的读经、念佛、坐禅等一系列的修习功夫,也就失去了它们的实际意义。

禅宗故事:慧能的禅学思想,在《六祖坛经》中总结为两点

1.传统重视读经,慧能却主张不读经,不立文字;

2.传统提倡布施、造寺等功德行为,慧能却认为功德自心作,自法性才有功德,布施、造寺只是修福,而非功德

3.传统主张通过念佛可以往生西天,慧能则指出,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若悟无生顿法,则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念佛并不能往生;

4.传统讲究出家,专心修行,慧能却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5.传统强调定慧双修,讲究坐禅功夫,而慧能却认为坐禅是一具臭骨头,提出外于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以此行住坐卧皆是禅的新观念。

由此可见,慧能的顿悟成佛说的提出,实在是对传统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禅宗故事:慧能的禅学思想,在《六祖坛经》中总结为两点

自达摩东来而创的禅宗,只有到了六祖慧能才真正开创了前所未有、生机勃勃、令人耳目一新的局面。

慧能,这个目不识丁、最初只在碓房里舂米的行者,成为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名声煊赫的一代僧人。

慧能去世一百多年以后,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大文豪柳宗元,在宣宗皇帝赐慧能以大鉴禅师谥号时,写了一篇墓碑,名为《曹溪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碑文中说:

六传至大鉴。大鉴始以能劳苦服役,一听其言,言希以究。师用感动,遂受信具,遁隐南海上,人无闻知。又十六年,度其可行,乃居曹溪为人师。会学者来,尝数千人。

其道以无为有,以空洞为实,以广大不荡为归。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中宗闻名,使幸臣再征,不能致。取其言以为心术。其说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

大鉴去世百有六年,凡治广部而以名闻者以十数, 莫能揭其号。

短短数言,阐明了慧能的承法经历、禅学思想及发展影响,不愧为一代大文豪对一代大禅师的总括。

禅宗故事:慧能的禅学思想,在《六祖坛经》中总结为两点

慧能在曹溪传法三十多年,共培养了几千名弟子,其中最著名的是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五人。

他们得法后,都各成一家。其中又以青原、南岳二派弘法最盛。

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南岳下数传为临济、沩仰二派,形成了禅宗五派法流,应验了达摩一花开五叶的偈语。

禅宗故事:慧能的禅学思想,在《六祖坛经》中总结为两点

RECENT POSTS

佛手柑的寓意和象征,你知道吗?

佛手柑,这一自然界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果实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寓意丰富、象征深远的象征。其果实形状犹如一只张开的佛手,细腻而生动,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温馨与包容,寓意着...
2024-11-25
佛手柑的寓意和象征,你知道吗?

一日禅:禅在哪里?

禅在哪里?禅不在书本上,不在禅堂里,不在深山古寺中。禅,就在我们每个人起心动念的当下。...
2024-11-25
一日禅:禅在哪里?

一日禅:学会包容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一定要记住,恨别人,痛苦的永远是自己!...
2024-11-22
一日禅:学会包容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