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华生大师,公元804年离开西藏,晚年不知所终

时间:2023-06-20

莲华生大师,公元804年离开西藏,晚年不知所终

莲华生大师是印度僧人,出生于8世纪北印度乌仗那国王族,开始名为莲花光明,后因通晓声明学,得名为莲花金刚。

8世纪后半期,莲花生大师把密宗传入藏,被尊称为白麦迥乃,意思是莲花诞生。

莲花生大师是佛吉祥智大师的四个证得现法涅槃的弟子之一,另外三人为燃灯贤、极寂友、王种罗睺罗。

据智慧海王所著《莲花生传》记载:莲花生跟随吉祥师子学大圆满法以后,曾到中国的五台山学习天文历数,所以莲花生大师传授的教法,深受汉地禅宗的影响。

莲华生大师,公元804年离开西藏,晚年不知所终

莲花生大师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其中成就颇大的有赞普和臣民二十五人。

如虚空藏、佛智、遍照、玉扎宁波、智童、柱德积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成就者和大译师。

据佛经中记载,莲华生大师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如来等身口意三密之金刚的应化身,为度化恶性阐提魔道出现于世间。

他因感应佛陀的加持授记,于夏历七月初十,在西印度达喇郭啸海中的五色莲花中化生。他一出生就已经成就佛道,天降甘露沐浴着他,并传法给萨东南方建立了雄伟的桑耶寺。

莲华生大师,公元804年离开西藏,晚年不知所终

莲花生在禅定中得到观音菩萨的指引,知道该去雪域高原宣扬佛法。

为了完成自己的誓愿,他先来到了尼泊尔玛克湖畔,接见赤松德赞国王派来的七名信使。他们携带着国王的书信和礼物,历经艰辛,走过无人的荒凉地域寻找到莲花生大师。

他们恳请莲花生大师将佛陀的法雨施与众生,让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的护持。接着,他们把国王的信件与砂金奉献给莲花生大师。

莲花生让这七位使者先回到桑耶,自己凭借神通力,如鸟儿一般飞向天空,又降落在芒域贡塘,在那里停留大约三个月。

莲花生大师在贡塘期间,国王赤松德赞又派三个使者前来迎请,这次还带来了更多的黄金和珠宝。他们昼夜不停地走,想尽快迎请莲花生大师前往拉萨,这时,所有的护法神也纷纷前来劝请莲花生大师前往西藏。

由于三位使者一路奔波劳累,当来到莲花生面前时,已经疲惫不堪,他们向莲花生大师极力恳求,尽快随他们一起前往拉萨。

莲华生大师,公元804年离开西藏,晚年不知所终

莲花生大师问道:请问你们几位是谁啊?为什么这么急着来看我?

这几位使者连忙回答:尊贵的大师!我们是赤松德赞国王派来的使者,专门迎请大师前往,这里谨向大师献上砂金一升,希望大师能够接纳。

莲花生大师接受了这些砂金,随后却将所有的砂金朝天上洒去,然后大声呵斥道:这就是饿鬼家乡国王的贵礼吗?莲花生大师抛出的砂金没有散落,而是飘向了芒域与尼泊尔的方向。

这时,整个天空金光四射,壮观美丽。

莲花生大师的神变威力和视金如土的境界,让这三位使者万分惊叹,但又为那些金子感到可惜。

莲花生大师早知道他们的心思,便说道:三位使者,你们不用叹惜,这一切都是如梦幻泡影,砂土和黄金又有什么区差别?你们现在打开衣襟!

莲华生大师,公元804年离开西藏,晚年不知所终

大师的话让这三位使者不知所措,但还是照做了,接着莲花生大师让他们把面前的泥土和砂石装在衣襟里。

三位使者不知大师的意图自然也不敢言语,只是按吩咐的去做,将砂石和泥土装满衣襟前后。

随后,莲花生大师又叫他们把衣服掀开,让三个使者惊诧不已的是,刚才所装进去的土和沙都变成了金、银、松耳石等无数珍宝。

三位使者亲眼目睹了这种神变,急忙跪倒在地顶礼膜拜莲花生大师,他们对莲花生大师生起了最殊胜的金刚不坏的信心。

从此之后,他们到处宣扬大师视珍宝如尘土沙石,以及那不可思议的神通,所有听闻的人都敬仰不已,更是对正法生起了强烈的信念。

应藏王赤松德赞的邀请,莲花生大士与寄护、莲华戒一同前往拉萨。藏王为他在拉萨东南建立了雄伟的桑耶寺。

大约在公元804年,莲花生离开西藏,在印度的达罗毗茶建立寺庙传法长达12年,晚年却不知所终,后世的推论也各有不同。

莲华生大师,公元804年离开西藏,晚年不知所终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