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涅槃之后,历史上共举行过4次有名的佛经结集
第一次结集,是在佛陀入灭的第一年夏天,由迦叶尊者出来倡导的。
传说佛陀在北印度拘尸那城的娑罗树下入灭后,正当僧团大众沉痛哀悼时,有一位愚痴的比丘跋难陀却高兴地说:“你们何必伤心呢?佛陀在世时,整天说我们这不对,那不好的,现在他死了,我们可以自由了!”
大迦叶尊者惊愕之余,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把佛陀一生的教法结集起来。于是,他召集五百位阿罗汉,在七叶窟举行第一次结集。
现场由阿难尊者诵出五《阿含》为《经藏》;由优波离尊者历时九旬,升座八十次而诵出《昆奈耶》为《律藏》。经大众印证、认可后,成为最初的根本《律藏》,全名《八十诵律大毗尼藏》。
因当时的结集只有口诵、心记,并没有付诸文字,所以这部《律藏》已经佚失。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舍城结集”。
《阿含经》是释迦佛悟道后,最先度五比丘时所传讲的法。《阿含经》是最接近原始佛学的教典,被公认为“根本佛法"。
佛陀的说法、制戒,是因应利、钝不同的根机而有所差异。佛陀住世期间,弟子们已经对各种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所不同者,当时有佛陀的“圣言量”可资依据。
七叶窟的结集,迦叶尊者与婆师波尊者也因为对戒律有着不同的意见,而有所谓“窟内结集”与“窟外结集”的说法。这些分歧,为以后部派的分化埋下了种子。
第二次结集,是在佛陀涅槃110年后,共有七百位高德比丘参加,所以称“七百结集”。
因为结集的地点在毗舍离城,所以又称“毗舍离结集”。
当时,众比丘对戒律发生争论,耶舍长老在毗舍离城召集700僧众,判定古印度东部跋耆族比丘提出的十条戒律为非法。
这次结集导致了部派的开始,形成了大众部和上座部。
第三次结集,举行于佛陀涅槃后226年。
护法王是阿育王,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对第一次结集的《阿含经》重新会诵整理,以消除外道掺进去的邪说,史称“华氏城结集”。
会后,目犍连子帝须撰《论事》一书,“论事”就是议题,把各派不同的论点列举出来,勘定是非。
第四次结集,是在迦腻色迦王执政时期举行的。
这次结集是由于胁尊者的建议,以世友为上座,地点在迦湿弥罗,世友与五百比丘造论解释《三藏》,共计30万颂,900多万言。
其中有一部就是著名的《大毗婆沙论》,这是一部重要的经论。
前两次结集的内容,并没有文字记载。
佛陀世后,阿难尊者一日入竹林,听比丘颂偈:“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阿难告诉他们:“佛的意思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因为口音不对,他们就变成“不见水老鹤”了。
能够背诵经文的比丘中,有一部分人并不理解经文的深刻含义,或者至少,他们漏掉和更改了某些字句。结果,一些佛法甚至在被记录下来以前,就已经被歪曲了。
随着经文流传地区的扩大,以文字来记载佛经成为必需。
一般认为,正式文字版的佛经,是在佛陀入灭后200年左右,阿育王称帝时代产生的。
初期的文字版佛经,以“部派经典”为主,记载释迦牟尼对弟子的言教,而以记载诸佛、菩萨的观念为主的“大乘经典”,是在公元2~7世纪在印度渐渐结集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