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智慧:佛与凡人有什么区别?
佛陀在青少年时期,虽然可以享受一般人梦寐以求的富贵生活,但感叹人生无常,于是寻求世界与人生的真理。
他遍访各种学派的名师,经过六年苦行,却仍不能解决心中的烦恼。最后,佛陀在一棵菩提树下,经过六天六夜的禅定冥想,终于“睹启明星”大彻大悟而成佛。
“佛”的本意,是“大觉者”的意思,也就是达到无上正等正觉境界的人。
佛陀睹启明星而悟,其象征意义或“隐喻”,便是“无明”,而“无明”是人生苦恼的基本原因。
用六祖慧能的话来说,佛与凡夫众生的区别,就在于觉悟还是执迷不悟。
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无明”这一点上,“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这个境界究竟是怎样的呢? 《金刚经》里虽然一直都在讲,却没有明说,但一定是个“神秘体验”的境界。
试想,佛陀在深山或是菩提树下,独自一人用静坐的方式,使自己与整个宇宙融合在一起进行思考,思考世界和人生所得到的体验。
这也是中国传统所谓“天人合一”的和谐体验,这种体验所带来的愉悦是不可言宣的。
所谓“悟道”,就是这样一种脱胎换骨、大彻大悟的感觉,用哲学术语说,是精神境界产生了一次“飞跃”。而用佛的语言则称之为“知见如来”、“成佛”,而佛的本义就是“大觉者”。
在这个意义上,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神、佛、道、普遍规律、基本原理等等,对诸如此类涉及对整个世界理解的东西,无论是神秘的体验,还是科学的表述,是哲学的思辩,还是文学的描写,都可以说是“无上正等正觉”境界。
佛所讲的“觉”、“悟”,从《金刚经》开头可以看到,其实是不离“穿衣乞食”这样平常生活的。以后的禅宗更是特别提倡“平常心”这一点。
“乞食随缘过,逢山任意登”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新来的僧人向赵州禅师请教怎样修行。赵州问:“你吃粥了么?”他说吃过了。赵州接着说:“那么,你就洗钵去。”这样的回答据说就使那位僧人当下省悟。
有人会问,那个僧人悟得什么呀?那么,另一个故事也许可以说得更明白一点。
有人问一位禅师:“你有很高的道行,还用不用功修行呢?”禅师说:“用功。”
那人又问:“怎样用功呢? ”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听了这样回答,那人不禁充满疑惑:“一般人都是这样的,那岂不是人人都同你一样用功修行了?”禅师说:“不同。”
“有什么不同呢?”禅师说:“一般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佛有一个观点,就是认为一般的人生活在世上都很苦恼。这位禅师说的就是在平常生活里,解脱烦恼而持平常心的道理,这也就是《金刚经》讲“净心”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