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回答弟子的问题,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一共有四种方式
佛陀通过问答的形式,对弟子进行启示,在回答过程中完成佛法义理的阐述、论证以及提出修行的法门。
“问”就是弟子的启请、发问,“答”就是佛陀对弟子发问的回答。
在有些佛经中,弟子只发问一次;还有些佛经,弟子发问几次,而且层层递进,佛陀要分别解说。佛陀解答的一般范式为:
1.启请(弟子问法)
2.佛陀赞允(佛对问法者提出称赞)
3.佛陀解答
4.弟子再次启请
5.佛陀再次解答
6.佛陀总结
比如,从《金刚经》看佛法问答的层次。
《金刚经》是弟子须菩提,向佛陀启请众生发无上心,求无上道,其心何所安住,如何降伏惑妄心。佛陀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答、阐述。
1.启请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2.佛陀赞允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3.佛陀解答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4.弟子再次启请
“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否?”
5.佛陀再次解答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6.佛陀总结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弟子的启请问法,有以下五种:
1.不解敌问,事理不明了,应该问释迦牟尼。
2.试验故问,带有考试老师或长者的发问。
3.疑惑故问,见闻生疑、思维起惑,也应当请教释迦牟尼。
4.四轻触故问,轻触是说漫不经心,随随便便地提出问题发问。
5.五利乐众生故问,这一类的发问,自己没有疑惑,只是看到有一部分人,对于事理,或佛所说的道理,还不明了,內心有疑,而且他们自己又不会发问。于是,聪明智者,为了启示大众,故意装作不知道,而代表他们发问。
弟子问法后,通常佛陀会对弟子称赞,一般以“善哉善哉”开始。有的佛经解释弟子问法为何“善哉”,有的则没有解释。
比如《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中,阿难问释迦牟尼何故威神显耀,释迦牟尼告阿难说:“善哉善哉!汝为哀悯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
释迦牟尼认为,阿难为了利乐众生而发问,胜于供养一个阿罗汉。
佛陀回答弟子的问题,总在因机设教。
佛陀在四十九年中,始终本着因机设教的精神,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他就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化方式,对不同类型的众生给予不同的法门。
佛陀度众生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众生有什么样的病,他就给他们开什么样的药方,回答方式共有如下四种:
1.一向记
对于比较果断的问题,释尊是采取肯定式的回答。比如有人问释尊,人是不是都要死?那么释尊的回答是采取一向记,人肯定是要死的,谁都逃不了这一关。
2.分别记
如果一个问题里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有人问:“到这里来听法的人是不是都信佛?是不是都已皈依三宝?”对这种问题要采取一分为二的回答,有的人信,也有的人不信;有的人已皈依,有的人没有皈依。
3.反诘记
对提出的问题不做正面的回答,而是采取反问的方式。舍利弗有个在外道出家的舅舅,他的学术和辩才都很出众,得知舍利弗跟随释尊出家后非常不服气,于是找释尊辩论。
他立了这样一个论题:“一切见不受”,也就是说“我一切观点都不接受”,打算通过这次辩论难倒释尊。释尊问他:“是见受否?”意思是你提出的这个观点你接受不接受?前者无言以对。
假如他接受自己的观点,就是自相矛盾;假如不接受,这一论点也就不成立。后来,他也跟随释尊出家了。
4.舍置记
是一种置之不理的方式。释尊对人们基于好奇心,而提出的与修行无关的问题,会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