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回答弟子的问题,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一共有四种方式

时间:2023-06-20

佛陀回答弟子的问题,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一共有四种方式

佛陀通过问答的形式,对弟子进行启示,在回答过程中完成佛法义理的阐述、论证以及提出修行的法门。

“问”就是弟子的启请、发问,“答”就是佛陀对弟子发问的回答。

在有些佛经中,弟子只发问一次;还有些佛经,弟子发问几次,而且层层递进,佛陀要分别解说。佛陀解答的一般范式为:

1.启请(弟子问法)

2.佛陀赞允(佛对问法者提出称赞)

3.佛陀解答

4.弟子再次启请

5.佛陀再次解答

6.佛陀总结

佛陀回答弟子的问题,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一共有四种方式

比如,从《金刚经》看佛法问答的层次。

《金刚经》是弟子须菩提,向佛陀启请众生发无上心,求无上道,其心何所安住,如何降伏惑妄心。佛陀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答、阐述。

1.启请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2.佛陀赞允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3.佛陀解答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4.弟子再次启请

“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否?”

5.佛陀再次解答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6.佛陀总结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佛陀回答弟子的问题,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一共有四种方式

弟子的启请问法,有以下五种:

1.不解敌问,事理不明了,应该问释迦牟尼。

2.试验故问,带有考试老师或长者的发问。

3.疑惑故问,见闻生疑、思维起惑,也应当请教释迦牟尼。

4.四轻触故问,轻触是说漫不经心,随随便便地提出问题发问。

5.五利乐众生故问,这一类的发问,自己没有疑惑,只是看到有一部分人,对于事理,或佛所说的道理,还不明了,內心有疑,而且他们自己又不会发问。于是,聪明智者,为了启示大众,故意装作不知道,而代表他们发问。

佛陀回答弟子的问题,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一共有四种方式

弟子问法后,通常佛陀会对弟子称赞,一般以“善哉善哉”开始。有的佛经解释弟子问法为何“善哉”,有的则没有解释。

比如《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中,阿难问释迦牟尼何故威神显耀,释迦牟尼告阿难说:“善哉善哉!汝为哀悯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

释迦牟尼认为,阿难为了利乐众生而发问,胜于供养一个阿罗汉。

佛陀回答弟子的问题,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一共有四种方式

佛陀回答弟子的问题,总在因机设教。

佛陀在四十九年中,始终本着因机设教的精神,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他就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化方式,对不同类型的众生给予不同的法门。

佛陀度众生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众生有什么样的病,他就给他们开什么样的药方,回答方式共有如下四种:

1.一向记

对于比较果断的问题,释尊是采取肯定式的回答。比如有人问释尊,人是不是都要死?那么释尊的回答是采取一向记,人肯定是要死的,谁都逃不了这一关。

2.分别记

如果一个问题里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有人问:“到这里来听法的人是不是都信佛?是不是都已皈依三宝?”对这种问题要采取一分为二的回答,有的人信,也有的人不信;有的人已皈依,有的人没有皈依。

3.反诘记

对提出的问题不做正面的回答,而是采取反问的方式。舍利弗有个在外道出家的舅舅,他的学术和辩才都很出众,得知舍利弗跟随释尊出家后非常不服气,于是找释尊辩论。

他立了这样一个论题:“一切见不受”,也就是说“我一切观点都不接受”,打算通过这次辩论难倒释尊。释尊问他:“是见受否?”意思是你提出的这个观点你接受不接受?前者无言以对。

假如他接受自己的观点,就是自相矛盾;假如不接受,这一论点也就不成立。后来,他也跟随释尊出家了。

4.舍置记

是一种置之不理的方式。释尊对人们基于好奇心,而提出的与修行无关的问题,会保持沉默。

佛陀回答弟子的问题,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一共有四种方式

RECENT POSTS

佛手柑的寓意和象征,你知道吗?

佛手柑,这一自然界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果实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寓意丰富、象征深远的象征。其果实形状犹如一只张开的佛手,细腻而生动,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温馨与包容,寓意着...
2024-11-25
佛手柑的寓意和象征,你知道吗?

一日禅:禅在哪里?

禅在哪里?禅不在书本上,不在禅堂里,不在深山古寺中。禅,就在我们每个人起心动念的当下。...
2024-11-25
一日禅:禅在哪里?

一日禅:学会包容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一定要记住,恨别人,痛苦的永远是自己!...
2024-11-22
一日禅:学会包容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