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是人生唯觉是彼岸

时间:2023-07-07
苦才是人生唯觉是彼岸

修行路上,不进则退

  文/智磊

  我是2015年1月进入三级修学的,这样做最大的动力和目的就是要治疗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不长不短的(píng)凡的人生经历中,我切身感受到了人生是苦的现实。虽然从现象上看是苦乐参半的,但欢乐总是短暂,痛苦总是无解。

  少年:求不得苦

  我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老师,母亲是医生,衣食无忧。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美满幸福的家庭,我却迫切地希望逃离。母亲强势严厉,对我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她对父亲无休止地抱怨和争吵,让少年的我倍感委屈、痛苦和压抑。那时的我很羡慕其他同学有和蔼可亲的母亲,美满和谐的家庭,哪怕家庭条件差一些。所以,享受家庭的自由和温暖一直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我越来越孤僻、懦弱、自私、强迫,缺乏安全感。而排解内心苦闷的方式就是写日记,那些日记日后再看都会让我心疼,想去拥抱年少的自己。1997年,我开始异地求学,算是从形式上完成了逃离,但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却远不止于此。

  青年:轮回苦,爱别离苦

  2002年毕业后,我来到上海,因为不愿独自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对自由温暖的家庭生活的向往,我很快结婚生子。因为年纪小,家里人都宠着我,我几乎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家庭琐事自动屏蔽。以至于此后十年的时间里,我的生活能力和心智几乎没有任何成长。更可怕的是,在我教育儿子的时候,居然有我母亲的影子,曾经我最排斥的简单、粗暴、高压式的教育方法。我看到轮回力量的强大,同时感到深深的无力,因为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虽然也看了一些心理学书籍,但始终没有找到能究竟解决自己情绪问题的方法。

  不作死就不会死,2012年家庭解体,我的生活在很短的时间急转直下,除了物质条件的变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适应。很多感情的确是失去之后才会珍惜,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居然可以那么思念儿子。在他仰着疑惑的小脸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能每天回家”的时候,我真的有痛到骨子里的感觉。同时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单身生活过,我的生活能力极差,心理素质也不好,扛不住事。但也是在没有退路的时候,我的潜力不知不觉被激发出来。我开始为生活筹划,学习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努力工作,买房装修投资,靠时间慢慢抚(píng)一切伤痕。在我以为自己已经慢慢走出来的时候,更大的考验还在前面。

  中年:病苦

  我真正体会到心理问题是一种病,是在2014年的春天。开始是由于莫名的身体不适,人特别焦虑,后来就抑郁了。无法和身边的人交流,因为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这种痛苦。我丧失了对生活基本的兴趣,走在马路上很恍惚,看着(píng)常熟悉的一切都很不真实,开始怀疑生命的意义。

  我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情绪问题了,我开始咨询心理医生,侥幸把自己从症状的泥潭中拯救了出来。但心底依然有深深的不安,觉得自己只是没有了症状,但还是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心理问题,只要有合适的土壤,还有可能会复发。所以我将希望寄托于佛法,希望佛法能引领我走出生命的黑暗。不久我在网上发现了三级修学,然后回到了最开始提到的2015年1月。

  因为我是抱着改变自己心态的想法进入三级修学的,而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并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所以我从开始就很重视端正修学态度和八步骤的应用,因为这是能将法义落实到心行的前提和关键。

  不敢说自己有多精进,但一年多的修学还是让我整个人有了显著的变化。对人对己慈悲宽容了,即使有情绪也能很快地(píng)复,焦虑和患得患失的症状减轻了很多,认清了生命究竟的意义。这些收获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所以状态好的时候的确有些麻木放松,觉得和过去相比自己已经很幸福了,好像没有什么能起烦恼的事情,运用佛法可以对治一切。

  但是生活中真正遇到棘手的事情,才知道自己的智慧和慈悲还是非常匮乏。面对事情还是会不知所措,甚至会因为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智慧而烦躁,迁怒于他人。修行路上,不进则退,所以我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我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对佛法和导师常怀感恩和珍惜,精进修学,不辜负这难得的暇满人身。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