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路虽远行则将至

时间:2023-07-07
学佛的路虽远行则将至

学佛的路虽远行则将至

  文/觉昙

  光阴如梭,转眼加入三级修学已经一年。

  加入三级修学前,为了两件重要的事,我曾拜过几次佛,祈求佛菩萨加持,结果佛菩萨“慷慨”地让我如愿以偿了。当时的我不明白:究竟是佛菩萨有神奇的力量?还是仅仅巧合而已。

  就这样,对佛法的认识处在云里雾里的我,遇到了三级修学。而自己学佛的初衷也只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顺便装点一下自己的生活。因为在我看来,佛法比心灵鸡汤之类的高级多了。

  刚开始,因为修学目标模糊,自己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进入状态,也认识不到佛法的价值。究其根源,在于我没有认识到自己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也没有认清轮回的险恶。所以,那时的我对佛法很多方面都充满着疑惑。

  起初,我执着自己的知见,总想寻找六道轮回存在的证据。就这个问题我曾问过辅助员和辅导员师兄,班级共修时也提出来大家讨论过,我试图从师兄们的回答中找到一个让自己相信的理由。记得有一次与一位同样对此有疑惑的师兄聊天,最后两个无明的人得出一个无知的结论:轮回、三恶道大概是用来吓唬人的,目的是为了鞭策我们精进修学,多行善事。

  随着修学的深入,对佛法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原来,在我的脚下有两条道——轮回道与解脱道。反观轮回道上的自己:认真生活、踏实工作,遵纪守法,心态良好、从不害人,偶尔还能行点小善来安慰一下自己的良心,似乎一切正正好。虽然烦恼、不良情绪常来骚扰,但这似乎不能说明我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啊。刚开始,我持着这样错误的观念而不自知。

  幸好,我加入了三级修学,与佛法建立了链接,能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佛法告诉我世界因缘因果、无常、无我、空的真相,也告诉我体证真相的方法。记得第一次运用佛法智慧化解情绪时,我心中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感觉内心有了从不曾有过的轻松感。于是,我慢慢养成“有情绪找佛法”的习惯。在情绪生起的时候,运用佛法正见观照、挖掘、清理,一次、两次……多次地轮番观修。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明显减少很多。

  再回首,我对以前的那个“我”生起一份深深的同情之心。以前的我在面对情绪、烦恼时,通常只会从引起情绪的事情着手,不懂得去观察挖掘情绪产生的根源。所以同样事情再来时,情绪还是会回来,结果是轮回不断,情绪常随。

  随着对佛法认识的不断深入和运用,我对三宝的信心逐渐建立并日渐坚定。信仰的建立让我内心深处变得踏实、从容。面对三宝,我不必担心会被欺骗、被辜负、被算计,被伤害、亦无须防备。感受到的只有无限的智慧和慈悲。我坚信:无论何时何处,我若不离,三宝必不弃我,生生世世。

  对三宝的信赖打开了我的心量,不断发掘着自身的力量。我渐渐减少向外索取的方式来武装自己、增加自我的重要感、喂养自己的各种贪欲,我的心变得更加清净;对三宝的信赖,也开发出我生命中更美好的一面,从以前的自我为中心开始慢慢调整,能更多地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并发心去承担一些“份外事”……此时,我发现身边的人和事也变得美好起来。

  我已在路上,路虽远,行则将至。

  感恩一切!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