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传奇:“修行要看每一个人的因缘”
释地藏母亲的盲而复明,以及最后的无疾而终,再次让闵公闵让和感到了佛法的神奇。
他想想自己也是60岁的人了,活了一天少两晌,不知哪天一口气上不来,就过去了。一日,他来到方丈,对释地藏说:“大师,我想请您到山里转一转。”
释地藏虽然觉得闵公今天的举止有些奇怪,但还是点头答应了。两人出了化城寺,向天台峰方向走去。
在路过一片山场时,闵让和指着对面的山梁说:“沿着那道山梁一直向上延伸到山顶,内侧的山场都是属于闵家的,而外侧就不是了,那属于邻村胡家。”释地藏没多想便点了点头。
翻过一个山头,来到一片开阔的山间谷地。闵公说,他们都是自己家的佃户,他们耕种的这片上好的土地,自然属于闵家。
山腰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干都有碗口粗细,闵公像抚摸儿孙一样爱抚着一棵棵树木,充满慈祥又充满骄傲地说道:“再等二三十年,这些树木都可以长成栋梁之才,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释地藏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
闵让和见状,十分认真严肃地说:“大师,我今天跟您说的山场、土地、树林,你都要放在心里。尤其是地界、范围,您必须记得一清二楚,千万不能搞错。”
释地藏笑道:“我又不是您的管家,知道这些有什么用?”
闵让和一本正经地说:“老夫把这些东西都捐给化城寺,不就都归你了吗?”
释地藏感到闵让心里有什么事情,于是问他:“闵公,您今天好像有什么心里话要和我说?”
闵让和转过身来,郑重其事地在释地藏面前跪了下来,竟然说自己想出家。
“出家?”释地藏一愣,他没想到闵公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不过,他仍然赞叹说:“好啊好啊,您老人家能有这样的心愿,真是难能可贵。这一念出离心,胜造七级浮屠。”
“这么说,您答应了?”
释地藏笑道:“我只是赞叹您出家的心念,并非赞成您剃度。”
“这……”闵让和一脸的疑惑。
见闵让和不解,释地藏将他搀扶起来,和他边向深山里走,边说:“闵公,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出家吗?《维摩经》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所以,并非剃了光头,就算出家。出家,是要出离烦恼缠附之家而进入菩提之道,而不是那个形式。”
“我想出家,就是为了修行佛法。”
“修行佛法,不在于出家、在家,要看每一个人的因缘。”
“您是不是觉得我年纪大了,怕我出家之后会给寺院增加麻烦,所以才……”
释地藏正色说:“闵公,看您想到哪里去了!佛门慈悲,怎么会如此无情无义?我之所以认为您应该继续保持在家人的身份,主要是为九华山的佛教发展、为我们这一带的信众考虑。”
“您作为居士对九华山佛教兴旺发展的作用,往往是我都力所不能及的,可谓功德无量。我们学佛,心量要大,不能只为自己解脱,更应该发愿广度众生。”
闵让想了想,欲言又止。
释地藏明白他的心思,对症下药般地说:“像您这样的大富长者,福德因缘殊胜,知因果,悯众生,在家修行有着独特的优势。”他扳着指头,十分耐心地对闵公说:
第一,您对佛教起了敬信心,又多次听讲妙法,心开意解,不再怀疑,信根坚固,这是“信具足”。
其二,您已经受了五戒,只要不违反,就是“戒具足”。
再三,您广有财富,却心地善良,不悭不惜,施贫济困,做到了“施具足”。
第四,你严守五戒,广行布施,这是智慧的体现,然后再以智慧观察肉体、观察心念,就会发现一切虚假不实,其性本空,以此修行,名为“慧具足”。
“您是四足居士,何愁不能解脱!”
闵让和被他说得心花怒放,哈哈大笑起来。最后,他问:“那么,老夫具体修什么法呢?”
释地藏回答道:“具体怎样修行,最好让道明来指导您,父子连心,他最了解您,也最孝敬您,定会将最合适的修行方法教给您。”
“好好,那我回去问他。大师,既然出来了,那我们就真的游山看景去吧。”
“好的。山色风景,无一不是佛的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