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最后一次“行化”的起点:王舍城
摩揭陀国的首府王舍城是他最后一次行化的起点。
在他即将离开王舍城前,残忍杀害自己父亲的阿闹世王,他一心要对繁荣的跋祗共和国发动战争,但又害怕出师无名,就派了他的宰相来找佛陀,想弄清佛陀对此战争的看法。
佛陀告诉宰相瓦沙克罗,他告诉过跋祇人如下七件事:
1.时常聚会一处,举行多种会议。
2.集体协商,一致行动,共同完成他们的任务。
3.不颁布没有颁布的法令,不删除任何已经制定了的法律,以古训跋祇原则行事。
4.供养、尊敬、重视跋祇长者,听从他们有价值的劝告。
5.他们的老少女子,不无缘无故地被武力拘捕和绑架。
6.尊敬、礼拜宗教圣物,不疏忽以前举行的宗教仪式。
7.善待阿罗汉,保护和供养他们,使已经来到或还没有来到自己国家的阿罗汉得以安住。
这样,跋柢族不但不会衰败,反而会兴旺。佛陀以此七种人类幸福条件教导跋祗人,宰相瓦沙克罗明白了佛陀的意思,离开了。
因为他能完全肯定,如果不以外交或分裂他们的联盟,摩揭陀国王不可能在战场上战胜跋祇人。
佛陀随即利用这一机会,讲述了弟子们的七种安乐条件,他召集在王舍城的所有比丘,对他们说:
1.时常会集,举行会议。
2.和合相处,共同行动,一致完成僧团的义务。
3.不要颁布没有颁布的戒律,不要废除已经颁布的戒律,依据已制戒律行事。
4.供养、尊敬戒腊长,资历深的僧团长老,孝敬父母,听从他们有益的教诲。
5.对生死轮回不起爱染,不执著贪欲。
6.以隐居山林为乐。
7.自我修习正念,使持戒独身之人和合共住,使共住者安乐。
如此,比丘僧团不但不会衰亡,反而会更加活跃。只要此七种善德条件继续存在于僧团内部,只要此僧团受到如此条件的良好指导,僧团不但不会衰落,反而会发展。
出于无限的悲悯,佛陀又启示诸比丘,讲述了另外七种福益条件:
1.不喜好从事买卖。
2.不喜好从事流言蜚语。
3.不喜好睡眠。
4.不沉醉于世俗。
5.断除贪欲乃至贪欲的诱惑。
6.不交恶友和损友,不趋从恶业。
7.不因一点点证悟就止步不前,而要进取阿罗汉果。
另外,佛陀又进一步说,只要诸比丘信仰虔诚、谦虚、有良知、博学多闻、精进不息、时时警醒、富有智慧,那么,诸比丘不但不会退转,反而会进步。
佛陀又多次对众比丘作了开示,然后,在阿难陀尊者的陪伴下,离开了王舍城,经阿帕罗蹄卡,来到那烂陀,住在不远的葩瓦利柯芒果园中。
舍利弗来见佛陀,赞颂佛陀的圆满智慧,说:“世尊,与世尊在一起,我是多么的快乐。我认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任何梵志或婆罗门都没有佛陀如此圆满的觉悟和智慧。”
佛陀不同意其弟子的这些赞美之词,他要舍利弗注意,在没有完全了知过去和未来诸佛之前,不要仓促地做出如此喜悦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