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介绍_净慧法师个人资料

时间:2023-08-01

净慧法师介绍_净慧法师个人资料
净慧法师

  净慧法师,1933年生,1岁多寄养寺庙,童年出家,跟随(jìn)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学掸,为祥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复兴赵州禅师祖庭柏林寺、智者大师祖庭当阳玉泉寺,主持四祖大师道场正觉寺,任中国佛协副会长、河北佛协会长等。创办《禅》刊、《中国禅学》。提倡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主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举办“生活禅夏令营”等,使无数学人走进禅、了解禅,受用禅的智慧、禅的清凉、禅的慈悲、禅的洒脱。

中文名 净慧 职业 湖北四祖寺、玉泉寺方丈
别名 妙宗 传戒师 云居山虚云法师
国籍 中国 剃度师 武昌普度寺宗樵和尚
信仰 佛教 毕业院校 中国佛学院
出生地 湖北新洲 代表作品 佛教刊物《法音》杂志
出生日期 1933年 主要成就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
逝世日期 2013年4月20日 柏林寺方丈、四祖寺方丈、玉泉寺方丈

个人经历

  净慧法师,法号妙宗。

  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新洲。

  于2013年4月20日上午圆寂。

  14岁至武汉三佛寺依止大鑫和尚。

  18岁到云门寺受具足戒,成为虚云和尚侍者及传法弟子。

  1956年中国佛学院创立,即入学深造,颇得周叔迦居士、明真法师、正果法师、赵朴初居士等的赞赏。

  1963年被错划为右派,先后在北京、广东、湖北参加劳动。

  1979年摘帽、改正,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

  1981年《法音》创刊,任责任编辑。

  1983年至2002年任主编。

  1982年增补为中国佛协理事。

  1987年当选为中国佛协常务理事。

  1988年受命筹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被选为会长。

  1992年主持柏林寺重建工作。

  1993年当选为中国佛协副会长。

  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2年,应香港佛教文化产业创办人/主席庄世平先生及祖古白玛奥色仁波切之邀,担任香港佛教文化产业永远荣誉顾问。

  2013年4月20日凌晨六时许,净慧大师在湖北省黄梅县四祖寺圆寂,世寿81岁,戒腊63夏。

生平经历

净慧法师介绍_净慧法师个人资料

青年时期的净慧长老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夏。

  长老因家庭贫困,一岁半即被父母送入尼庵,由海善、仁德二位尼师抚养,小名如意,后即在当地发蒙就学。长老(按:为叙述方便,后简称“净慧长老”为“长老”)天性颖悟,喜好读书,受寺院生活之耳濡目染,对常用佛经、早晚课诵以及楗槌法器颇为熟悉。十四岁由仁德尼师之师能庆长老尼携至武昌卓刀泉寺礼宗樵上人为师,成为沙弥,法名宗道,号净慧。旋至三佛寺,亲(jìn)大鑫太老和尚,进念佛堂,学习规矩礼仪。解放后,即参加由寺院组织的毛巾厂劳动。勤奋好学,日有所进。

  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在两度亲侍虚老之数年间,长老得以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并深得虚老的赏识和器重。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而兼承禅宗五宗法脉,得赐法名:承续临济宗为第四十四世,净慧本宗;承续曹洞宗为第四十八世,净慧复性;承续沩仰宗为第九世,净慧宣道;承续法眼宗为第九世,净慧本性;承续云门宗为第十三世,净慧妙宗。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入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班,为中国佛学院首批佛学研究生。长老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对佛教的历史、教义、教规等都有较为系统深入的了解,颇得当时的师长周叔迦居士、明真法师、正果法师、赵朴初居士等人的赞许。1962年,长老因编辑《虚云和尚法汇续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3年离开佛学院,辗转于京、粤、鄂等地接受劳动改造。

  直至1978年才被摘去右派的帽子。这期间,长老虽然精神上倍受歧视、生活上饱受磨难,但这段经历,却使他变得更加练达、坚韧和成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始逐步得到落实,在赵朴初居士和正果法师的关怀下,长老于1979年初得以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一职。1982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常务事理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长老被增补为中国佛协理事。

  1987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常务理事。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在第一届河北省佛代会上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1989年,创办《禅》刊,并主编《禅宗灯录大全》。199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会上当选为副会长。

  住持柏林禅寺期间,长老大力倡导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为了广泛地宣传这一理念,从1993年起,柏林禅寺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生活禅夏令营”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9届,在教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1998年,长老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从1988年开始,至2003年9月万佛楼开光,长老不辞艰苦,宵旰用心,历时十五年,赵州祖庭的复兴工作始告大成。次年,长老乃退居,将方丈之位让于弟子明海法师。

  退居之后,长老又以年逾古稀之躯,应本焕老和尚之邀请,接管湖北黄梅四祖正觉禅寺。为重振东山法门,长老殚精竭力,整顿道风,恢复丛林传统,除了继续做好本老所创办的《正觉》杂志的同时,还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禅文化夏令营”,创办了双峰讲堂,与柏林禅寺遥相呼应。为了改善祖庭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长老提出了“大四祖”的理念,将四祖寺的建设与周围环境的治理以及社会的和谐融为一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扬。

  住持黄梅期间,长老还奋力重修湖北黄梅老祖寺、四祖寺下院芦花庵、当阳玉泉寺、度门寺、河北邢台玉泉寺、大开元寺等古老道场。每修复好一处道场,长老即刻择其有德之贤者而居之,自己则两袖清风,一衲飘然。其为教之忧患意识,其老当益壮、为法忘躯之承担精神,大有其先师虚云老和尚之遗风。

  长老自幼出家,亲承虚云老和尚之教诲,对虚云和尚“四根(佛教这棵大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四条大根——修证之根、戒律之根、经教之根、现实之根)一本(以禅宗为振兴中国佛教之根本)一枢纽(巩固古老的传统大丛林之枢纽地位,充分发挥它们的表率、辐射和引领功能)”的佛教振兴理念心有领会,又得周叔迦、明真、正果、赵朴初等良师益友之提携,在自身天赋极高及早年儒释兼修的基础上,又经过中国佛学院数年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佛学根底甚为扎实,对佛教典章制度非常熟悉。所以在恢复赵州祖庭的过程中,在寺庙建筑、僧团管理、法务活动、僧才培养、文化建设、弘法理念,以及处理寺院与地方政府和民众关系等等方面,长老皆能以超常、圆融的智慧处之,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如理如法,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纵观长老在复兴祖庭、培养人才、弘化利生等诸多方面的事迹和经验,长老在如下几个方面所提出的理念,至为宝贵,值得我们后人永远记取和践行。

  一、在道风建设方面

  长老强调要继承丛林传统,完善道场各种管理规约,坚持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坐香、初一十五诵戒、夏安居、冬禅七。在此基础上,长老又针对当时各地僧团建设当中所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如信仰淡化、戒律松弛、生活腐化、不学无术、得过且过的现象,特地提出了“四化建设”和“强化四种意识”的口号。四化就是僧团道风要坚持传统化,僧团管理要坚持律制化,僧团弘法要坚持大众化,僧团生活要坚持平民化。四种意识是不断强化信仰意识,不断强化归属意识,不断强化神圣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此四化建设和四种意识的提出,可谓高屋建瓴,直指僧团建设的要害,切中肯綮,堪为现时代中国大陆佛教僧团建设的指路明灯。

  二、在僧才培养方面

  长老立足于丛林传统,注重学风建设。提出了“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口号,提倡“以学导修、以修促学、学修并重”的教育理念。为了解决僧团素质普遍低下、人才奇缺的问题,长老一接手赵州祖庭,即一手抓殿堂建设,一手抓僧才培养,首先成立了僧格养成班,既而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河北佛学院,后来又在四祖寺创办了“双峰讲堂”。为了办好佛学院和讲堂,长老亲自执教,并为佛学院制订了院训纲宗——“信戒学修”、“养成僧格,融入僧团”之二八方针。长老指出,“信戒学修”是僧才教育的核心,“养成僧格、融入僧团”是僧才教育的目标。“信”的内容就是“以三宝为信仰的核心,以因果为信仰的准绳,以般若为信仰的眼目,以解脱为信仰的归宿”。“戒”的内容就是“爱国以守法为根本,爱教以持戒为根本,做人以道德为根本,做事以慈济为本”。“学”的内容就是“授课以信戒学修为基本内容,学习以闻思读写为基本方法,老师以言传身教为根本职责,学僧以尊师重教为根本态度”。“修”的内容就是“以禅观礼诵为修持的内容,以丛林生活为修持的依托,以养成僧格为修持的目标,以观照生活为修持的要求”。长老所提出的这一整套僧才教育理念,非常切合实际,意义深远。

  三、在弘法理念和弘法方式方面

  基于对佛教历史的深刻反省和对中国佛教现实的深入观察。长老认为,中国佛教要真正实现全面振兴,必须坚持走“人间佛教”道路,这是中国佛教的唯一希望。为了将人间佛教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化,长老于1991年,提出了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修行理念,与此同时,还专门针对具有较高学历的青年佛教信众,在大陆率先举办了“生活禅夏令营”,每年一次,从未间断。

  生活禅是长老根据佛教“契理契机”的原则,在对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修行理念。它既是对太虚大师所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的落实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祖师禅精神的继承和回归。在某种意义来说,生活禅找到了佛教与时代相结合的契入点,找到了佛教与现实人生相结合的新的对话方式,应该说,它抓住了佛教的根本命脉,代表了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之相应的,生活禅夏令营则是一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体现了人间佛教精神,积极进取的、全新的弘法方式。这种弘法方式,不仅深受广大青年佛教信众的欢迎,同时也为佛教积极参与现实、从而达到化导人心的目的,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青年,同样的,中国佛教的振兴也离不开青年。长老针对青年人所开办的生活禅夏令营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年人的精神生活,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佛法的普及,提高广大信众的信仰水平,促进僧才建设、为佛教贮备人才,提升佛教的社会地位,充分发挥佛教净化人心、和谐社会的教化功能等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思议的作用。经过长老十多年的不懈倡导,生活禅夏令营这种弘法方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内外人士的认同,为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在长老所倡导的“生活禅夏令营”和“禅文化夏令营”的影响下,全国各地有很多佛教团体,也都纷纷效法这一形式,利用暑期,为青年佛子开办不同形式的夏令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得教内外人士的充分肯定。

  随着改革开放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青年人越来越多。为了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于佛教文化的继承和研究,培养高素质的佛教研究人才,除了一年一度的“生活禅”夏令营和“禅文化”夏令营活动之外,经长老之倡导,柏林禅寺常住自1997年起,先后在北京的部分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设立了“怀云奖学金”。奖学金每年定额三万元,以鼓励从事佛教文化研究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另外,还抽出专用资金,在北京大学设立“虚云讲堂”,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系列讲座。住持四祖寺之后,长老继续积极筹措资金,并开设“双峰奖学金”,鼓励和支持武汉大学等部分高校哲学宗教学系的师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佛学的研究。

  为了方便高校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佛教文化,柏林禅寺和四祖寺,对前来参学的各高校学生组织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热情周到的服务,除了免费给他们提供食宿之外,还特地为他们安排一系列的讲座和禅修活动,深得广大青年佛子的欢迎。由于长期以来对前来参学的高校学生一直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所以,柏林禅寺先后被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确认为“哲学宗教学系教学实习基地”。四祖寺亦同样如此。

  四、在佛教文化建设和传播方面

  长老认为,佛教要振兴、要走向大众,要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同,必须首先借助各种各样的传播手段,大力弘扬经教,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佛教的基本思想。元以后,中国佛教逐渐走向衰落,跟出家人的整体文化素质低下、不重视对经教的弘扬有很大的关系。就禅宗而言,禅宗初兴之时,虽然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是,那主要是针对盛唐时期教界普遍沉迷于对经教的研究、忽视了真修实证这一现象而痛下针砭的。在当时出家人对经教普遍都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提倡打破文字相、专务实修,可以起到纠偏救弊的作用。但是,明清以后,僧团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当时的出家人当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良好的世间文化教育,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佛法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借口“不立文字”,轻视对经教和世间文化的学习,只会加剧出家人素质的整体下滑。(jìn)百年来,禅门中之所以不出人才,皆由于绝大多数参禅之士缺乏深厚的经教基础、不明白修行的理路所致。长老认为,末法时代,修行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走达摩祖师所提倡的“藉教悟宗”的路子。

  基于此种认识,长老自接手柏林禅寺的修复工作之日起,即有意识地把整理佛教文化典籍、流通佛教经典作为恢复祖庭的工作重心之一。在当时经济非常拮据的情况下,长老立足于大局,着眼于祖庭的长远发展,睿智地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的禅宗刊物——《禅》杂志,还成立了“河北禅学研究所”和“虚云印经功德藏”,嗣后又与学界的专家学者联手,创办了《中国禅学》,同时倡印《大正藏》、《卍续藏经》、《乾隆大藏经》、《净土藏》等上百种佛教典籍。另外,长老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组织、整理、编辑出版了《虚云和尚开示录》、《虚云和尚法汇续编》、《中国禅宗灯录大全》以及《虚云和尚全集》等重要著作,并一直与学术界保持密切的交往,曾经以河北禅学研究所的名义,邀请在京的部分专家学者,组织编辑出版了《河北省佛学院系列教材》。2011年秋,长老又提议编辑出版“正法眼”系列丛书。该丛书以帮助信众树立正知正见,确立正信正行,全面展示祖师禅禅法精华为主要目标。与以往不同的是,该系列丛书,要求在点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重点的疑难字词、公案典故、人名地名等,都一一作出简明的注解,以方便现代人阅读。该丛书首批五十余种,正处在有序的整理编辑过程中。

  佛教的振兴尤其是佛教文化的弘扬,离不开学术界的支持和参与。与学术界建立起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自觉利用学术界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影响力和科研优势,以弥补佛教界研究人才的不足,提升佛教僧团的整体文化素质,扩大佛教的社会影响,这是佛教界应该主动去做的一件事情。在这一点上,长老可谓高瞻远瞩。他经常邀请学界的专家学者参与一些重大的佛教文化活动,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界的研究热情,扩大佛教文化的社会影响,从2010年起,长老决定以湖北的黄梅和河北的赵州为中心,每年两地各举行一次大型的禅文化研讨会——“黄梅禅文化高峰论坛”和“河北禅文化论坛”,现已连续举办了三年,共六届,每次参加研究会的人数有一百多人,会后,委托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卢海山老师将论文集迅速结集出版,效果良好,受到学界的热烈欢迎。

  五、在为信众宣讲佛法、提供修行服务方面

  长老认为,寺院的存在价值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住持佛法,为广大信众服务。“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是寺院建设的根本理念。另一方面,寺院的发展以及僧团的日常生活和法务活动等,离不开广大信众的支持,而要争取广大信众的支持,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为信众提供最优质的佛教文化和修行方面的服务。长老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在承担修复寺院的繁重任务的同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为信众举办各种形式的法事活动,如禅七、佛七、周末佛法系列讲座、生活禅加油站、生活禅高级研修班、双峰讲座,等等,二十多年来,这些活动一直在低调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从来没有间断过。柏林禅寺和四祖寺之所以能够得到海内外广大护法信众的大力支持,并在较短的时间段内,恢复其宏大的气势,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禅窟之一,跟长老的这种一以贯之的服务理念分不开。

  六、在慈善救济方面

  长老认为,一个寺院和僧团,要想持久健康地存在和发展,必须搞好寺院与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必须坚持“爱国爱教”的原则,真正做到“利益一方,服务一方,和谐一方,教化一方”。本着佛教“未结法缘,先结人缘”的理念,长老在修复柏林禅寺和住持四祖寺的过程中,经常利用各种因缘,组织信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救济活动,或赈灾,或创办希望学校,或救济孤贫,或修路,或打井,等等。长老的这些慈济行为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欢迎和赞叹,为寺院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上述六个方面,是长老复兴祖庭、弘法利生时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对虚云和尚“四根一本一枢纽”思想的具体落实和发扬。作为一名从充满战乱和苦难的旧中国走过来的老一辈出家人,长老对中国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正是在这种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驱使下,1988年长老甘愿放弃了北京优裕的工作环境,应邀来到河北主持佛教工作,并负责修复赵州祖庭。白手起家,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个中的甘苦自不待言,而长老却泰然处之。长老多次讲,赵州祖庭是一块“试验田”,他来河北就是为了种好这块“试验田”。长老所说的“试验田”,就是想通过落实“生活禅”理念,来建设一个高素质的清净僧团,为中国佛教探索出一条全面振兴的路子。经过十多年的惨淡经营,柏林禅寺已经全面修复,并成为我国北方对外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内外、海内外佛教信众和有识之士前来参学。长老到黄梅之后,亦将赵州祖庭的复兴经验,熟练地运用于黄梅禅的振兴当中。经过十年的努力,长老之门下,现已形成了“北有赵州,南有黄梅”、南北呼应、资源共享、相辅相成的健康发展格局。

  长老为人谦和,忍辱负重,广结善缘。无论是在中国佛教协,还是在赵州柏林禅寺、黄梅四祖寺、邢台玉泉寺,他所接触人物的范围很广,所应对的事务头绪繁复,但他都能从容应对,各方面的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好。长老对待上级不卑不亢,接待外宾彬彬有礼,对待尊长恭敬有加,对待后学热情关怀,对待同事团结合作,对待下级不摆架子,对待名人和财主不失本分,对待基层信众亦方便接待,平易(jìn)人,对于误解、仇视和攻击自己的人亦不失礼节,乃至以德报怨。无论是在中国佛教协会,在《法音》杂志社,还是在河北、湖北,长老之所以能够把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事业干得比较顺利和成功,跟长老心量广阔、处事圆融有极大的关系。

  1987年10月15日,时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法音》主编的净慧法师陪同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访华团来到赵县参拜赵州塔,看到柏林寺门庭萧条,钟板失响,惟余残破的赵州塔与二十几株古柏形影相吊,作为宗门弟子,他不禁潸然泪下,当时即萌生规复祖庭柏林寺之意,并赋诗二首:“来参真际观音院,何幸国师塔尚存,寂寂禅风千载后,庭前柏子待何人?”“一塔孤高老赵州,云孙来礼泪双流,断碑残碣埋荒草,禅河谁复问源头!“

  1988年5月19日,在新当选为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的净慧法师的主持下,重建柏林寺暨创立佛慈安养院奠基典礼在柏林寺遗址隆重举行,从此柏林寺走上了全面复兴之路:

  七、大兴土木工程

  经过十多年努力,修复了赵州从谂禅师塔,新栽植了三百余株柏树,重建了普光明殿(大殿)、钟鼓楼(三层)、观音殿(二层,楼上作藏经阁)、”会贤楼“(二层)和”指月楼“(二层)、”问禅寮、禅堂、秉拂堂“(楼上分别为怀云楼、法轮阁、开山楼)、”云水楼“(二层)、”香积楼“(二层)等。目前正在兴建一座”万佛楼“,一层为大雄宝殿;二层为万佛楼。该楼通高37米,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将可容纳千人于此同时上殿、举行各种大型法事活动。预定于2003年竣工。目前柏林寺殿堂林立,红墙黄瓦、飞檐雕栋,气势宏伟,草坪绿树、曲径回廊,宛如仙境。全寺占地面积(jìn)百亩,建筑面积达二万多平方米,业已成为一座中外闻名的北方大刹。

  八、壮大僧团,制定严格的丛林管理制度

  目前该寺已有僧人一百四十多名,以青年人居多,文化程度较高,有十多名具有本科和大专学历,也有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僧人们早晨四点半起床,五点上殿,六点多早餐,然后打扫卫生。十一点半过堂用斋,中午稍事休息。上午、下午和晚上,除有工作在身或其它特殊情况,都须到禅堂坐禅,共计六支香。二十二点熄灯。遇有大型法会、开会和半月诵戒等则作一定调整。每年立冬月和腊月要举办三个”禅七“。

  九、提出并推行”生活禅“的理念

  柏林禅寺住持净慧法师为(jìn)代禅门耆宿虚老和尚的入室弟子,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法音》杂志主编、《禅》刊主编、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等多项职务。他鉴于时代已发生巨大变化,本著佛教契理契机的原则,秉承赵州”平常心是道“的禅风,提出了具有时代意义、能充分体现”人间佛教“精神的”生活禅“理念。他试图在佛教众多的修持法门中选择一种”既能达到明心见性、解脱生死的终极目的,又能适应现代人生活环境的修行方法。“其宗旨为;”继承传统(契理),适应时代(契机),立足正法,弘扬禅学,开发智慧,提升道德,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生活禅“理念要求”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在生活中实现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在柏林寺的各项活动当中,他要求四众弟子们要”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在弘法事业中强调”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他常劝导弟子和信众要时时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并率先垂范,在办好教务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有益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业。

  十、讲经弘法,发展佛教文化事业

  具体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印刷、流通佛教读物。在柏林寺的支持下,河北省佛教协会于1989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份《禅》刊,目前已出版了66期。此外每年约编英出版十余种佛教读物,同时流通各种经像、法物。

  (2)定期传授三归五戒及在家菩萨戒,并举办讲经法会。

  (3)暑假期间举办”生活禅夏令营“系列修学活动,从1993年至2001年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平均每届人数在250人左右,营员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多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在家佛教徒,此外还有少数来自港澳台或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营员。活动内容包括学习佛教礼仪、规矩,学习五堂功课并早晚上殿,二时过堂,学唱三宝歌等佛教歌曲,听导师开示和老师讲课,坐禅,传灯法座(一种于佛像前燃灯、忏悔、发愿仪式),出坡,云水行脚,参观寺院,柏林夜话(座谈),传授三归、五戒等。对此教内外反映良好。

  (4)创办河北禅学研究所和河北省佛学院,不断加强僧才的培养和推动佛教学术研究。河北省佛学院于1999年由河北省佛教协会创办,柏林寺承办,是一所中级佛学院,学制三年。目前在校学僧有50多名,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柏林寺还出资组织全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编写佛学院教材,进展顺利。

  十一、加强国际间佛教友好交流,参与社会希望工程和慈善事业

  赵州禅不仅在我国禅宗史上占据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至今对日本、韩国乃至欧美各国学禅的人都有著一定的影响。因此,许多海外人士对柏林寺的修复和”赵州禅“、”生活禅“的弘扬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如日本禅宗学人都把柏林寺视为祖庭,每逢重大庆典活动都要派团前来参加;一位日本曹洞宗僧人从1993年至1999年在该寺修学。

  根据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协议会的安排,(jìn)年先后有日本和韩国的一个禅修体验团专程到柏林寺体验修行生活。十余年来,该寺接待了不少国外、海外佛教友好组织和人士来访,法国梅村坐禅中心一行禅两度率大型禅修团到柏林寺参加禅修活动。此外著名的还有法国潮洲会馆、泰国法身寺、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台湾的有关佛教团体组织的参礼团等。除此之外,柏林寺的法师们还多次应邀赴海外访问,先后去过日本、法国、泰国、韩国、缅甸、匈牙利等。

  1994年初,柏林寺三位僧人参加了由净慧法师任团长的中国佛教文化代表团,成功地对法国巴黎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反响很好。1994年5月,净慧法师等赴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为”虚云禅院“举行佛像开光仪式,并应当地华侨的请求,委派两位僧人在那里常住,主持法事活动。

  本著佛教的慈悲精神和报四恩的思想,多年来柏林寺还努力从事社会慈善救济事业、捐资助教,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诸法从缘起。柏林禅寺在短短的十余年间从一片瓦砾中拔地而起,既得益于赵州祖师的恩泽,也有赖于名蓝得人。净慧法师能妥善处理政教关系、教界与学界的关系以及僧俗关系,因而在建设柏林禅寺、推行”生活禅”理念等方面,得到教内外、国内外的广泛支持与认同。

国际影响

  在祖师和长老的道德感召之下,每年慕名前来赵州黄梅,礼祖、参学、访问、视察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柏林禅寺和四祖寺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据初步统计,柏林禅寺和四祖寺平均每年接待海内外各类参访团有三十多个,除国内和港奥台之外,还包括韩国、日本、新加坡、缅甸、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四十多个国家。

  在热情接待来海内外来访的同时,长老亦充分利用一切善缘,主动走出国门,把中国佛教的优秀思想和传统传播到国外,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维护了地区和平稳定,扩大了中国佛教在海外的影响,同时也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几次是:

  1992年9月26日至10月3日,在纪念“中日友好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之际,以长老为代表的河北省佛教协会友好代表团,应日中友好临黄协会之邀请,对日本进行了为期八天的访问,受到日中友好临黄协会事务局局长有马赖底长老的热烈欢迎。

  1994年1月12日至2月14日,受法国潮州会馆和巴黎《欧洲时报》的邀请,长老率中国佛教代表团,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中国佛教文化展”,盛况空前,反响热烈。访问结束后,明海大和尚将此次文化展和访问,整理出版了《花都法雨》一书。那是一次八九年中断后的中法文化交流的破冰之旅。

  1996年7月26日,长老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李木源居士邀请,赴新加坡弘法,在新加坡居士林作《六祖坛经》系列讲座,从7月27日开始至8月2日结束,后由明尧居士整理成《坛经一滴》公开出版。讲座期间,有七十位居士在长老的证明下,皈依了佛教。讲座结束后,8月4日,又在居士林举行“一日禅修”,对于居士林来说,这是有史一来的第一次禅修活动。

  2002年4月中旬,在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期间,以长老为团长的中国宗教代表团一行,对日内瓦进行了友好访问。期间,代表团通过举办记者招待会、报告会和图片展等方式,向海外人士客观公正地介绍了中国各大宗教的信仰情况和发展现状。

  2002年10月19日,长老应韩国方面邀请,赴釜山海云禅寺,参加“国际无遮禅大法会”,在法会上,长老作了《提升人性,回归佛性》的讲演。

  2009年10月23日,柏林禅寺隆重举行了“临济宗法脉西行传承大典”,长老在问禅寮将临济宗法脉第四十五代法卷传给德国本笃(Benediktushof)禅修中心导师威里吉斯?雅各尔先生(Willigis Jager)。长老为雅各尔先生取法名“常真”,表信偈曰:“禅本无方位,无心月一轮。庭前柏树子,不改四时春”。赵州柏林禅寺由是成为德国本笃(Benediktushof)禅修中心的中国祖庭。本笃(Benediktushof)禅修中心是德国最大的禅修中心。长老将临济法脉传给威里吉斯·雅各尔先生。

著述

  长老幼读儒书,酷爱诗文;长习释典,深通经教,且文思敏捷,落笔成章。著文作诗,不但规矩悉备,且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内容丰富,说理透彻,颇有恣肆汪洋之概。长老之著作已经公开出版的有《双峰禅话》、《入禅之门》、《生活禅钥》、《坛经一滴》、《中国佛教与生活禅》、《做人的佛法》、《心经禅解》、《何处青山不道场》、《经窗禅韵》、《禅在当下》、《生活禅语》等。

长老年鉴

  净慧法师,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新洲。

  1934冬(一岁半)由父母送入湖北黄冈县的汪集仙姑庙,由海善、仁德二尼师抚养;1948年由十四岁由仁德尼师之师能庆长老尼携至武昌卓刀泉寺礼武昌普渡寺知客宗樵上人正式披剃受沙弥戒。法名宗道,字净慧。并依止武昌三佛寺大鑫和尚学经。(曾师公武昌三佛阁大鑫和尚——师公武昌伏虎山卓刀泉寺宗镒和尚——剃度师普度寺知客宗樵)。奠定超脱出世的宗教品格和献身佛教的理想。

  1951年十八岁时由剃度师宗樵和尚送往广东云门寺受比丘戒,得以亲侍中国现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1951 年春往云门,经历云门事件后,18岁云门寺受具足戒。1951年农历6月初八日,受沙弥戒;农历6月15日,受比丘戒;农历六月十九日,受菩萨戒。 得戒和尚上虚下云清大和尚:羯磨阿阇黎上觉下澄律师:教授阿阇黎上正下虚,尊证阿阇黎上明下空律师,上遍下印律师,上传下芳律师,上天下应律师,上素下风律师,上宏下悟律师,上满下觉律师。佛源法师为引礼,白光法师为沙弥头,师为沙弥尾,(同受戒者灵意,弥光等)。

  因敏悟过人,深受虚公器重。戒期圆满后继续跟随(jìn)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学禅,并承接虚公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临济宗

  第一世临济义玄禅师至四十二世鼓山妙莲觉华禅师——四十三世虚云性彻禅师——四十四世净慧本宗禅师。虚公 示 表信偈曰:当年二祖为心宗,求法忘躯立雪中。子志若能继先德,芳名千载自流通。

  曹洞宗

  第一世洞山良价禅师至四十六世鼓山鼎峰耀成禅师——四十七世虚云古岩禅师——四十八世净慧复性禅师。虚公示表信偈曰:一枝秀迪云门峰,岂比寻常草本同。自是大觉志坚固,森森永荫法门荣。

  沩仰宗

  第一世沩山灵佑禅师至七世兴阳词铎禅师——八世虚云德清禅师——九世净慧宣道禅师。虚公示表信偈曰:大法迥然绝古今,毫端独露本来真。风行草偃寻常事,普泽人天作雨霖。

  云门宗

  第一世云门文偃禅师至十一世己庵深净禅师——十二世虚云演彻禅师——十三世净慧妙宗禅师。虚公示表信偈曰:妙宗开化佛悲怀,道济苍生法界宽。净戒严持崇圣德,慧命相传般若灯。

  法眼宗

  第一世法眼文益禅师至七世祥符良庆禅师——八世德清虚云禅师——九世净慧本性禅师。虚公示表信偈曰:摩酰顶上眼重开,方许吾宗大将才。法门幸有能承继,立志须从勇猛来。

  1952年春随侍虚云老和尚离开云门寺北上,经武昌往北京。冬朝礼五台山后,奉虚云老和尚之命,回到云门寺,担任云门寺的监院。

  1953 年,佛源和尚升任云门寺的住持后,协助管理云门寺。

  1954 年,因病前往云居山看望虚云老和尚,便留云居山侍奉虚公。

  1955 年冬,云居山传戒,为第三引礼,在虚云老和尚的指导下完成传戒活动,同年戒子传印,慧通等。

  1956年中国佛学院创立,即入学深造。

  在校期间与虚公书信往来甚密。1956年到北京中国佛学院学习;

  1962 年在中国佛学院读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最早的一批研究生之一。课余时编成《虚云和尚法汇续编》,之后佛学院的领导认为净慧法师是在给地主阶级树碑立传,又来做封建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最后定以极右派分子。

  1963年被错划为右派,先后在北京、广东、湖北参加劳动。

  1978曾任教于贺桥太平中学。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摘帽、改正,奉命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得以恢复僧装再现僧相。

  1981年《法音》创刊,任责任编辑, 1983年至2002年任主编;

  1982年增补为中国佛协理事;

  1987年当选为中国佛协常务理事;

  1988年受命筹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被选为会长;

  1992年主持柏林寺重建工作;

  1993年当选为中国佛协副会长;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

  2004年10月辞去柏林寺住持职务。受请继任湖北黄梅四祖寺方丈,湖北当阳玉泉寺方丈。在任期间修复北宗祖庭度门寺及关公初显圣地小关庙。

  2005年秋复建黄梅千岁宝掌祖庭老祖寺,及四祖寺分院芦花庵。12月8日至12月19日,并主持莲山双林寺建寺以来的首届禅七法会。

  2006年3月受请重修曹洞祖庭邢台大开元寺。

  2009年10月23日,柏林禅寺隆重举行“临济宗法脉西行传承大典”,净慧长老在问禅寮将临济宗法脉第四十五代法卷传给德国本笃禅修中心导师威里吉斯雅各尔先生。长老将临济法脉传给威里吉斯雅各尔先生。·

  2013年4月20日早6时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净慧长老安详示寂。

  一、佛学思想

  佛法总纲:

  信仰佛法僧三宝,修学戒定慧三学。

  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

  佛教特色:

  佛教的特色,教义体系的完整性,教团组织的稳定性,教化目标的利他性,

  终极关怀的圆满性,佛与众生的平等性,不同文化的包容性,不同时空的适应性。

  佛法大意: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我们的道德,即佛教的戒学。

  二、学习佛法以净化我们的心灵,即佛教的定学。

  三、学习佛法以开发我们的智慧,即佛教的慧学。

  四、学习佛法以提升人格、成就佛果,即根据佛法的戒、定、慧三学进行实践、修行。

  善恶判断基本精神:

  一切使众生受到伤害,引起烦恼的事情,就是恶业;

  一切令众生生欢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业。

  二、生活禅理念

净慧法师介绍_净慧法师个人资料

净慧法师生活禅理念

  定义: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的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验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

  宗旨:

  继承传统(契理),适应时代(契机),立足正法,弘扬禅学,

  开发智慧,提升道德,觉悟人生,祥和社会。

  理念:觉悟人生(优化自身素质),奉献人生(和谐自他关系),

  (以觉悟人生之智慧成就菩提心,以奉献人生之实践成就大悲心。)

  善用其心(大智慧),善待一切(大慈悲),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禅,禅生活。)

  理念展现:

  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

  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

  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

  (在世间法上落实佛法,在做人做事中勤修众善,在尽职尽责中广度众生。)

  四个根本: 菩提心,般若见,息道观,生活禅

  修行三要:

  1.具足正信:

  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

  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2.坚持正行:

  以三学为修学的总纲,以四摄为利他的方便,

  3.保任正受: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修生活禅的四个要点(四句口诀):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觉悟人生)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奉献人生)

  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

  1.做人以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八字为方针,

  信仰是生活的依托;

  因果是生活的法则;

  良心是生过的方向;

  道德是生活的价值。

  2. 做事以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八字为方针。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在感恩中奉献自我,回报社会。)

  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在包容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在分享中广结善缘,和谐发展。)

  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在结缘中成就自他,共创未来。)

  基本方法: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

  三、禅修理路

  1. 发三心:第一要发出离心;第二要发菩提心;第三要发长远心。

  2. 净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3. 修三慧:第一,要修闻慧;第二,要修思慧。第三,要修修慧。

  4. 修三善:修善法,修善道,积善德。(前提要明三善:现善、后善、究竟善)

  5. 亡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6. “六字真言”:专注;清明;绵密。

  对峙禅病的八念法门: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念出入息、念死亡。

  观心诀窍:让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孤立起来。

  (向生灭处究取无生,向差别处体会平等,向烦恼处直认菩提。)

  四、僧团建设

  在求学中坚定正信,树立正见;

  在求道中坚持正行,保任正受;

  在弘法利生中继承传统,适应时代,沟通社会,服务人群,住持正法。

  1.当代僧伽的职志:要有求学的志向,要有求道的决心。

  2.建寺安僧弘法利生之总纲:爱国爱教(两爱)、正信正行。

  3.人生佛教理念: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

  4.三自精神:自觉,自由,自在。(灵隐寺大悲法师尊规守戒六个字:听招呼,守范围。)

  5.加强五种建设: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

  这五个方面,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根本。(赵朴老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强调指出)

  6.树双风:

  (1)道风(以禅七推动僧团道风建设)

  ①除四气:官气俗气霸气阔气。

  ②建四化:丛林修学传统化、丛林管理律制化、丛林弘法大众化,丛林生活平民化。

  ③强化四种意识:信仰意识,归属意识,神圣意识,责任意识。

  (2)学风(以办学推动僧团学风建设)

  第一:办学四八方针:四字方针,八字宗纲。

  四字方针:信、戒、学、修。

  I.信 信以三宝为信仰的核心,以因果为信仰的准绳,

  以般若为信仰的眼目,以解脱为信仰的归宿。

  II.戒 爱国以守法为根本,爱教以持戒为根本,

  做人以道德为根本,做事以慈济为根本。

  III.学 授课以信戒学修为基本内容,学习以闻思读写为基本方法,

  老师以言传身教为根本职责,学僧以尊师重道为根本态度。

  IV.修 以禅观礼诵为修持的内容,以丛林生活为修持的依托,

  以养成僧格为修持的目标,以观照生活为修持的要素。

  八字纲宗:养成僧格融入僧团。

  第二:培养四种能力:唱得出来、讲得出来、写得出来、坐得出来。

  五、其他理念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信仰的选择,因果的选择,良心的选择,道德的选择。

  做人的六条标准:知因果,讲良心,守道德,立志向,养识见,充才干。

  佛弟子应该具备的两个条件:

  1.正信

  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

  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2.正行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以三学为修学的总纲,以四摄为利他的方便。

圆寂

  净慧长老圆寂纪实:尽现禅者本色

  2013年4月20日清晨六时二十六分,净慧长老在四祖寺安详示寂,享年81岁。

  2013年3月31日,净慧长老留下的最后一条生活禅语内容是:“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如白驹过隙,光阴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时行善积德,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将来有个好的结果。”

  净慧长老在病榻上口示侍者,通过短信通知媒体,暂停“净慧禅语”。“余以老病交加,不能用心,加之索阅短信人数日增,经费不堪负担,故“净慧禅语”暂告停发。他日病愈缘熟,或当再续禅缘。过去两年多来东语西话,读者雅谅包容,不胜感谢之至。老朽净慧合掌。”

  去岁,本焕老和尚圆寂后,长老暗中嘱人为自己备龛。今春,长老因肺炎入院治疗。

  长老与门人黄明尧居士通电话,询及“后天是什么日子”,明尧居士说“是谷雨”。长老说:“那我明天要出院回寺里。”

  19日向晚六时,回到四祖寺后,长老说:“回来就是好。”次日晨,长老起身入厕,之后回到卧室坐在床边,对侍者说:“我要走了。”侍者说:“师父,您不要这样说。”长老沉默不语。未久,侍者发现长老神色异常,急忙打电话叫寺中执事速来。长老在床上做吉祥卧。执事到来后,长老呼吸加快,随即清晰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呼吸减弱。大约十五分钟左右,呼吸停止。医护人员闻讯赶来时,发现长老的心跳、血压、脉搏已经停息。

  长老一生,流水行云八十年,该担当时担当,该放下时放下,末后一着,尽现禅者本色。我们共同祈愿长老不舍众生,早日乘愿再来。

  —— 净慧长老治丧委员会提供

  上净下慧长老于公元2013年4月20日在四祖寺安详示寂。于公元2013年4月25日(农历癸巳年三月十六日)上午7:30,在四祖寺举行净慧长老示寂追思法会,上午9:30举行荼毗法会。

  净慧自赞

  二○一三年一月廿九日

  早岁参禅悦,截流识此心;

  云门蒙授记,赵州作主人。

  生活禅风立,修行不择根;

  把握在当下,电光石火顷。

  七旬承道信,八旬侍弘忍;

  五载当阳道,玉泉度门兴。

  宝掌千年寿,虚公百廿春;

  同参东西祖,道绝去来今。

  注释

  ① 长老于壬辰年腊月十八日写下此诗,交给崇戒打印,并嘱暂时不要发表,也暂不要交给马明博居士编入诗集。未曾想长老竟于2013年4月20日安详示寂。经请示明海大和尚同意,此诗收入《经窗禅韵》。—— 崇戒注

  ② 截流,指禅修时观照己心截断妄流。

  ③ 指1952年虚云长老为师传法授记事。

  ④ 1988年,师应请主持赵州祖庭兴复工作。

  ⑤ 师提倡的“生活禅”法门,普润群根。

  ⑥ 2003年,师71岁时,驻锡黄梅四祖寺;2013年,师81岁时,应请为五祖寺方丈。

  ⑦ 2003年至2008年,师在湖北当阳重兴玉泉寺、度门寺。

  ⑧ 黄梅西山正觉寺为禅宗四祖道信禅师道场,东山五祖寺为禅宗五祖弘忍禅师道场。师兼任这两座禅宗祖庭的住持。

  入龛

  2013年4月21日上午6时,净慧长老入龛仪式在黄梅四祖寺法堂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江苏省无锡市祥符禅寺住持无相长老为当代高僧净慧长老诵读入龛法语。

  封龛

  2013年4月24日,佛光普照。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封龛仪式在湖北黄梅四祖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至法堂为净慧长老主持封龛仪式并为封龛说法。封龛说法后,诸山长老、护法居士等至遗体前问讯,依次告别,现场气氛凝重。念普周法界,究竟不离当处,透过本来一著,犹如月印三潭。

  起龛

  2013年4月25日上午6时30分,净慧长老起龛仪式在湖北黄梅四祖寺举行。仪式由松纯长老主持。

  追思大会

  8时30分,净慧长老追思法会正式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级领导、大德高僧诸山长老、法师、净慧长老弟子学子、著名学者,护法居士、信众等(jìn)万人。

  荼毗

  25日追思大会举行完毕之后,9时30分四祖寺为净慧长老举行荼毗法会,传印长老亲自主法送净慧长老最后一程。松纯长老、永寿大和尚、永信大和尚、明生大和尚、纯一大和尚、正慈大和尚等一一拈香祈福,四祖寺僧众以及四方佛子高僧大德、护法居士,各方善信虔诚念佛,告别净慧长老。

  荼毗圆满

  化身窑开窑的前一夜晚,满天星斗朗耀。自晚十时许,在化身窑正对面的天空中便出现一道明亮的光晕带,自东而来直指西方,且随时间推移愈发明亮,并随后在化身窑东方、后方渐次出现多条光晕,遥相呼应。在刚刚下过一整天雨、气温骤降之时,化身窑所在之处却不时吹来一股股暖风,令大众心生欢喜和信心。

  黄梅四祖寺举行净慧长老荼毗化身窑开窑仪式。长老生前弟子、嗣法门人及信众居士千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

  早晨六时许,碧空如洗没有一片云,也没有一丝风。大众云集四祖寺后山大金塔基址长老化身窑前。在诵经祈祷后,由几位比丘将窑门打开,将窑中灵骨及所有余灰装入编号箱中,请回寺内。

  灵骨作初步分拣:呈红蓝白色、晶莹透明,大小如粟米之血舍利约四十多粒;如豆菽形呈青色、白色,坚密光亮之骨舍利愈多;顶骨坚硬不坏呈莲花状;牙齿不坏者二十多颗,下颌骨完整不坏,牙床上之小孔历历可见;胫骨不坏、坚密如瓷,击之铿锵如钢铁,有多节指骨完整不坏。

净慧法师介绍_净慧法师个人资料

净慧法师舍利

  上午九时许,为满足大众愿望,将初步拣出之部分舍利供奉于灵堂内,大众排班,念佛瞻礼。

  到五月四日晚上,第一遍分拣舍利的工作基本完成,共筛拣出各色舍利将(jìn)2700颗。寺里开列了两张详细的清单:晶体舍利子一张,共298粒,颜色细分有十种以上,其中黄色最多,蓝色也有很多。另一张是骨舍利清单,老和尚遗留下来的骨舍利非常之多,头骨有十一块,上下颌骨几乎完好,喉结骨、牙骨、脊椎骨、胫骨、指骨、趾骨等或完整、或部分地保留了下来。最难得的是有一颗很大的舍利子,驼色,形如蚕豆,体积比蚕豆大两三倍,完整光滑,法师们推测是肾脏舍利。还有一种很小的黑色发舍利。

  更多净慧法师入门文章(请点击)

  更多净慧法师讲解文章(请点击)

  更多净慧法师相关文章(请点击)

RECENT POSTS

一日禅:学会包容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一定要记住,恨别人,痛苦的永远是自己!...
2024-11-22
一日禅:学会包容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生活是一面镜子,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生活总是有苦有乐。爱笑的人并不是生活上万事如意,而是他们明白,能够战胜困难的永远不会是沮丧忧愁,而是乐观和微笑,因为笑容,总是能带...
2024-11-11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只有具足四对治力, 在佛菩萨面前 勇敢地发露自己的过失, 在悔恨的基础上, 下决心永不再犯。 并实际采取行动, 有针对性地以良善的言行 去对治自己身上的烦恼习气, 才能最有效地清...
2024-11-08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