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法师简介_净心长老个人资料

时间:2023-08-05

净心法师简介_净心长老个人资料
净心法师

  净心老和尚生前,秉性勤朴,待众至诚,持法严正。在寺五十五年,五更早起,夜深始息,精通佛典,默念佛号,从不放逸。为四众弟子所崇敬。老和尚的墓塔,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开缸肉身不坏。一九九○年,常住重建塔于东谷太白精舍之东,塔幢高二公尺,三层,莲花座,青石雕琢,中刻「净心瀛禅师之塔」。

中文名 净心法师 国籍 中国
法名 隆瀛 所处时代 清末
净心 出生时间 一八五六年
如幻子、慕莲道人 出生地 贵州省赤水县

  太白山天童寺,位于浙江四明的天童山,距鄞县(旧称宁波府)东约三十五公里处。西晋永康年中,义兴于会稽郡县东南约十七公里之山间岩上,草创一庵以居之,因感太白星幻化为童子,日供薪水,后遂以太白为山名,寺号天童。东晋隆安三年,寺毁于火灾。唐玄宗开元年间,法璇于山之东麓,依故址建寺,称太白精舍,又于寺之西南隅造多宝塔,日日诵读《法华经》。唐肃宗至德二年,宗弼等移寺基至今地。历经唐武宗、唐懿宗、宋真宗等数百年间,曾先后赐号改称为「天童灵珑寺」、「天寿寺」等名,成为十方丛林的重心。

人物生平

  清季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

  名宗瀛。出家后法名隆瀛,字净心,晚年号如幻子,又号慕莲道人。他是贵州省赤水县人,清季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出生。他出生于耕读传家的家庭,父志元公,母亲任氏。净心自幼入塾启蒙,受儒家的传统教育。他幼具善根,见佛像必行礼,遇出家人必问讯。在塾受学,由四书五经进而读到老庄之学,并涉及释家经典,由此悟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理,而萌离俗出家之志。

  清季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

  净心年十九岁,投入遵义县金顶山药王庙,礼昌祥和尚座下落发披缁。出家后在寺中礼佛诵经,学习佛门仪轨,精勤修习,前后三载,于法义及仪轨均扎下基矗二十一岁时赴四川重庆华严寺,依怀昭律师座下受具足戒,并留在华严寺研究禅理律仪,学习《法华经》、《楞严经》等大乘经典,修学三年,无不得其纲要。

  继而出外行脚参访,取道保宁、绥定、太平进入陕南,再由陕南循秦岭抵终南山,参谒在山中结茅潜修的尊宿大德,请授教益。旋又由陕西渡黄河进入山西,北上五台县,朝礼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再至河北怀柔县,于红螺山资福寺,修学念佛法门。后来念及生死无常,志求出离,乃由北京南下江南,参谒大定、法忍、心莲诸位宗师,复于镇江金山江天寺,入大彻堂苦心参究,受恶辣犍椎,矢志不移。

  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年)

  净心离开金山寺转赴宁波,本拟朝礼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到宁波后乃先参访天童寺于太白山。见太白  山苍松夹道,翠竹凌云、岩石玲珑,林泉清净,心喜其地清幽,遂依止修习。两年之中,勤学苦修,勇猛精进,深得常住钦重,乃请其担任职事。初任悦众,继任维那。他见天童寺禅堂年久失修,即发愿修葺,他披星戴月,霜餐露宿,不惮辛劳,四方募化。经过历时将(jìn)十年的苦心经营,修建方始竣工。其间曾一度回到金山寺充任班首,不久以西峰禅师主天童法席,邀请净心重回太白山,以夙缘所契,西峰禅师为他传法授记,遂为禅师法嗣。继而出任监院,维修殿宇,不遗馀力。后来西峰禅师退居,净心法师则在天童寺藏经阁,掩「华严关」,历时三年。

  光绪二十八年(一九○二年)

  八指头陀敬安禅师「寄禅和尚」,由湖南受请到宁波,出任天童寺住持,净心法师再度受请任事,辅弼法门,重整清规。他历任维难、典赋、知客、监院、都监等职,襄理院事,深为敬安禅师所倚重。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

  敬安禅师为维护佛教,保全寺产,于上海倡议组织中华佛教总会,被推为会长。是年岁末,为保护寺产事入都请愿。夏历十月初三日,去内务部礼俗司,与司长杜关交涉,言语不洽,受辱而还,当晚胸膈作痛,旋寂。享寿六十二,僧腊四十五。弟子道阶等奉龛南归,葬于天童青龙冈泠香塔院。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

  春,天童寺两序大众,诸山长老及护法缟绅,共推净心法师继任住持。时净师五十八岁。他晋山升座后,锐意建设,重修天王殿、回光楼、东西禅堂、先觉堂,重建罗汉堂,辟放羊篷,浚二泉,续修《天童寺志》,宣扬法旨。此外在他两任主持期间,过夏讲经,过冬传戒打七,恒无虚岁。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

  两任届满退居,住在延寿堂静修。

  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年)

  在天童寺圆寂,世寿八十六岁,僧腊六十有八。肉身入龛,建塔于寺东五里处的放羊山下。

  净心老和尚的寿藏,早在七十岁前即已建造。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太虚大师曾有〈游放羊篷寿藏〉诗,诗有序曰∶

  民国乙丑夏,余讲经天童,值净老人古稀,两游放羊篷寿藏,拈句祝之∶

  牧得乌牛变白牛,放羊山上示真修;森林五里丰功在,菡萏千峰瑞霭福

  三界梦醒潭底月,十虚吞吐海中沤;他年矍铄耄而耋,行脚当逢老赵州。

寿藏建成

  有顾钊居士者为作〈塔记〉,文曰∶

  净心禅师,贵州人也。卓锡天童垂四十年,规复坐香,有增无减,参禅讲教,有美华臻,灵机显发,妙奥俱伸,几欲使顽石点头,毒龙降伏。其道行之高,概可想见。至若改葺西禅堂,重建罗汉寮,以及襄助文质和尚重造镇蟒塔,可谓勤勤恳恳,克竟厥功矣。师曾于十年前,开荒种树,嗣后就山腰度地一方,诛茅为屋,名放羊篷,以为荷锄担耜者栖息之所。(jìn)年来,前种杉柏,郁郁葱葱,蔚为森林矣!今春余访师,问疾于寺中,适文师亦在座,允为建骨塔于斯,以志厥功。余谓吉人宜得吉壤,故乐为之记云。

此後复有怀清

  宝坚、普交等名僧先后驻锡于此,宏智正觉亦曾住此寺,前后达三十年,且改三门为大阁,建立七塔,整备僧堂、众寮等,又立寺产之制,寺观一新,四方衲众云集,其数逾千。此后,明思宗崇祯四年,密云圆悟禅师主持本寺,大振临济宗风。每遇讲经会,徒众常逾万数。王公名士问法者亦众。到清世宗雍正年间,曾赐以「慈云密布」的匾额。寺有客殿、伽蓝堂、云水堂、禅堂、方丈、天王殿、佛殿、法堂等,堪称为我国第一流的大禅刹,全盛时常住众三千馀人。清末光绪二十八年(一九○二年),八指头陀敬安禅师出主天童寺法席,大事兴革,这时有一个协助他的得力助手,就是在天童寺已驻锡了十五年之久的净心法师。于此介绍净心法师的生平如下。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