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希法师介绍_马哈希法师个人资料

时间:2023-08-06

马哈希法师介绍_马哈希法师个人资料
马哈希法师

  马哈希尊者(mahasisayadaw,usobhanamahathera1904-1982。按:「尊者」是对教授禅法的法师或长老比丘的称呼)对上座部佛教教义与内观禅法有深远的影响。1904年他出生在上缅甸雪布的谢昆村(seikkhun,shwebo)。

  六岁时开始在村里的一所寺院学习经教。

  十二岁时出家为沙弥,法名为梭巴纳(sobhana,意思是具足优雅和庄严)。

  1923年11月26日,十九岁时受具足成为比丘。

  在二十岁时(1923年)受具足戒。由于他的聪颖过人与认真学法,紧接着三年,顺利通过政府举办的初、中、高三级的巴利文考试。

  1928年他到并于次年到缅甸的学问中心曼德勒(mandalay),接受多位博学的长老的教导,继续进修三藏、注疏。

  1929年即应邀到毛淡棉(moulmein)附(jìn)的唐渊伽寺(taungwainggaletaikkyaung)教导佛法。

  1931年马哈希尊者和一位比丘仅携带三衣一钵云游,寻找教导实用禅法的明师。

  1938年,马哈尊者多回乡,住在马哈希寺(mahasikyaung;maha),当他成名之后,他的名字就以「马哈希尊者」之名被传扬开来。

  1938年,他首次教导内观禅修。起初有三个人依照他的教导努力密集禅修,各个都获得某种程度的内观智。接着有五十人参加禅修,其中也有多人获得内观智,马哈希尊者宣扬内观初步获得了成功的结果。

  1941年尊者通过当时政府新办的法师考试。

  1945年间,马哈希尊者完成巨著《毘婆舍那禅修手册》(manualofvipassana),兼顾教理及实修,阐释四念处禅法。本书只有五分之一被译成英文〝practicalinsightmeditation〞(实用内观禅修)。

  1947年,缅甸总理乌努(unu,1907-1995)与乌屯爵士(siruthwin)在仰光创立佛教摄益协会与教法禅修中心(sāsanayeiktha)。

  1949年敦请马哈希尊者住持禅修中心。当时,马哈希尊者即代表缅甸僧团,到柬埔寨、泰国等其它上座部国1952年,马哈希尊者即派遣两位弟子uāsabha与uindavasa前往泰国,建立了泰国的马哈希禅修中心。

  1954年3月,著名的德国佛教学者向智长老(āaponikathera,1901-1994)在锡兰出版1955年7月,马哈希尊者派遣以usujāta为首的三位弟子前往锡兰教导念处内观修行。

  1954年,缅甸佛教举行「第六次结集」。在这次结集中,马哈希尊者被委任一个重要的角色,即担任三藏经典最后的审订人之一,在审订的过程中,若遇到文法、语源和措辞用字的问题,其它人都会征询他的意见。在朗诵、审察、勘校、编辑三藏经典之后,还继续详加订正注疏部分,总共审订117册,而每册约350页,为期二年多,在

  1956年,亦即迎接佛历2500年,完成这历史性的任务,使新版本的藏经完成了更有可读性、明白及可查究的特色。

  1957年马哈希尊者获得政府封赠「最高大哲士」(agga-maha-pandita)的荣衔,这荣衔是赠予精通巴利三藏及满二十年戒腊者,当时缅甸已有五十多人荣获荣衔。

  1982年8月14日,马哈希尊者死于一次严重的心脏病,而前一天晚上他还向一群行者开示。马哈希尊者的过人才能与一生的弘法成就,使他列名当代佛教大师的榜上。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